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漫行:从临川墨香到徽州月影

一露非笨

<p class="ql-block">  车轮碾过最后一段高速公路时,宏村的月沼在记忆里漾着清波,白墙黛瓦倒映水中,连时光都慢得像檐下摇晃的铜铃;而清江画廊的长阳,碧波撞着船舷的声响尚未散尽,两岸的吊脚楼已化作天边的星子。</p> <p class="ql-block">  当车窗外掠过熟悉的田埂,晚归的炊烟正袅袅升起,混着泥土与饭菜的香气漫进车窗。原来所谓归途,从不是简单的地理位移,是抚州的墨香叠进童年的夏夜,是宏村的水声融着故乡的溪流,是长阳的晚风牵着家门口的桂花香——当他乡的风景都成了心上的注解,才懂最美的抵达,是推开家门时,那句“回来啦”里藏着的,从未改变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  7月12日至21日,十天的旅程像一卷徐徐展开的长轴,从抚州的临川古巷起步,指尖还沾着“才子之乡”的墨香。在玉茗堂的飞檐下听一段《牡丹亭》的余韵,看秋阳穿过老樟树的缝隙,落在斑驳的砖墙上,仿佛连时光都染上了书卷气。</p> <p class="ql-block">  海风是厦门递来的请柬。环岛路的椰影摇碎了碧波,鼓浪屿的琴声从红砖墙里漫出来,与沙茶面的香气缠成一团。曾厝垵的烟火气里藏着市井的暖,南普陀的香火袅袅中,看信徒轻叩石阶,心也跟着沉静下来。</p> <p class="ql-block">  平潭的浪是最烈的笔触。蓝眼泪在夜色里铺成星海未见的遗憾,风车田在旷野上转着流云,北港村的石头厝顶着海风,将渔家的故事刻进墙缝。站在长江澳的沙滩上,听涛声撞碎礁石,才懂大海的浪漫从不是温柔,是翻涌不息的自由。</p> <p class="ql-block">  横店的光影是一场奇幻的穿越。清明上河图市井吆喝声演绎的人生百态。秦王宫的飞檐刺破苍穹,街头偶遇的“侠客”与“宫女”,让历史与现实在转角处撞个满怀。在这里,每一块砖瓦都藏着剧本,每一阵风都可能吹过某个朝代的月光。</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停在宏村的月沼边。白墙黛瓦浸在水里,炊烟与晨雾在巷弄里缠绵,穿蓝布衫的老人挑着竹筐走过石板路,脚步声敲碎了水面的倒影。原来最美的收尾,是让旅途的喧嚣在这方水墨里慢慢沉淀,化作心上一汪清澈的安宁。</p> <p class="ql-block">  十天不长,却足够让不同的风景在记忆里扎根:抚州的文气、厦门的温情、平潭的壮阔、横店的奇幻、宏村的静谧,最终都酿成归途里最暖的回味——所谓旅行,不过是把世界的碎片拾进心里,再带着更丰盈的自己,重新出发。</p> <p class="ql-block">  本次旅行在浪哥的精心组织与全体成员的默契配合下,圆满落下帷幕。特别感谢各位队员为编者提供了众多精美图片,让这段旅程的美好得以留存,这份心意十分珍贵!</p><p class="ql-block">编审:保岛</p><p class="ql-block">编辑:一露菲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