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行之·从拉卜楞寺到桑科草原

嘉岭老翁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月21日 星期一 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甘南行之</b>·<b>从拉卜楞寺到桑科草原</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天边像打翻了胭脂盒,云彩被早霞染上橘红色,我们已经醒了,霞光正好反射到窗子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宾馆对面的牛肉面馆点了两碗拉面,刚吃完饭,大巴车就已停在路边。我们踩着晨光上了车——新的路,在车轮下开始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子驶离临夏时,才想搜索起这座城藏着的故事。临夏古称河州,这两个带着古意的字,像是从《水经注》里走出来的地名,藏着丝路古道的驼铃与黄河支流的波光。街心那座河州牡丹雕像还立在原地,花瓣舒展的姿态像被定格的春天,只是离得太远了,看不清基座碑体上是否刻着关于它的传说。风带着高原的清冽在窗外拂过,远处的山线在1800多米的海拔里格外清晰。我似乎忽然懂了些什么——这里一边连着中原,一边牵着重山,自古便是茶马互市的要地,也是多民族文化缠绕生长的地方。关于它更细的过往,或是老巷里的非遗故事,且等日后慢慢查来,一点一点填进记忆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从临夏抵达了夏河县拉卜楞寺游客中心。还未下车,热闹的景象就扑面而来,车窗外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街边的商店密密麻麻,处处都透着繁华的气息。这里的商店招牌很有特色,都写着汉字和藏文,两种文字交相辉映,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卜楞寺海拔3200米,导游反复叮嘱我们一定要慢慢走路,别跑别跳,多喝水,少说话,不能剧烈运动。大家都像乖巧的小学生,一边点头,一边在心里默默记下这些注意事项,生怕一不小心就违规受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据介绍,夏河县拉卜楞寺是也是一所佛学院。周围青山连绵,植被繁茂,川道开阔平坦,佛学院的场地格外宽敞,一眼都望不到边。它由一世嘉木样阿旺宗哲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创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有“世界藏学府”的美誉。鼎盛时期,僧侣多达4000余人,这里曾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保存着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导游打趣说,这佛学院就相当于中国的清华、美国的哈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确实,拉卜楞寺的佛学院多得让人眼花缭乱。我们边走边看,有研究藏医学的医学院,探究佛教经典的闻思学院,钻研时轮历法的时轮学院,还有喜金刚学院、续部上学院、续部下学院。除了这些学院,还有狮吼佛殿、转经佛殿、思论佛殿等等。每一座建筑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红墙金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充满了庄严神圣的气息。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卜楞寺还有一个珍品展馆,我在这里被彻底震撼了。里面摆满了镇馆之宝,巨大的象牙佛像,温润细腻,散发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珍贵的瓷器,每一件都工艺精湛,上面的花纹精美绝伦,让人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高超技艺;还有许多佛器,造型独特,带着浓厚的宗教韵味;细软的铠甲,至今可让人感觉轻便灵活‌或柔韧贴身‌;遗传的许多古物更是神秘莫测,每一件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我瞪大眼睛,一件一件仔细地看着,完全被这些宝贝吸引住了,挪不开脚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拉卜楞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更是一座艺术的殿堂,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了神秘而迷人的魅力,让我深深着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午后12点半,我们告别了拉卜楞寺,开始了下一个目的地——郎木寺的行程。车子驶入平坦的草原,突然撞进眼帘的油菜花让人惊喜。别处的油菜花早已谢了,这里却开得鲜亮,一直铺到视线尽头,搭配着湿地湖水、弯弯曲曲的小河,还有河边星星点点的白色花朵,那是绿茵茵的草原在对我们微笑。没走多远,又遇见漫天而来的绿色山坡山谷,有满山遍野的黄色花簇在风中摇晃,在青青的草地上显得格外亮眼。我心里忍不住感叹:“想过草原美,却没想过这么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行进途中,我们遇到了一场特别的“堵车”——不,是堵羊。一群羊慢悠悠地把道路占了,所有车辆只能停下来等待它们过去。这反倒成了旅途中难忘的小插曲。大家趴在车窗、探在车前观看记录拍照,想把这群“拦路羊”的迁徙过程。这些羊不是常见的云朵一样的白羊,而是头部、前腿和后腿尾巴带着灰或黑色,腰腹是白色的穿了“花衣裳”的羊。它们腿长个高,走起来矫健又精神,是羊儿的小帅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把视线移向这片草原深处时,所有形容辽阔的词都显得单薄了。天是被洗过的靛蓝,脚下的绿是流动的,浅绿、深绿、墨绿在风里轻轻摇晃,野花星星点点缀在草里,不喧闹,却让无边的绿有了温柔的呼吸感。风是这里的主人,带着草浪一层叠着一层,推着远方的山峦慢慢起伏。在这铺天盖地的辽阔里,好想变做一棵草,一朵云,或是一阵自由的风。唉,原来真正的草原之美,从不是某一种具体的色彩或形态,而是站在它中央时,突然懂得“天地辽阔”四个字里藏着的磅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车一路向前,虽未在此停留,这片草原的美却早已刻进眼里。我还留意到草原上的溪流与河流,它们总在车窗边蜿蜒前行。它遇到阻碍就绕开,碰到洼地就积蓄,一路蜿蜒却总能朝着远方流淌,窄窄的水线在大地上拐来拐去,总能找到出路,像在写着流动的诗。而那蜿蜒的心河,在草原上绕着,像随手画在大地上的曲线,每一次转弯都顺着地势、贴着草木,妙处不在终点,而在曲曲折折的过程里,把“流动”本身活成了风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傍晚时分,大巴仍在草原上平稳前行,窗外的景象既开阔又充满生机:路桥公司的桥墩一座座拔地而起,像列队的巨人托举通途,分段施工的高速公路在草原上勾勒出发展的脉络;山梁与草原之上,银光闪闪的输电铁塔巍然矗立,高压线像从云端垂落的丝带,将能源送往边远角落;一座座小镇、一个个村庄里,崭新的民居与建筑拔地而起,见证着生活的变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路的风景,有自然的辽阔,有文化的厚重,更有祖国向前的步伐,每一幕都让人心里暖暖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