2024横跨大西洋邮轮往返之旅(五)

老树叶多感夫妇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8日,我们从阳光灿烂的迈阿密登上MSC邮轮,开始了一段为期22天的横跨大西洋邮轮之旅。邮轮在前往欧洲的途中先后停靠了10个城市,让我们得以探访多座风格迥异的港口。</p><p class="ql-block">11月30日,我们抵达终点站—意大利首都罗马,在这里停留了4晚,深入游览了几处著名景点,感受古城的历史和魅力。</p><p class="ql-block">12月4日,我们从罗马再次登船,这次搭乘的是公主号邮轮,踏上为期18天的返程旅程,沿着不同的航线跨越大西洋,最终返回迈阿密。返程中我们停靠了5个城市,继续丰富了本次“环形”大西洋航行经历。</p><p class="ql-block">2024横跨大西洋邮轮往返之旅(五)记录了返程的最后3个停靠城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摩洛哥丹吉尔</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Morocco Tangier)</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摩洛哥,</span>全称摩洛哥王国(The Kingdom of Morocco),是一个位于北非西北部的国家,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非洲与欧洲、地中海与大西洋的交汇点。摩洛哥历史悠久,是北非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是非洲最受欢迎的旅游国家之一</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是摩洛哥北部一座历史悠久的重要港口城市,位于直布罗陀海峡南岸,面向西班牙,是连接非洲与欧洲的门户城市之一。丹吉尔融合了阿拉伯、柏柏尔、非洲、欧洲多种文化元素,是一座既现代又神秘、富有异域魅力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下邮轮后,乘当地提供的免费大巴来到丹吉尔城的中心地带——大苏克广场(Grand Socco)。这里是新城区与老城区交汇的地方,也是该城最具生活气息的广场。广场中央绿意盎然,棕榈树高高伫立,喷泉轻轻流淌,四周围绕着低矮的法式建筑与街头咖啡馆,充满了殖民时代的余韵与北非风情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一侧,一座深红色高耸的宣礼塔立即吸引了我们的目光。那是Sidi Bou Abib 清真寺,它的礼塔线条简洁却庄重,红色墙体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深沉温暖,顶部则装饰着典型的摩洛哥绿色釉砖,如皇冠般点缀其巅。塔身镶嵌着精致的几何图案,是摩尔与伊斯兰建筑美学的完美结合。</p><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常常出现在游客拍摄 Grand Socco 的照片中,几乎是这一区域的“地标式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就在广场边缘,我们还发现了一段古老的拱门结构,仿佛是从中世纪走来的遗迹</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我们还走访了另一座清真寺,它的礼塔呈柔和的黄色调,与城市宁静的气息相得益彰。这座清真寺可能不如前一座那样宏伟高耸,但色调温润,细节之中透出一种低调而安宁的神圣感。</p><p class="ql-block">就在广场附近,我们包了一辆出租车。离开老城区前往海边的途中,司机带我们穿过了一段安静却庄严的街区。车窗外,一座洁白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摩洛哥国王在丹吉尔的王宫,外墙洁白如玉,线条简洁却不失威严,四周围以高墙与棕榈树相伴,透着一种静穆的皇家气息</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城的喧嚣,我们驱车前往城市西南方向的Rmilat 观景台。随着海风渐起,道路两旁绿树成荫,车窗外的城市逐渐让位于大自然的辽阔与宁静。</p><p class="ql-block">Rmilat,又被称为“情人角”或“鸽子角”,是丹吉尔西海岸线上的一片翠绿山丘。这里绿树成荫,空气清新,站在悬崖边向北望去,直布罗陀海峡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而对岸的西班牙南部轮廓清晰可见。两洲之间仿佛触手可及,那一刻,我们真正站在了非洲与欧洲的交界线上,内心被一种奇妙的辽阔感充满</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上有几位身着穆斯林服装的女子在欢快地拍照。我们请她们帮我们留下一个合影。她们热情地答应,还主动帮我们调整角度,选了最美的背景——蓝色海峡与欧洲远影</p> <p class="ql-block">离开Rmilat观景台后,我们驱车不到半小时,就来到了美丽的Kabana海滩</p> <p class="ql-block">金色沙滩,湛蓝海水,眼前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沙滩边骑骆驼的人们,为静谧的海岸增添了许多生动的元素,让我们心生羡慕。可惜因时间有限,我们未能亲身体验那份悠然,只能希望下次吧</p> <p class="ql-block">告别了Kabana Beach,我们沿着海岸线驶向著名的地中海与大西洋分界线</p> <p class="ql-block">这里人声鼎沸,游客与当地人争相拍照,却没人排队</p> <p class="ql-block">我们等了好一会儿仍然没机会,司机看不下去,亲自为我们出面协调——终于,我们站在标志牌前,按下了这张难得的纪念快门,笑容中满是成就感</p> <p class="ql-block">在地中海与大西洋分界线附近的海岸线上,我们还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叹的自然奇景。巨浪拍击着嶙峋的礁石,海水在阳光下呈现出深蓝与翠绿的交织,仿佛在无声诉说两大洋的交汇。偶尔还能看到奇特的岩石形状,像被大自然精心雕刻过一般,让人忍不住驻足观赏</p> <p class="ql-block">看过分界线的壮丽与奇景,我们终于要迎来此行最心驰神往的一站——大力神洞穴,那是我们早早写进行程单、迫不及待想亲眼目睹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力神洞穴位于摩洛哥丹吉尔郊区的大西洋海岸,是这里最具传奇色彩的自然奇观之一。</p><p class="ql-block">相传,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Hercules)曾在此休息,准备劈开直布罗陀岩,开辟地中海与大西洋的通道。因这一神话传说,当地人视其为“英雄力量的见证地”,也是丹吉尔的标志性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洞穴面向大西洋的一侧有一个巨大的天然洞口,从海上看,形状酷似“非洲大陆地图”,在阳光映照下尤其清晰,是游客必拍的经典角度</p> <p class="ql-block">洞壁由天然侵蚀形成,线条流畅、层次分明,仿佛是大自然雕刻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站在洞穴深处望向洞口,那巨大的天然岩洞仿佛是一幅镂空的“非洲地图”。阳光透过洞口洒进来,把非洲大陆的轮廓清晰地映照出来</p> <p class="ql-block">更神奇的是,如果从海上角度望向洞口,不仅非洲大陆的形状栩栩如生,就连旁边的“马达加斯加岛”都清晰可见,仿佛大自然早已为非洲绘制好了地理形状</p> <p class="ql-block">非洲地图(网络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大力神洞穴,我们亲眼看到了传说中的‘非洲地图’,拍下了那张期待已久的照片。心满意足之余,我们继续前行,前往海天交汇之处的地标——帕特尔海角灯塔。</p><p class="ql-block">帕特尔海角位于摩洛哥丹吉尔市郊,是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的标志性地点之一,而屹立于此的帕特尔海角灯塔,更是见证了这片海域的历史与传奇</p> <p class="ql-block">灯塔建于1864年,是摩洛哥最早的现代灯塔之一。它由多国合作修建,长期以来为往来直布罗陀海峡的船只导航,被誉为“守护海峡的眼睛”。其建筑风格融合了欧洲与摩洛哥元素,简洁而优雅,成为拍照的绝佳地标</p> <p class="ql-block">灯塔底部设有一个小型博物馆,展示了与灯塔及航海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沿着螺旋楼梯登上灯塔顶端,俯瞰无垠的大西洋与地中海交汇的壮丽景色,海天一色,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丹吉尔的一天丰富多彩,我们遍访了它的主要景点:从历史城区的古老街巷,到Rmilat观景台俯瞰海岸的壮丽;从碧海蓝天的Kabana海滩,到地中海与大西洋分界线的奇观;再到承载千年神话的大力神洞穴,以及守望两洋的帕特尔海角灯塔。</p><p class="ql-block">历史、自然与传奇在这里交汇,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丹吉尔,果然不负“非洲之门”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西班牙圣克鲁斯</b></p><p class="ql-block">圣克鲁斯(Santa Cruz)是西班牙特内里费岛(Tenerife)的首府。该岛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中最大的一座岛屿,位于非洲西北的大西洋上,气候温暖,被称为“欧洲的阳光后花园”。圣克鲁斯是西班牙最繁忙的港口之一,邮轮停靠频繁</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广场是圣克鲁斯的中心广场,原本有一个大型的圆形人工湖,湖水象征大西洋,是广场的标志性景观。近期因为地基维护、漏水问题以及城市更新工程,湖水被排空,喷泉也停止使用。为了不让广场显得空旷和单调,地面被涂成了天蓝色,模仿湖水效果,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水</p> <p class="ql-block">广场下方隐藏着一个地下博物馆,展示了历史悠久的圣克里斯托巴尔城堡遗迹</p> <p class="ql-block">城堡建造于1575‑1577年,曾是该岛最重要的防御工事,参与抵御1706年与1797年英国的海上进攻 。在2006年广场改建中发现城堡残墙,决定将部分遗迹以地下展示廊形式对公众开放 </p> <p class="ql-block">El Tigre大炮</p> <p class="ql-block">地下展厅包含多块保存良好的城堡墙体,还有解释展示板,复原城堡与防御系统的历史 </p> <p class="ql-block">西班牙广场旁的 Calle del Castillo 是圣克鲁斯最主要的步行街之一,也是老城区商业中心。这里满是精品店、品牌店、咖啡馆和手工艺店,吸引当地居民与游客流连其间</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的起点附近,耸立着高约 11 米的大理石方尖碑,顶部是圣母手持蜡烛与圣婴耶稣的雕像,象征“光明”和守护 。这座纪念碑是纪念圣母在瓜切人中的显灵传说,以及岛上原住民族受洗与基督教传播的历史事件,是特内里费信仰与文化认同的重要标志 。每年五月城建纪念时会在雕像脚下举办“五月节花献”,当地居民以鲜花和民俗舞蹈致敬圣母与城市创立者 </p> <p class="ql-block">沿着步行街前行一小段,感受两侧林立的商店、咖啡馆和街头艺人的热闹氛围。随后,我们向右转入一条较为安静的小街,步行约 5 分钟,来到幽静的圣弗朗西斯科广场。广场一侧矗立着圣弗朗西斯科教堂,这是圣克鲁斯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教堂门前立有圣弗朗西斯的雕像,广场四周环绕着古朴的殖民风格建筑,氛围宁静悠远,与步行街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后,我们继续漫步在圣克鲁斯的街道上,穿行于城中的一个个街心花园。大部分花园小巧雅致,绿树成荫,而其中令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萨卡里亚公园</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市公园宛如一片宁静的绿洲,融合了雕塑、喷泉与植物园的景观设计。步入园中,随处可见富有艺术感的雕塑与别致的喷泉,花草繁茂、步道蜿蜒。我们在喷泉雕塑旁的长椅坐下,感受微风拂面,倾听水声潺潺,静静欣赏眼前的花木与艺术景致。整个公园的宁静与美丽,让人忘却了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风景画之中</p> <p class="ql-block">园内分布着超过50座雕塑,大多是在1973年“国际雕塑展”中创作并保留下来的</p> <p class="ql-block">花钟是1958年由瑞士钟表商团体赠送给城市,旨在象征圣克鲁斯与欧洲的友谊。由真花和植物围绕的钟面,每隔一段时间会重新种植花卉,使钟面呈现不同季节的色彩。真实运转的机械装置隐藏在钟面下方,每天精准报时。花钟成为游客和当地人打卡的经典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出萨卡里亚公园,我们来到吉梅拉剧院。剧院新古典主义的外立面散发着古典气息。它建于1848 年,是加那利群岛最古老的剧院。以加泰罗尼亚剧作家 Ángel Guimerá 命名,他曾长期在特内里费生活并被誉为西班牙戏剧的重要人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位于剧院正门前广场,是剧作家 Ángel Guimerá 的写实坐姿雕像</p> <p class="ql-block">紧邻剧院入口,可以看到一个融合两种表情的巨大女性面孔雕塑:一侧微笑,象征喜剧;另一侧悲伤,象征悲剧。这是戏剧传统中最经典的象征,提醒观众戏剧艺术涵盖人生的欢笑与忧伤</p> <p class="ql-block">看完剧院后,我们缓步来到受孕圣母教堂。这座教堂建于 1500 年代初期,是西班牙人在特内里费建造的第一座教堂,因此常被称为“城市之母”。白墙与厚重的石质钟楼散发着古典韵致。本希望能登上钟楼俯瞰整座城市与港湾,但可惜那天未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边便是壮观的历史博物馆,它曾是18世纪的皇家海关大楼,如今作为博物馆,收藏了特内里费的自然史与人类学珍品,是了解加那利群岛历史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我们来到非洲圣母中央市场。这座建于 1940年代的市场,拱门与粉色外墙散发着浓郁的殖民风情。穿过入口,仿佛走进了一座热闹的市集迷宫,摊位上摆满了新鲜的海产、热带水果和本地奶酪</p> <p class="ql-block">双子楼是圣克鲁斯现代城市天际线的标志之一,两座塔楼各高 120 米,共31层,是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最高的建筑。主要为住宅楼,同时部分楼层设有办公及商业用途</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来到这一天中最重要的景点——特内里费音乐厅。早在来之前,我们就在城市宣传片中看到过它的身影: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宛如白色巨帆,造型独特、线条流畅,与澳大利亚的悉尼歌剧院有几分相似,却又更显张扬与前卫,令人过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由著名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洁白的外立面在阳光下闪耀夺目,仿佛漂浮在大西洋边。无论是远眺还是近观,这座地标建筑都极具视觉冲击力,是圣克鲁斯最具象征意义的现代地标</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广场宽阔如海面,视觉极为开阔</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入口上方是音乐厅标志性的“浪花”弧形屋顶,从高空俯冲而下,形成如同巨型羽翼般的挑檐</p> <p class="ql-block">在音乐厅旁边,我们看到了圣胡安城堡,因使用黑色火山岩建造,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黑堡”。这座17世纪的小型圆形堡垒曾在抵御纳尔逊率领的英军进攻中发挥过作用,如今静静伫立在海滨,成为圣克鲁斯历史与现代交汇的独特见证</p> <p class="ql-block">事先做攻略时,就有驴友建议去音乐厅对面的海堤取景。果然,从这个角度看去,洁白的建筑如同掀起的浪花,映衬着湛蓝的大西洋,线条优雅又极具力量感。同时,黑色堡垒的火山岩墙体与洁白的音乐厅相对而立,形成鲜明的视觉反差:一边是17世纪的古老防御堡垒,诉说着城市的历史与岁月;另一边是21世纪的现代地标,象征着创新与未来</p> <p class="ql-block">圣克鲁斯是值得一游的城市,这里既有古老的教堂与历史遗迹,也有现代感十足的地标建筑与宽阔的海滨广场。一天的时间,已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它的魅力:在古典与未来、宁静与活力之间,这座城市以独特的节奏与姿态,展现着加那利群岛的多元风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佛得角共和国</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Cabo Verde)</b></p><p class="ql-block">是位于非洲西北部大西洋上的岛国,由10个主要岛屿及若干小岛组成,属于火山群岛。它距离非洲西海岸外约570公里,濒临大西洋,是非洲与南美洲航线的中转点之一。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面积4033平方公里,人口约56万。</p><p class="ql-block">1456年,葡萄牙航海家首次发现佛得角。1462年,葡萄牙正式在这里建立第一个定居点,从此它成为葡萄牙殖民地。由于佛得角地理位置的战略价值高,殖民时期持续长达500年。1975年7月5日佛得角才正式从葡萄牙独立</p> <p class="ql-block">邮轮停靠在佛得角北部的港口明德卢。它位于圣维森特岛北部,是佛得角第二大城市,也是主要的邮轮港口。明德卢以其音乐文化、殖民建筑和海滨风情闻名,被誉为佛得角的文化之都。这里经常举办音乐节和狂欢节,街头不时能听到“莫尔纳(Morna)等佛得角特色音乐。</p><p class="ql-block">位于明德卢港湾外,距离港口约1.3公里的小岛是卡鲁岛(又称鸟岛),这是明德卢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之一。岛上有一座小型灯塔,为往来船只导航</p> <p class="ql-block">下船后,我们与两位船友结伴,租了一辆车,开始探索这座充满音乐与海洋气息的城市。</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第一站是蒙特维德观景台。蒙特维德山海拔约750米,是圣维森特岛的最高点,也是佛得角明德卢最受欢迎的观景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山顶视野极佳,可俯瞰明德卢港、卡鲁岛(鸟岛)、海滨大道,天气晴朗时还能看到邻近的圣安唐岛。车子沿着蜿蜒的山路缓缓爬升,司机在途中多次停车,让我们拍下山谷、海湾和港口的迷人景致</p> <p class="ql-block">到达山顶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旁的峭壁</p> <p class="ql-block">整个明德卢港、蓝色海湾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我们驱车前往萨拉曼萨村庄。这里是一个宁静的渔村,白墙红顶的小屋散落在沙丘之间。村庄曾是佛得角国宝级歌手塞萨莉亚·埃沃拉(Cesária Évora)的灵感来源地之一,这里常能听到当地居民播放她的“莫尔纳”音乐</p> <p class="ql-block">村庄旁边的萨拉曼萨海滩是一片宽阔、原始的沙滩,海浪较大,吸引了许多冲浪和风筝爱好者,是圣维森特岛的水上运动热门地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加肋斯湾。其实,在登上蒙特维德观景台的途中,我们就曾从高处俯瞰过这个海湾——蔚蓝的海水与浅色沙滩在阳光下格外迷人,让我们对近距离探访它更是充满期待</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以泻湖和天然海滩闻名的海湾。中午阳光下海水与半月形的沙滩构成一幅天然的度假画卷。这里也是佛得角著名的音乐节举办地,虽非节庆时分,但宁静的湾区依旧美丽</p> <p class="ql-block">从加肋斯湾返回市区,我们请司机将我们送到贝伦塔,作为我们自行探索明德卢城区的起点。</p><p class="ql-block">贝伦塔是一座小巧的塔楼,据说是葡萄牙人仿照葡萄牙里斯本的贝伦塔,在1918年至1921年间建造完成的。在我们看来,明德卢的贝伦塔与里斯本的原版几乎没有可比性,仅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葡式情怀的缩影”,</span>一个象征性仿制品,规模和历史厚度都不可同日而语</p> <p class="ql-block">明德卢的贝伦塔原本用作港口的办公地点,兼具象征葡萄牙文化与标志性建筑功能。1997年修复后成为“海洋博物馆”。2010年在独立35周年时再度整修后,重新对外开放 。我们进去参观了一下,门票3美元。馆中除了售票员,没见到其他游客</p> <p class="ql-block">我们登上塔楼的观景阳台,微风拂面,感觉十分凉爽,便在上面休息了好一会儿,尽情欣赏港口的美景——远处海湾内停泊的船只、蓝天碧海与岸边的色彩斑斓建筑,共同构成了极具热带港口风情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毗邻贝伦塔,矗立着迪奥戈·阿方索(Diogo Afonso)的塑像,他是15 世纪葡萄牙探险家之一,在探索过程中发现并绘制了佛得角部分岛屿(如 São Vicente、Santo Antão 等),对群岛的早期航海探索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雕像周围是渔港和小贩区,当地渔民在岸边清理和兜售刚捕捞的鱼类。我们看到鱼贩就在海边剖鱼、冲洗,地面湿滑、鱼腥味浓,环境显得颇为脏乱,让我们感到不适。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后,便离开此处,沿着海滨大道开始我们的漫步游,走向市中心,感受明德卢的港口风情与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在市中心,我们参观了 圣母教堂。这座教堂外观简洁优雅,是该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教堂前的小广场宁静怡人,周围环绕着色彩斑斓的殖民风格房屋,衬托出教堂的庄重与纯净</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了 市政厅。这座建筑外观呈柔和的黄色,配以白色线条装饰,散发着浓厚的葡萄牙殖民风情。市政厅前的小广场开阔整洁,常有当地居民在此闲坐或交谈,充满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便是原总督宫。这座建筑曾是殖民时期的总督府,如今作为文化宫使用。它以宏伟的立面和优雅的拱廊见称,精美的殖民建筑风格,内部常举办艺术展览和文化活动</p> <p class="ql-block">漫步中,我们看到一面巨幅的 Cesária Évora 壁画,画作生动地描绘了这位被誉为“佛得角歌王”的世界音乐偶像。她闭着眼睛、神情安详地吟唱,仿佛整个城市都在回荡她的歌声。这幅壁画不仅是明德卢的文化象征,也让人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与音乐之间的紧密联系</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我们还发现了 著名作家巴尔塔萨尔·洛佩斯·达·席尔瓦的的半身雕像。作为佛得角文学的重要奠基人,他的雕像静静伫立,似乎在注视着这座他深深爱过的城市,也为这段漫步增添了些许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明德卢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既有大海与山丘的开阔,又充满音乐和文学的气息,展现出独特而迷人的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的邮轮缓缓离开港口时,我们站在阳台上远眺,海边的山峰在夕阳下格外迷人。那些峭壁如刀削般陡峭,线条刚劲有力,与大海的柔美形成鲜明对比。壮观的山峰与辽阔的海面相映,仿佛为这次旅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也让我们对这座岛屿增添了更多好感与留恋</p> <p class="ql-block">随着这座岛屿渐渐远去,我们的18天返程邮轮航程也宣告结束。这次为期 40 天的横跨大西洋之旅,不仅让我们饱览了沿途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更在旅途中收获了许多新奇的见识与难忘的乐趣。这段旅程为我们的旅游记载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回忆与影像,值得我们长久珍藏与回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