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人生》有感

小甘

<p class="ql-block">  接触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始于高中时代,到现在快三十年了。而他的成名作《人生》我最近才拜读了一遍,三五个晚上,每天看几章,轻轻松松也就看完了,也算是消除了我对小说阅读的轻微抗拒。平时我只喜欢散淡的看看散文,而不喜欢像被控制式吊胃口式的去看小说(看了开头马上就想看到结尾),而这次感觉倒是不错。</p><p class="ql-block"> 小说讲得是上个世纪80年代农村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在经历民办教师被排挤~~和农村姑娘巧珍恋爱~~县城当记者抛弃巧珍~~和高中同学高干子弟黄亚萍恋爱~~被举报失业~~再回到农村巧珍已嫁他人的悲情故事!故事似乎来了个大循环,事实上是再也回不到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小说写得特现实,农村青年对外在世界的渴望,对改变自身现状的努力,对实现自我价值的渴求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城乡差距,等级观念,社会上的官本位不正之风等让高加林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道德与利益之间苦苦挣扎,深刻碰撞,最终不得不回到原点。他的民办教师被挤掉,他在县城的风光工作和美好爱情的破碎都让人心生同情;他为了更好的前途与发展,渴望走向省城,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抛弃自己的初恋巧珍,和亚萍谈恋爱,无意中又伤害了亚萍的前男友张克南,而且县城的记者这个职位也是走后门进的(因为他叔叔是地方劳动局长,马占盛阿谀逢迎帮忙促成的)。看到这些又会让人痛心。这是成长的代价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篇首语 警策语</p> <p class="ql-block">  小说的写实性确实能让我们从农村出来的这一辈感同身受。青年人对爱情的深切渴望,对价值的追求实现与迷茫,农村孩子向往外面的世界,没读书的孩子对文化人的羡慕,读书人的好面子,农村普通家庭的隐忍与懦弱,陕北信天游的热烈与狂野,门当户对式物质婚姻考量,官本位思想对老百姓的奴役……</p> <p class="ql-block">信天游</p> <p class="ql-block">  路遥的文字简洁朴实,个性化鲜明。人物对话并不多,有大段大段的人物独白式的心灵窥探,写景文字很有画面感,和情节的发展相得益彰。叙事不紧不慢,很有一种悠然自得的味道。当然从剧情来看,有时感觉衔接得过于直接甚至简单,也许不合现在人的口味(喜欢快节奏,大反转,一波三折),估计有些人会不大爱看的。但路遥的文字以真实自然,情感充沛见长,反映的人生哲理也具有超越时空性,所以看了还是会感触颇深,收获颇多。</p> <p class="ql-block">这段文字很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小说中高加林的初恋情人刘巧珍大字不识,但是对文化人却又不同寻常的尊敬,对高加林的欣赏爱慕发自内心。真诚勇敢,热烈单纯,在高加林最落魄的时候给了他最温柔的抚慰和爱情的甜蜜。而高加林受到外在诱惑见异思迁选择分手时,她独自吞下去失去挚爱的苦果坦然面对,选择了与农村青年马栓结婚,也算是人间清醒吧!后来高加林走后门的事被检举而打回原形再回到农村时,巧珍不仅宽容了他之前的的所作所为,还在暗中东奔西走帮助他恢复民办教师职位,不能不赞叹她确实是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加林只能感叹真爱失去了才追悔莫及!巧珍巧珍,也许珍贵的并不是她的巧,而是她的真诚善良勇敢的心吧!</p> <p class="ql-block">  一部作品跨越时空能成为经典,主要是它有超越时空的魅力,击中了作为年轻人的永恒的价值追求,这部作品最动人心的地方莫过于“抉择”二字。</p><p class="ql-block">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抉择。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高考失利,自己的工作位置被挤掉,这对年轻而富有理想的高加林来说是双重打击,梦想破碎,现实残酷,他怎么甘心当一辈子农民?他怎么能放弃外面的精彩?于是烦恼就来了,痛苦就来了,不甘也来了!才有了后面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走捷径与踏实苦干之间的抉择。当叔叔空降本地做官,其下属主动帮高加林在县委宣传部谋了一个梦寐以求的记者之位,他虽有迟疑但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个职位,并准备大展拳脚。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他表现的很优秀,有干劲,有魄力。当高中同学黄亚萍抛弃自己恋爱两年的对象张亚南(也是他高中同学)向加林表白时,他激动得近乎战栗,从而狠心抛下他的初恋情人巧珍(嫌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当黄说可能帮忙把他一起调到南京去省城当记者时,他简直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事实上也是他突然。最终他失去了这一切。登高必跌重嘛!老子云:大道甚夷,而民好径,走后门,轻易得来的东西你接得住吗?你获得的幸福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你安心吗?这算得上是一个道德命题吧!</p> <p class="ql-block">  婚姻与爱情的抉择。巧珍给了她热烈的爱情和温柔的抚慰,柔情似水。可是她没有文化,一个字也不认识,可能只会说家里的母猪生了多少个崽这样的家长里短。黄亚萍有理想有文化,家境又好,还能谈大西洋彼岸的国家大事,关注石油能源中东问题。可是她比较任性,控制欲也很强。这个时候是选择为了爱情还是现实功利考量,加林的天平显然是倾向了后者!在物质与爱情之间,他选择了物质。所以一切回到原点时,他才意识到巧珍是他真爱的人,可是再回头已经为时已晚,他失去了他的爱人!</p><p class="ql-block"> 现实生活中,大家都会想既要又要还要,有人问你想在自行车上笑,还是在宝马车里哭呢?也许你会回答“我想在宝马车里笑。”世间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好的都让你占全了?有选择就会有遗憾,有得就会有失,这是选择的代价,正所谓“命自己作,福自己求,因果轮回,毫厘不爽!</p> <p class="ql-block">爱情的魔力</p> <p class="ql-block">  时移世易,现在的社会与上世纪八十年代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沧海桑田,但是年轻人都会面对困境,会有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踏实苦干还是好走捷径,面对婚姻是重情感还是重外在条件,这些艰难选择是永恒的,这些痛苦的磨砺是永恒的,所以现在人读起《人生》来还会深有感触,还会有共鸣,大概就在于此吧! </p><p class="ql-block"> 当然就算是一时冲昏了头,走错了路,对于年轻人来说,还是可以去纠偏的。所以最后一章加上了“并非结局”四个字,因为年轻,还有时间,可以去试错,可以去成长。但是还是必须谨慎,毕竟人生道路虽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