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红色记忆》上世纪30年代江苏籍军中花,名人妻

不倒翁

新四军四朵金花: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叫:张茜、罗伊、陈模、楚青。 <p class="ql-block">1939年“四朵金花”刚打靶归来(陈模3枪打了29环,创造了全场最高环数,张茜、罗伊、楚青也打了优秀)轰动了整个指挥部,陈毅高兴之余,举起刚缴获的日本相机给她们拍了一张合影{照片中的张茜特意别过了脸,没有看向相机,看上去有些害羞,此时陈毅正追求张茜呢。40/经军部批准结婚<u>(详见美篇:13《红色记忆:开国元帅》)</u>俩人的婚礼就是请大家吃了一顿川味炸酱面}41/粟裕与楚青结为革命伉俪,俩人携手走过43年的风雨人生<u>(详见美篇:15、28《红色记忆:开国大将、那些江苏人为开国将帅之妻》)</u>陈模一生坎坷,丈夫刘炎也是新四军中的重要将领之一,婚后拥有三个孩子,抗战胜利后就去世了,陈模下肢瘫痪,在组织的关怀下,3年后重新站了起来。罗伊不少人追求她,她都拒绝了,她的婚恋观还是比较理性的,她说抗战不胜利不结婚。</p> <p class="ql-block">1.陈模(1920—2017/丹阳)就读于苏州女师。38.6/瞒着家人参加新四军同年入党。40.4.4/与政治部主任刘炎结婚。刘炎在繁忙的征战中积劳成疾。当时陈模下肢瘫痪卧床不起。刘炎在临沂去世后。在组织的关怀下,陈模被送到大连医院治疗,瘫痪3年后重新站了起来。相继在白求恩医学院、南京市立师范,华东海军文工团工作,任过指导员,海政直工科长,妇女训练大队长。51.10/经粟裕多次介绍,陈模和华东海军周乐亭结为夫妇。55年春陈模转业任上海市府人事处干部调配科长、北京四中支部书记、北京市教育局机关党委副书记兼党办主任。71.10/青岛市教育局副局长、顾问。83.10/离休。</p><p class="ql-block">周乐亭(1917—2016/聊城)36/入党。历任参谋、副连、教员、参谋主任、团参谋长、华东海司教育科长、参谋处长,49年后任华东海司训练处科长、副处,海军司令部军训部副部,总参军训部海军处长,青岛警备区副司(副军职)。55/上校63/晋升大校,82/离休。</p><p class="ql-block">刘炎(1904-1946/桃源)26/参加农运,27/入党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任过团、师政委,参加长征。38/新四军支队政治部主任。41/新四军1师政委(师长粟裕)开辟茅山根据地,领导反扫荡。42/患重病拒绝军费购买昂贵药品。46.11.20/临沂病逝。建国后迁葬于临沂华东革命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2.罗伊,原名邱玉清(1920~2015)常州西瀛里一个绸布商人家庭,38.8/加入新四军,军部速记班结业后分配到江南指挥部任速记员兼机要员。 ‌42年后任军部参谋处机要参谋、华中局秘书处机要秘书。陈毅也曾给她介绍对象被婉拒。46/夫妇俩一同被派往北京军调处工作,罗伊则与王光美同在会议组,王光美担任翻译,罗伊担任速记。建国后在铁道部门工作,60/任铁道办秘书处长,档案管理处长,82/离休。</p><p class="ql-block">李进,原名李仕骏(1919~1983/鄂英山)38/英山县警卫队当兵入党,次年秋任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司书,干事。41.1/抗大5分校第9大队长,军部作战参谋。43.11/护送陈毅前往延安。46.1/北平军调处参谋、组长,华中军区作战科长。渡江战役后调华东海军任作战副处长,56/任海军作战处长、部长。66/任海军工程部副部。69/烟台基地副司,77/北舰副参谋长。78.9/总后副参谋长。82.9/海军后勤部长(55/上校60/大校)83.4.21/执行任务时因劳累过度心搏骤停在镇江逝世。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和英山县先祖墓地。</p> 38年春他们都从汉口前往新四军军部。上船的当天晚上,吴焜发烧呕吐。杨瑞年和同学王于畊(日后叶飞夫人)便帮着清理呕吐物,从长江打水给他擦脸并用毛巾冷敷,忙了一夜。到南昌后,吴焜约杨瑞年同游百花洲,请她吃饭。但两人外出被人“盯梢”吴焜因此受降职处分。对此王于畊在散文《长江的女儿》中写道:“我知道这情况后,心里不免为这场历史的误会感到遗憾,也为吴焜和杨瑞年难过。然而,两颗年轻而热烈的心是禁锢不住的,始终保持着通信往来。“江抗”总部秘书长陈同生与吴焜同屋而住,夜谈交心。曾写下《猛将吴焜》提及吴焜和杨瑞年通信,吳告诉我,皖南军部有个小杨同志,是个年轻党员,在大学读过书,说着从身上小包里拿出小杨给他的照片、信与我看,她对老吴是很钦佩的,友谊也超过一般同志之上,从照片上看是一个漂亮的姑娘,戎装更显得妩媚中有一种刚毅的气质。我心底为老吴祝福,他有一个理想的伴侣。老吴还将几封写好未寄出的信给我看……我认真地读完了他写的几封信,一颗朴实的灼热的心,在字里行间跳动,信写得十分动人,我心里想,谁会料到这个叱咤风云的虎将,不仅是一位多情种子,而且是写情书的“圣手”呢!我对吴焜说“你的信写得很好。没有风花雪月,但洋溢着真实的感情,她看了之后,一定会更爱你…你们的前途一定美满、幸福。”6团团长叶飞和吴焜相处时间更长,他对吴焜和杨瑞年之间的交往十分清楚“说以后一有机会,一定自己出马为你们铺路架桥”然而,这话说了没多久,吴焜就牺牲了,令叶飞为之心痛不已。 吴焜牺牲后杨瑞年已从军部参谋处调到教导总队任文化教员。他俩结局是令人遗憾的,本来可以结成一对爱侣,在南昌分手后,一个壮烈殉国,一个慷慨就义,战争的残酷难以说尽。两人在人生短暂的相遇中曾经迸发出爱情的火花,却遗憾地未能结出爱情的果实,令人不胜欷歔。 <p class="ql-block">3.杨瑞年,1916/镇江人。受家父影响,从小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九一八事变还在上初中的她带头参加纠察队,查日货、惩奸商。35/所就读的苏州女师解聘孙起孟等进步教师,她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冲进省教厅抗议。37/在镇江任教时秘密组织读书会被捕入狱。经家人保释出狱后北上寻求报国之路,在临汾参加八路军115师学兵队。38/分配到新四军工作。41.1/皖南事变中被俘,囚禁于上饶集中营。42.6.20/英勇就义。</p> <p class="ql-block">吴焜,1910/万州人。30/参加红军入党。任营、团、师长;参加长征。38/延安调新四军3支队6团副团长。参与开辟茅山根据地。39.5/任江抗副总指挥兼第2路司令员。9月在江苏江阴牺牲(民政部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p> <p class="ql-block">4.郑少仪,原名李振芳(1920~2002/扬州)在扬州中学就展现了文学天赋,并成为扬州的武术冠军。37/扬州沦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39/入党加入新四军,化名李欣潜伏在国民党鲁苏皖“二李”部队任中尉政训员。40.6/冒着生命危险将国军进攻郭村新四军计划传递给叶飞。为新四军击溃韩德勤部促成郭村保卫战胜利做出关键贡献。因身份暴露,改名郑少仪。46.1/随主力北撤,在鲁中土改工作团,49/随军南下。【郑少仪引领弟弟李正春、堂弟许思潮(原名李振扬)、妹妹郑芬(原名李振芬)先后参加了新四军,她最小的妹妹叶平(原名李振芝)也于49.5/入伍,他们的名字和陈毅、刘少奇等新四军将领的英名一起被铭刻在上海新四军广场的纪念墙上】建国后转业浙江省高院副院长和省司法厅副厅长。影片《东进序曲》‌(62/上映)饰演地下特工周明珠,展现其潜伏送信的英勇事迹。《共产党人刘少奇》‌(2011/电视剧)再次塑造地下党员形象,还原其真实历史贡献。 ‌75/时任交通部长的叶飞上将在浙江调研时亲自感谢其“救命之恩”。</p> <p class="ql-block">王金凤,又名金凤,原名蒋励君(1928-2019/宜兴;父亲前清秀才)就读于上海交大和清华大学。彭珮云是她的革命引路人,47/入党,48/进入解放区《人民日报》记者,中国最早的女性战地记者。52/建军节,赵宝桐回国观礼,《人民日报》派金凤前去采访。就这样一见钟情。53.8/在北京空军宾馆,这对有情人在刘亚楼的主持下,终成眷属。育有3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赵宝桐(1928-2003/抚顺人)45.8/入伍,48.7/入党。参加过辽沈战役。49/选入四航校学习。抗美援朝空战中击落美机7架、击伤2架,创造了志愿军飞行员个人战绩最高纪录。回国后任六航校训练团长、校副参谋长、三航校副校长、京空副参谋长。</p> <p class="ql-block">1966/特殊时期,金凤因撰写了“内参”反映空军系统学习毛主席著作庸俗化等问题,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报道,被指控为特务,遭遇了长达5年的监禁。在对金凤隔离审查之前,有人知会赵宝桐,希望他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做三件事。划清界限;检举揭发;尽快离婚。赵宝桐当然不同意。组织竟然强迫赵宝桐与她立即离婚,并与其他女人再婚。作为当事人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找人替她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赵宝桐抗争了三年半,却遭到组织的再次警告:“如果你不重新结婚,这是立场问题。”无奈之下,被迫在71.12/与工厂的女技术员结婚。73.6/被关押1800多天的王金凤重获自由。赵宝桐也不愿与王金凤分开,于是他立即与后妻分居,坚决离婚。后妻给江青写信。江青就批“慎重处理”。76/四人帮倒台,锦州法院判决赵宝桐和技术员离婚。与此同时,北京法院判决赵宝桐与王金凤复婚。两人终于重新团聚。</p> <p class="ql-block">傅学文(1903-1992/宜兴)早年就读于苏州女中,25~27/莫斯科中山大学与张闻天、蒋经国等人同学。31/与邵力子结婚。33/创办西京私立助产士校(后为西安培华女大,临终捐赠7万元设立该校奖学金)抗战期任中苏文协妇委副主任,与邓颖超等组织妇抗活动。47/变卖首饰创办南京力学小学,将该校捐赠给新中国。‌‌‌‌49/民革中央常委,第5-7届政协委员、常委。民革中央监委副主席(80年代)全国妇联执委、和统促进会常务理事。捐赠邵力子藏书近8000册至首都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及宜兴图书馆。‌‌</p><p class="ql-block">丈夫邵力子(1882-1967/绍兴人)1902/中举, 1906//留学日本入同盟会。1916/《民国日报》总编,报道"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1920/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翻译《共产党宣言》1921/参与筹备中共"一大"。1922/沪大副校长。 1925/黄埔军校秘书长。1926/脱离共产党,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1927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甘、陕省府主席。抗战时任驻苏大使。49/为国民党代表参与和平谈判,后脱离国民党。新中国任政务院委员、人大常委。在京逝世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