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次新疆之行能来一趟江布拉克,实属意外之喜,也是最有亮点的一次游玩。前一晚,我们新疆之行小队临时起意,与三门天马旅行社、地接导游商议,将原属天山天池景区行程变更为江布拉克。游玩之后,我发现这决定是个英明之举。</p> <p class="ql-block"> 江布拉克景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半截沟镇,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东南缘,是典型温带干旱区山地垂直综合景观带。这里是新疆天山世界自然遗产地延续景观,被中国科学院确定为保护最完整最早的绿洲文化之一。在哈萨克语里,江布拉克是“圣水之源”的意思,相传当年周穆王和西王母瑶池(天池)相会时,在水中纵情嬉耍,致使瑶池圣水四处飞溅,洒落到东天山的峰峦和山巅上。景区由万亩麦田、天山怪坡、汉疏勒城、木栈道、黑涝坝等五区十八景构成,形成了农耕文化、戍边文化、游牧文化等九大文化区块内容,是新疆“天山·千里黄金线”的核心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江布拉克的第一个景点是万亩麦田体验区。走上体验区木栈道,映入眼帘的首先是那片广袤无垠的麦田。不同于沿海农村麦田的条块状,这里的麦田随山势连绵起伏,沟谷相互交织切割,麦田被自然沟壑分割,随地形自由划分的地块,形成错落有致的天山麦浪奇观。麦田景观随四时更替,呈现出由片片色块构成的大地版画艺术景观,被誉为中国最美的麦田。不过,江南的麦子早已收割,这边许多麦子还未抽穗呢。随着海拔的抬升,从金黄到嫩绿,麦田的颜色深浅不一,为游客们呈现出一幅幅动人心魄的锦缎油画。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梦幻世界,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洗涤与慰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古代,江布拉克一直是个屯兵屯田的地方,即便在清末,林则徐被流放新疆过程中路过此地的时候,这里的耕作技术依然是非常之落后。他曾写下“不解耘锄不粪田,一经撒种便由天”的诗句,说的就是当地人不懂得耕种,全靠天吃饭的状况。解放后,政府加大了农业投入和技术改造,精耕细作得到进一步推广,加之当地人对土地的深厚情感,使得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粒麦穗,除自然的馈赠,还融入了更多的人类智慧。</p> <p class="ql-block"> 往上不远,就是天山怪坡,长290米、宽80米,南北走向,本来应该是北低南高,但坡面视觉呈北高南低,这是世界最长怪坡,当地居民称之为“倒坡”。我们踩着景区自行车,真实体验了一把。果然是自己车道下坡费劲,隔壁车道看着是上坡的,却是不踩脚踏,也是飞快如风,出现“下坡加油,上坡自溜”的现象。据说,下雨或往坡面倒水会出现“阴天下雨水倒流”和“水往高处流”的神奇现象,虽未亲眼所见,但视觉差的原理是一样的,所以这些情形也是可信的。</p><p class="ql-block"> 车子继续往上行驶,略过窗外的依然是大片麦田,间或有油菜花。在浙江,油菜收割已近两个月,但此地受纬度和海拔影响,油菜正金黄耀眼。不远处山脊上,有两匹马边吃着牧草,边相互摩挲着颈项,悠闲自在。</p> <p class="ql-block"> 情人谷是个小众景点,应该是设置不久。左边坡下是一片玫瑰花地,地头设置垒叠着的心形图案,暗合心心相印。右边坡上有爱情宣言、心门和爱情风铃锁。“爱情宣言”里说:我看过春风十里,见过夏至未至,试过秋光潋滟,爱过冬日暖阳,全抵不过你的一句话——我钟意你。“钟意”一词,我们台州人这么说,不曾想,新疆人也是如此表达,实在让我意外,又倍感亲切。</p><p class="ql-block"> 花海子位于天山怪坡以南的山坡上,生长着200多种名花异草,其中包括多种中药材,我们在现场就看到许多党参,花苞似倒挂金铃,在风中摇曳,当地人称“手抓一把草,整把都是药”。相传西王母为与周穆王相聚,特意让仙女们撒百药鲜花装扮山坡沟谷,因而有“千花百药谷”之称。我们去得正赶上时候,坡上百花怒放,姹紫嫣红。放眼望去,云天花海相连,五光十色,漫山遍野,争妍斗奇。昨晚,这里刚下过雨,雨珠挂在草叶上晶莹透亮。当地牧民俗语“花海子,坡上铺满花毯子”,就是赞美花海子的迷人美景。这里是禁牧区,每到秋末,景区管理人员会来打草,整捆送给牧民,作牛羊过冬的草料。花海子还是蜜蜂的天堂,放蜂人的圣地。这里盛产的蜂蜜,蜜质粘稠,甘甜鲜洁。</p> <p class="ql-block"> 江布拉克大峡谷东依万亩旱田,西靠刀条岭,曲折绵延,满目苍翠。来到观景平台,眼前游人似织,大家争相在“江布拉克.此生必到”牌前拍照留念,一群哈萨克大妈穿着节日盛装,努力展示残存无多的风韵;俯瞰谷中,桦树林与松林交错密布,相依相伴,共生共长,颜色各一,林海层次分明;远处,群山绵延,雪峰映翠,海拔4000米的马鞍岭云雾缭绕,俊秀壮美,如蓬莱仙境。观景木栈道依山势而建,蜿蜒曲折,十分陡峭,远望过去,直插云霄,似登天台阶。</p><p class="ql-block"> 山脊另一侧应该是私人牧场,一户哈萨克族牧民在草地上铺开一张毯子,正忙着准备中饭。两个孩子满坡乱跑,大的跑到前面,小的跟后面喊着“阿力得,阿力得”。我跟着喊道:“阿力得,回来,别丢下小弟弟。”听了我的喊叫,吃饭的哈萨克族大人和撒野的小孩都怔住了,齐刷刷向我这边张望,他们都对我能叫出小孩子名字表示惊奇。</p><p class="ql-block"> 黑涝坝景点是我们此行至高点。山巅冰川折射着剔透的白光,雄鹰在头顶翱翔,牛羊专注吃着嫩绿的牧草,山腰是针叶林,山脚是麦海……如果不是身边清一色的普通话,我几乎疑为自己站在阿尔卑斯山上,来到了瑞士。</p><p class="ql-block"> 一匹骏马从山脊那边探出白额头,尔后是油光锃亮的马身,马后跟着一个哈萨克族牧民,一个飞身上马,嘀嗒嘀嗒来到了我们面前:“先生,你们要不要骑马?五十块,不限时。”我在内蒙古、甘南、青海都骑过马,但那些地方都100块一骑,且限时,这里最实惠的。由此一点即见出哈萨克族牧民的朴实。哈萨克族也被称作是“马背上的民族”。由于长期过着游牧生活,需要不断移动,马就成了乘骑的主要交通工具。哈萨克牧民离不开马,无论是走亲访友,还是游动迁移,都需要骑马,他们有句谚语说:“马和歌声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凭着牧民上马潇洒样子和低廉价格,几个小伙子也随意溜一圈,摆个酷,尽兴下马。</p> <p class="ql-block"> 一峰独秀是我们在景区内最后一处落脚点。回望身后,雄鹰振着有力的翅膀,“欲与天公试比高”;针叶林是天然氧吧,空气干净得沁人心肺;坡上的麦田青翠欲滴,花海子惹人陶醉;谷底是哈萨克族的毡房、木屋和牧场。这些都让我回味无穷,咀嚼再三。</p> <p class="ql-block"> 六月的江布拉克是一颗镶嵌在东天山的璀璨明珠,呼吸着负离子爆满的凉爽空气,欣赏着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便又一次体会了“心旷神怡”和“流连忘返”的深刻含义。如果可以,我愿意化身为江布拉克山上一棵雪松,守望岁月,静候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