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寻找内心的向往(十)‍ ‍雪径远征大兴安岭

文慧

<p class="ql-block">图文创作/文慧</p><p class="ql-block">美篇号/362500</p> <p class="ql-block">上一站的恩和俄罗斯民族乡距我们此行的终极目的地满洲里,大约还有600公里的路程,需要继续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核心区域和额尔古纳段的西北坡,然后逐步过渡到低山丘陵和湿地草原地带,被自驾者誉为“从中国极北到欧亚门户的穿越之旅”。</p><p class="ql-block">数九隆冬,雪径远征,冻土路段多,路况不可预测,为此,这段路程我们计划分两天行驶,先从恩和到海拉尔,大约270公里,中途分别在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和临近海拉尔市区的莫日格勒河停留观光,然后住在海拉尔市区。剩下的300多公里是从海拉尔到满洲里留作第二天,这样走下来一则不用舟车劳顿,二则可以一边走一边玩。既可以体验大兴安岭沿途“雪顶松亭,萧萧白桦,舒枝摇曳,悦然冬曲”的风采,又可以感受北国风光的静谧和苍茫雪原的雄浑,将冰封千里、雪涌如潮,天地壮阔的自然景观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早晨9:00我们从恩河出发,沿着331国道先往西南方向,然后再径直向南行驶。</p><p class="ql-block">大兴安岭的冬季,满目风景如画,令人心旷神怡。公路如一道墨痕划开了雪原的寂静,把两侧壮美的风光铺展的如诗如画。白桦林褪尽了秋日的金黄,瘦削的枝干望向蔚蓝的天空,犹如坚守在雪原上的卫士一般。桦树皮上的黑斑似冻僵的眼睛,沉默地注视着疾驰而过的车辆。樟子松披着厚重的雪氅,枝桠低垂,仿佛千万只素手托着琼瑶,风过时抖落下几簇银屑,在空中划出了数不清的晶亮弧线。载着四个人的吉普车碾压在结实的积雪上,发出了嘎嘎的声响,随后便是轮胎带起的雪沫洒在半空,在阳光下闪烁着如同碎钻一样的光芒。偶尔还会有松鸦掠过林间,翅尖扫落的雪粉瞬间蒸腾成即逝的雾虹,如梦如幻…</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兴安岭核心区大约100公里,我们来到了距额尔古纳市区不足三公里的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可能是因为刚过完春节,再加上正值寒冷,景区一个人都没有,不用购票,我们直接把车开上了半山腰上的景区停车场,然后爬上了山顶的观景台。</p><p class="ql-block">观景台是景区的最高处,站在这里既可以俯瞰额尔古纳市区,还能把湿地公园的冬景尽收眼底。冬季的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如同一幅被冰雪雕琢的天然水墨长卷,皑皑白雪覆盖着广袤的原野,与远山的雾凇、近处的冰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无际的银白世界。正午时分,阳光灿烂,雪面折射出钻石般的碎光,宛如大地镶嵌的星辰一样耀眼。景区右前方的额尔古纳市区,高楼林立,显眼的烟筒里冒着青烟,与雾霭相融,在空中飘舞,让整座城市沉浸在了雪光的涟漪里,仿若时间都被冻得透明,只剩教堂的钟声和一幢幢木刻楞在雪幕中荡开一圈圈年轮,记录下历史的印痕。</p> <p class="ql-block">流经额尔古纳湿地的河流叫根河,根河河流在这里随地势起伏而蜿蜒曲折,亦如墨色的绸带穿梭雪原,更似银河倾泻在大地之间,与岸边雾凇交融,风过雪落如碎玉纷飞,亦如北欧童话里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马蹄岛、同心岛和S弯,在雪原上勾勒出了柔美的弧线,黑白交织的构图充满着东方水墨的意境,以极致的纯净与灵动诠释着北国冬日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额尔古纳湿地公园是国家AAAA景区,被称作是“中国北方的生态瑰宝”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洲第一湿地”,</span>以其原始性和生物的多样性而闻名。公园总面积约12.6万公顷,涵盖着河流、沼泽、草甸等多种湿地类型。<span style="font-size:18px;">除此之外,湿地内还有脊椎动物250多种,包括丹顶鹤、白尾海雕等珍稀鸟类。</span></p><p class="ql-block">夏秋两季是湿地公园最红火的旅游旺季,景色美,游客多。冬季人员稀少,尤其是游客少之又少,大多是一些摄影爱好者和科学考察人员前来考察或者拍摄。</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额尔古纳湿地公园,在市区吃过午饭,我们又继续一路向北,来到了莫日格勒河景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登上位于牧云山顶附近的观景台,放眼望去,远方呈现的景象令人震奋。数不清的河湾蜿蜒曲折,仿若一条静静盘旋于雪岸的"巨龙,以极致之美让人心悦神怡。观景台上有一座铜质浮雕,上面刻下了老舍笔下的莫日格勒河。</span></p><p class="ql-block">在老舍的笔下,莫日格勒河被称为”明如玻璃的带子,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国家地理》则把莫日格勒河誉为“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全长319公里,流域面积4987平方公里,融合了自然奇观与人文精神的多重魅力,</span>其河道以惊人的弯曲度著称,自然形成的"九曲十八弯”源于平坦开阔的呼伦贝尔高原地形与丰茂草甸植被的共同作用。河流沿岸湿地面积占比超过了40%,形成了多样化的生态系统,滋养着数百种动植物。夏季河水清澈见底,最深处可达数米。而冬季的莫日格勒河更有着独一无二的水墨意境,犹如闪着银光的绸带飘落在大地上,弯弯曲曲的河道形成了"九转回肠"的韵律,奏响了一曲曲"星河坠落人间"的美好乐章。</p> <p class="ql-block">蒙古语中的“莫日格勒”意为“弯弯曲曲的河”或“碰头河”。传说中,一位名为莫日格勒的姑娘为解救干旱的草原而化身为河,这一传说赋予这条河流“母亲河”的文化象征。历史上,该流域是鲜卑族、蒙古族等游牧民族的重要活动区。从鲜卑族沿河迁徙的历史记忆到当代牧民"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莫日格勒河成为了跨越千年的文化纽带。</p><p class="ql-block">莫日格勒河流的意境与本质,是蒙古高原“长生天”信仰与自然崇拜的完美结合,它既见证着"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生态平衡,也承载着"百转千回仍向远方"的生命韧性,既让人仰慕,也让人敬畏,更让人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短暂的莫日格勒河停留,让我见识了河流冬的模样儿。莫日格勒河的冬天像被时间按下了暂停键,河面上结下了厚厚的冰层,岸上的积雪深不可测,偶尔还会听见咔咔炸裂的声响。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冰层下藏着的整个夏天的秘密。莫日格勒河万里奔流,风穿玉带,<span style="font-size:18px;">琴敕勒歌;</span>莫日格勒河穹庐欲醉,敖包浮影,<span style="font-size:18px;">雪饮天河。</span></p><p class="ql-block">自古英雄留胜迹,一杯老酒祭长河。</p><p class="ql-block">雪韵迂回千百曲,灵魂栖居歌永恒。</p><p class="ql-block">一朝踏尽终成卷,半世参透始得真。</p><p class="ql-block">几番回望意难掩,但愿此生再相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