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满娟的美篇

成满娟

<p class="ql-block">成都行(三)</p> <p class="ql-block">  昨天睡太晚,今天一觉睡到九点,询问了老大今天的行程安排,然后一边点外卖早餐,一边洗漱等候。外卖真是特别的存在,每次走在街道上,总有送外卖的快递员风驰电掣一般从身边呼啸而过,那时总会抱怨那些骑手骑太快,有时在受惊之余还会浅骂几句,但是无论刮风下雨,订单一下,总有骑手风雨兼程的为你完成订单,所以再张口欲骂之时会来个急刹车,算了,都是为了生活,只希望他们都注意安全吧,自身的和他人的安全。</p><p class="ql-block"> 早餐我和女儿们吃了拌面,刀削面和肥肠粉,儿子一如既往地选择肠粉,味道还不错,有川渝的味儿。吃完早餐,两个女孩捯饬半天后匆匆出门,去往今天的第一站——东郊记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打车后再坐地铁,然后步行,就到了目的地。到了之后,才发现,东郊记忆那一片之前是一个工厂,可以看到烟囱,很大的管道,红墙等上个世纪的建筑风格,我很疑惑,这是来参观工厂旧址吗?走进去才发现,这应该就是旧物利用的极致模板,整个厂区被打造成了一个集娱乐休闲,餐饮服装为一体的商业城。</p><p class="ql-block"> 我们边走边看边逛,看到了很多或清新或酷飒或潮爆或文艺的店铺,不用进去,单看店铺装修还有店铺名称就可判断其风格。</p><p class="ql-block"> 成都不愧是国际化大都市,这里既有民族风很浓厚的饭店酒馆,也有如“泰府”“韩国烤肉”“意大利披萨”“阿迪达斯”“CUCCI”等国外商铺,</p><p class="ql-block">而这些都藏在废置的工厂,实在是有种穿行在过去和现代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闲置的厂区因为这些商业气息浓厚的文化植入,没有了沧桑,有的是现代文明与过去时光的碰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东郊记忆里有一面网红墙叫成都墙,很多游客都会去打卡,我们也去凑了个热闹,还拍了很有复古风的照片,当然,这一路两个女孩子,特别是大姑娘拍了不少照片。青春就是很美好啊,多拍点记录大好的年华也挺好的。</p> <p class="ql-block">  东郊记忆里还有一些怀旧的布置,绿皮火车头,传统工艺制作的群像雕塑,还有一架废弃的飞机,这些东西的安置,似乎在告诉我们旧工业时代的辉煌与没落,又好像在回忆现代工业文明的来时路,应该会让那些亲历者唏嘘感慨吧。</p> <p class="ql-block">  逛累了,儿子开始喊饿了,他出门旅游关注的基本上是吃吃喝喝。经过商量,两个女孩去吃披萨,我跟儿子在隔壁的潮汕茶餐厅吃灌汤包,以及我点的捞汁菜心,手撕盐焗鸡,我点的饭菜先上,儿子看着不错就先吃了一些米饭和鸡肉,等了半天灌汤包才上,我以为是一笼,结果一笼就三个,儿子一会儿就吃完了,我问他吃饱了吗,他说没有,我又问还想吃什么,他说吃面,于是又到了对面的面馆要了一碗回锅肉面,面端上来的时候,我看到一共四片肉,结合潮汕茶餐厅的收费,我发现成都的吃喝还是挺费钱的。</p> <p class="ql-block">  吃完午饭,在里面继续逛了一会儿,我们就开始了今天的第二程——参观都江堰。我原先以为都江堰就在成都市郊,结果我们先打车到犀浦,然后再坐城郊列车去都江堰,前后耗时五十分钟左右。第一次坐S开头的列车,不知道怎么就有一种在动画片里的感觉,车窗外飞掠而过的各色风景,车厢里各色人等的嘈杂,皆像泡沫,聚拢分散,分散聚拢,不定时,无定数。</p> <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在离都公园站下车的,公园里有网红打卡点,自拍熊猫,老大又开始拍照打卡了,我四处看看,拍拍……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江水,青苍的山峦,还有远处的楼阁,好像都在告诉我这里很古老,这里有很多很多的故事,青山不语,流水有声,你需仔细聆听。</p> <p class="ql-block">  老大根据小红书上网友的推荐选择了坐车到秦堰楼,然后从山上到山下的观赏路线。山路没有很蜿蜒,山景很清幽,司机将我们送到秦堰楼,然后我们就开始了从上而下的一段旅程。</p><p class="ql-block"> 秦堰楼上可俯瞰整个都江堰,我感觉有点兴奋,因为来之前我看了很多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视频,此番算是实地体验了,所以当有人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导游时,我一口拒绝,我觉得我都可以当导游了,这当然是有些自大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路向下,经过很多殿宇,此地供奉了不少神仙,高人,香火鼎盛,我们也逢神像必拜,期图个平安健康!看这些或宏伟或雅致或古朴的飞檐斗拱,各路神通,我想到的却是“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的高远,看林木疏映,突然就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有了真切的领悟。看遗物大钟,大磬,耳边好像响起了钟磬声声,梵音阵阵;看树木高大,绿荫掩映,莫名就想起了“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清修之人必选清修之地,只是现在游客甚多,不知道会不会搅扰了方外之人的清静。</p> <p class="ql-block">  出了一身汗,终于到了山下,终于来亲眼目睹历经2280年的伟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了。排队走过安澜桥,安澜——平安无波澜,或是使波澜安定,都道出了这一工程的伟大意义。</p><p class="ql-block"> 走安澜桥时,会左右有些摇摆,因为这是索桥,下桥后仍然觉得晃悠,过桥时孩子有些害怕,我说怕什么,有护栏,还有这么多人,想想泸定桥,虽然这么说了,还是一路尖叫着。</p><p class="ql-block"> 下安澜桥往右走就是鱼嘴,我在宝瓶口处认真看了,还走到江桥上面去看了外江。都江堰的构造理念我早就熟知于心,我看到了鱼嘴分岷江为内江和外江,内江深而窄,丰水期水占四分,保证成都平原没有洪涝,枯水期,水占六分,保证成都平原没有干旱;外江浅而宽,丰水期水占六分,枯水期,水占四分,这就是著名的“四六分水”;也因为外江河底比内江高,且河道是弯的,泥沙大量甩向外江,所以就有了“二八分沙”。丰水期水量特别大的时候,宝瓶口处水量也无法控制,于是又在旁边挖开一个河道分流,河底稍高于内江,因为宝瓶口处河道也是弯的,泥沙在这里因为离心力的作用就会被甩到飞沙堰,另一部分泥沙会被冲击到凤栖窝,有专门的船只定时清理,这也就是著名的“深淘滩,低作堰”,(这何尝不是做人的道理)因为这一系列的设计和创造,就有了成都平原的沃野千里,都江堰既解决了水患,又灌溉了农田,从而造就了天府之国。</p><p class="ql-block"> 越了解这些,就越是钦佩李冰父子的伟大,历经十多年完成了这样的壮举,留下了如此泽被苍生的民生工程,利在千秋,功在万代。</p><p class="ql-block"> 后来孩子们都累了,我的脚也走疼了,于是选择坐观光车到飞沙堰,然后到都江堰景区公园。在飞沙堰下车,亲眼见到了宝瓶口,还有离堆,再一次真切了解了工程的整体设计和布局。</p> <p class="ql-block">  在景区公园有一条堰功道,道边是小水道,宝瓶形状的踏路石,以及鲜花,然后就是一个个治水有功的各朝名士,一座座雕像静默矗立,旁边的文字介绍让后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和功绩,这些“大人”历经千载万年而不朽,为民生计之人也必被人民铭记而永恒。在那样的时代,在那样的生产力水平下,他们能创造这样的神话,当真是奇迹。我们国家的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建设性文明,我们的老祖宗,凭着智慧,坚韧,勇毅,遇山开山,遇水架桥,是他们的开拓进取,是他们的奋勇争先,才有了现在的宜居中国,青山郁郁,流水滔滔,先辈之德,万古长青。</p> <p class="ql-block">  从公园出来,有一个大广场,人流如织,广场那边就是“南桥”,很是巍峨宏大,走近看,南桥分三条道,是豪华版风雨桥,看着桥的构造,以及桥顶桥身上的各种绘刻图案,不得不再一次被中国人的智慧和灵巧而折服,太壮观太精彩了。</p> <p class="ql-block">  在桥边看江水奔流,实难想象经宝瓶口流入的水竟如此充沛,如此气势磅礴,入口不宽,流量却足,恰似一高人,面上平静无波,实则胸藏大海,“静水流深”,“有容乃大”,这些词汇都因之而具象。</p> <p class="ql-block">  不觉间,天已晚,孩子们都累了,我们打车到都江堰市区,吃了地道川菜,然后大女儿折返南桥,去拍夜景,因为南桥夜景实在漂亮,拍照归来,我们就打车返回成都市区。</p><p class="ql-block"> 车上我都睡着了,梦境中都是江水拍岸,似是唱着千古不灭的赞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