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云

静听远山

<p class="ql-block">  云南为什么叫云南呢?云南处云岭山脉以前故称云南。又因为汉武帝时有记载"彩云现于南中”故云南又称“彩云之南"。而我偏偏更关注云南的云。</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低。初到云南,只感觉天上的云很低,仿佛在山上漫步的羊群。站在长水机场的出站口,看见飞鸟就在云头嬉戏。心中暗想,如果我的个子再高一点,当我攀上山头,是不是可以可浮云握个手呢?</p><p class="ql-block"> 伙伴说,因为云南海拔较高,所以云显得很低。也许吧。我还是百度了一下。原来云南的云很低有很多原因。地形抬升只是其一,还因为青藏高原来的冷空气与东南亚暖空气交汇频繁,也因为雨季的湿度大,是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的特性导致低云层形成较多。</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白。不知道是云南的天很空衬得云很白,还是云南的云很白衬得天很蓝。导游说云南的天气多变,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确,云南的雨说来就来,也有浓重的云涌来,但风一来就散了,不会笼罩很久。</p><p class="ql-block"> 导游说在云南生活着白族,白族有“三白”。住的白,穿的白,用的白。</p><p class="ql-block"> 白族居住的房子都是白墙灰瓦,一方面是民族崇尚白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适应光照需求。聚居大理的白族房屋面向洱海背靠苍山,下午太阳转西房间内的光照就会差一些,而他们白色的照壁会把光折射过来,就加强了房间的光照。我没能到白族家里坐客,也实不知白色照壁墙能解决多少光照问题,但从古镇穿过,着到那洁白的墙和白墙上方的图文顿觉其质朴与雅敢。我看到最多的是《兰亭集序》中“惠风和畅”一句,也有其它经典词句,大都是感念生活的美好,我想这就是白族人纯净的内心吧。</p><p class="ql-block"> 白族的服饰也崇尚白色。或是以白为底色配以鲜亮的纹饰,或是盛装的华服配银光闪闪的头饰,她们也会把"风花雪月”的白色雪元素精心没计在服饰里。</p><p class="ql-block"> 白族的生活器物中重视白银的应用。据说白族姑娘的嫁妆主要是银器:六副银碗银筷(代表着女子带着吃饭的家什来夫家,理应被善待,这主要是发挥银器的实用功能),两把银梳子(据说是夫妻吵架后给丈夫用来下台阶的道具,丈夫用银梳给妻子梳头就表达了对妻子低头,这主要是发挥银器的情感价值功能),两只银盆(一只给生产的女子洗身子用,一只给初生的孩子洗澡用,这主要是发挥白银的消毒工能),两把银壶(一把日常待客用,一把婚礼敬酒用。据说银壶待容代表尊重,而敬酒银壶越大越受夫家族人敬重。这是发挥了银器的辨别社会地位的价值属牲)。</p><p class="ql-block"> 也许就是白族人也包括其他民族,他们具有纯洁的内心映照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使得天上的云也别样洁白。</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好客。来大理的路上,导游生动地介绍大醒的"风花雪月‘’,也不无遗憾地说现在苍山的雪都融化了,大家看不到苍山雪的景致了。而当我们的视线远运地捕捉到苍山洱海时,我竟发现那一脉接连的群山,山头上接连地卧着一道山脊一样形状雪花一样颜色的云。也许是云南的云为了弥补远方客人心头的遗憾,竞这般有序地排列在苍山之巅,成了我眼中最美的奇观。</p> <p class="ql-block">  云南的云很悠闲。它们或浮于群山之巅,为群山戴上洁白的发饰;它们或您游于洱海之滨,在碧蓝的水中投下自已的倩影;它们或静谧在古镇的白墙灰瓦的屋檐,细数这人间烟火和市井繁华;它们或漫步于翠绿的稻田之上,与嗒嗒穿行于稻田的小火车嬉戏,为游人的镜头点缀一份清新明媚……</p><p class="ql-block"> 总之,云南的云在云南,无处不在,无处不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