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炎炎夏日,滚滚热浪,7月11日至13日,宁波文化之旅开启2025年第九期《绿海寻凉.寻梦遂昌》三日游活动。遂昌是一个青山绿水、原始村落、梯田融合在一起的美丽而清凉的小县城。作为一个旅游爱好者,我到过许多城市,然而遂昌就没来过。当我来到浙江丽水遂昌时,被这里的美景和独特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了,这个隐藏在群山绿水之间的小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p> <p class="ql-block">遂昌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地处钱塘江、瓯江两大水系的源头,素有"浙南林海、钱瓯之源"的美誉。这个被山水环抱的小城,既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又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是4500年前好川文化发祥地,是继河姆渡、马家滨、良渚文化后又是一支考古文化,也是汤显祖《牡丹亭》的原创地。这里的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小县城看似平淡无奇,却充满着满满的幸福。</p> <p class="ql-block">7月11日(星期五)多云</p><p class="ql-block">上午7:30,53位朋友在宁波广济街集合,行驶五个多小时来到遂昌县城,午饭后参观汤显祖纪念馆、牡丹亭、陈宅大屋,下午上山入住南尖岩山庄。</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1)站,参观汤显祖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讲述了一段跨越生死的爱情故事,这部脍炙人口的杰作,正是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时诞生的。在这里,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被永久传颂,成为永恒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纪念馆,设在窄窄的深巷里陈家大院内,建于1995年,是遂昌县人民为纪念汤显祖而兴建的专题性历史名人纪念馆。明代民居陈家大屋占地面积约2500平方米,内舍环境优美,古朴雅致,陈列丰富,格调高雅,<span style="font-size:18px;">黛瓦白墙,木门木窗,中式家居整齐有序,赋予整座建筑一股温文儒雅之风韵。</span></p> <p class="ql-block">一段昆曲,一场长相思,一座纪念馆。纪念馆融汤显祖文化与古建筑艺术美于一体,辟有“读书求仕”、“遂昌施政”、“平昌遗爱”、“艺术思想”等几个展区,展示了汤显祖生平、汤显祖在遂昌的政教治绩、汤显祖的艺术成就、几百年来遂昌人民对汤显祖的遗爱深情,以及历来对《牡丹亭》的演出、研究、评论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1550-1616),我国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字义仍,号若士,江西临川人(与王安石同乡)。他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三十四岁考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万历十九年,因上章抨击朝政,被贬广东徐闻典史。万历二十一年(1593)量移遂昌知县,在此任职五年,他勤政爱民,政绩卓越,深受百姓爱戴。万历二十六年(1598)春弃官归里,终于临川。</p><p class="ql-block">汤显祖一生留下了丰富的作品,他的诗文和剧作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其代表作《牡丹亭》即酝酿创作于遂昌,该作品一直享誉文坛,驰名海外。《牡丹亭》与《西厢记》《桃花扇》《长生殿》并称"中国四大古典戏剧",其以浪漫主义手法探讨生死、爱情与理想,成为戏曲史上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昆曲之美 </p><p class="ql-block">《牡丹亭》横空出世的年间,正值昆曲的兴盛期,因而《牡丹亭》藉由昆曲这一形式流传于后世是再自然不过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之一。相对于其他中国戏曲来说,昆曲最大的特点是唱腔华丽婉转、念白优雅、表演细腻,广受当时上层社会的喜爱。</p><p class="ql-block">2023年,浙江省遂昌县与上海昆剧团联合推出昆曲全本55出《牡丹亭》,完整保留了原著的文学精髓与社会图景,将汤显祖文化这一地域符号推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彰显了地方文化自信与创新魄力。</p> <p class="ql-block">汤显祖纪念馆后花园建有质朴典雅的仿古戏台,每逢星期三晚上会展示《牡丹亭》折子戏、昆曲等戏曲艺术表演。</p><p class="ql-block">《牡丹亭》讲的是贫寒书生柳梦梅,在梦中遇到了一位美丽的佳人,柳梦梅对这位佳人念念不忘。佳人叫丽娘,是南安太守杜宝女儿,她才貌出众,知书达理,特别喜欢读书,在花园中游玩后,在睡梦中遇到书生手持半枝垂柳向她求爱,两人在牡丹亭畔幽会。丽娘因此相思成疾,一病不起。临终前,她要求母亲将她葬在花园的梅树下,并让丫环春香将她的自画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杜宝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观”。</p><p class="ql-block">三年后,柳梦梅赴京应试,借宿梅花庵观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丽娘的画像,发现她就是他梦中见到的佳人。杜丽娘魂游后园,和柳梦梅再度幽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妻,前往临安。后来柳梦梅得中状元,杜宝拒不承认女儿的婚事,强迫她离异。纠纷闹到皇帝面前,杜丽娘和柳梦梅二人终成眷属,以大团圆结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2)站:南尖岩风景区</b></p><p class="ql-block">下午车赴南尖岩,驾驶员魏师傅导航指引走老路。山道狭窄,山里山、弯里弯,汽车弯进小道来。山路只能一辆车通行,有车必避让,一路上我们担惊受怕。车快到南尖岩了,只见三岔口另一边是条水泥大路,旅游大巴可以从山下直通山头,但魏师傅的导航还在说,“请掉头,请掉头”,真笑死人啦!</p><p class="ql-block">南尖岩到了,这里最高山峰海拔1611米,是华东地区最高的观景台之一<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云生长的地方,一年超过200天是云海蒸腾,南尖岩的云海、梯田和山间小村庄的美景,使其成为"国际民俗摄影创作基地",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span></p> <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左右,我们住进南尖岩景区旁边的“南尖岩山庄”。天空碧蓝,气温凉爽,正是外出观景拍照好时机。于是,我们放下行李去自由活动,三三两两结伴同行。南尖岩,家家办起民宿,每到夏天山下热浪滚滚,山上气温宜人,感觉特别舒服,民宿住满了人,晚饭前成群结队,都在散步聊天观景。</p><p class="ql-block">南尖岩山顶叫石笋头村,是镶嵌在梯田中的半岭村,如云上村落。古树如盖,石子铺就的小路,黄泥夯起的旧民居错落有致。当地保留旧时耕作的原貌,晚饭时我们体验到农家乐土菜土肉的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家看!</span>那山间的建筑、房车营地 ,为这美景平添了几分烟火气,每一帧都藏着大自然的诗意与浪漫。<span style="font-size:18px;">停车场内有许许多多房车,夏天他们长住这儿,以房车为家,有青山相伴。得到主人同意,我也来过把房车瘾。</span></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队友小楼生日,晚饭时,朋友们举杯来祝福。在旅游中只要有人过生日,我们都会举行仪式为寿星庆生,但是今天小楼的生日更有意义,因为女儿生曰是母亲受苦之日,小楼与母亲同为我们文旅队友,有小楼的陪伴,87岁溎大姐(小楼的右边)身体健康,小楼生曰才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晚饭后文友蒋勇生老师在酒店大厅专题为大家作扇画,从7点半开始一直画到深夜11点多,真是太辛苦了。墨润南尖岩,扇上生幽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他的每幅画价值15000—20000元,这次文旅总领队吴大英准备了25把白团扇+文友自带?把,蔣老师热心为大家画扇,在场的朋友们可谓收获多多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也有幸得到蒋老师画的团扇,定要好好收藏!</span></p> <p class="ql-block">蒋勇生老师是著名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是CCTV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高级政工师。自幼习画,数十年笔耕不辍,研习画史画论,临创结合,博采众长,形成了"独在古意新境,妙在北势南韵"的个人画风和艺术语境,有近百幅作品在全国性书画大赛中获奖,有百余幅精品力作被机构和个人收藏收购。先后得到央视书画频道、搜狐、新浪、网易新闻、今日头条、都市头条、华人头条等众多媒体宣传推介,被有关权威机构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全国品牌影响力艺术人物"、"中国艺术财富人物"等荣誉称号。现为CCTV《今日视界》书画名家客座教授、CCTV《华夏之声》书画名家栏目艺术导师等荣誉称号。</p> <p class="ql-block">7月12日,阴转多云</p><p class="ql-block">昨晚下过一场大雨,今早我推开窗户,一缕新鲜空气朴鼻而来,窗外的风景真不错!今天行程:早上7:30左右进入南尖岩景区,观千峰云海,林间戏水、漫步栈道,中午回至山庄休息。下午三时左右下山,先至独山古村,再去王村口古村参观,然后回至山上入住。</p> <p class="ql-block">昨晚在大厅里,于老师说,一位上海大哥热心陪他去找拍云海最佳的地方,可惜天色已晚,文旅摄影爱好者们相约今晨四点在大厅里集合,一起去拍云雾绕山间的美景。这里是观赏云海的绝佳地点,观景台上的两根竹子与云海相得益彰,形成美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南尖岩不仅是一处风景名胜,更是一个能够激发人们潜能的奇妙之地。无论是漫步在云端般的栈道上,还是静静欣赏山间的云卷云舒,这里都能让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喜悦。</p> <p class="ql-block">看山看云看梯田,人间仙境南尖岩。</p><p class="ql-block">1,地貌奇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span></p><p class="ql-block">2,天柱峰:石柱突兀峥嵘,形态万千</p><p class="ql-block">3,九级瀑布:水量大,雨后尤为壮观</p><p class="ql-block">4,神龟探海:形态逼真的巨石景观</p><p class="ql-block">5,玻璃长桥:慢时光的约会</p><p class="ql-block"> 6,高山梯田: 近2000亩的梯田景观,是天然氧吧和摄影爱好者的天堂。</p><p class="ql-block">下面为景区游览示意图,标有红五星的地方就是景区入口处,也是我们这两天住宿的南尖岩山庄。</p> <p class="ql-block">南尖岩有奇峰怪石,天柱峰似破土而出的竹笋(所以这里取名石笋头村)。景区的主峰海拔1626米,夏天平均气温不高于26度,漫山的茂林竹海,满眼的治愈系绿色。当围城里的气温飙升至30°+时,这里依旧保持着25°的清凉夏日,而且一呼一吸之间满满的负氧离子,南尖岩景区就是我们不二之选!</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说,看云海要早,八九点钟后云海会消失。于是7:30,朋友们在景区大门口等开门,进门先拍张集体照,再结伴游览景区。</p><p class="ql-block">南尖岩的自然风光,山峦叠翠,云海翻腾,这里的山峰形态各异,有的如剑直指苍穹,有的似屏风守护四周。清晨刚下过雨,早晨浓雾弥漫山谷,形成壮观的云海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仙境。站在观景台上远眺,层峦叠嶂尽收眼底,那种震撼人心的美感足以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遂昌的南尖岩,邂逅了一场人间仙境,这里群山被云雾缭绕,似真似幻,宛如水墨画卷 ,飞瀑从绿意葱茏间倾泻而下,奏响大自然的乐章。</p><p class="ql-block">这里为游人提供摄影长廊和观景台,适合拍摄梯田云海、星空等自然风光。云海里的山川风景,堪比湘西张家界的美。站在这里,我可以俯瞰整个遂昌县的壮丽景色,远处的山峰、云海、梯田尽收眼底。我仿佛融入了这片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到了它的神奇和美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南尖岩梯田</b>,一场与农耕文明的邂逅</p><p class="ql-block">南尖岩,被誉为"相忘于红尘的桃源净土"!<span style="font-size:18px;">景区内有近2000亩高山梯田景观,这些梯田是历代勤劳的人民耕耘的结果,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span>在这里,云海、梯田、石林、竹海、瀑布与古朴村落交织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片人间仙境,开启一段难忘的旅程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线天</b></p><p class="ql-block">天柱峰底部最宽处直径达50余米。它是近水平产出的砂砾岩层,由于受地球内动力作用产生多组相互交切的断裂,受流力侵蚀及重力崩塌影响,岩层周围的岩块逐渐蚀去而保留下独立的岩柱。中间经东北西南节理切割,风化后形成一线天景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三峰插云 </b></p><p class="ql-block">由神坛峰、天柱峰、文笔峰三峰在云海的簇拥下,形成的一道独特景观,称之为"三峰插云"。</p> <p class="ql-block">神坛峰高108米、天柱峰高87米、文笔峰高65米,三峰高耸入云,蔚为壮观。</p><p class="ql-block">我们边爬山边拍照,云海变幻莫测,每一张照片都超级美。爬到山顶观景台,风景真的绝了!四周被云海环绕,仿佛置身仙境。我要特别推荐在这里拍一张全景照片,把云海和奇石都收入镜头中。</p> <p class="ql-block">神坛峰VS天柱峰两根百米石柱对望,地质奇观!天柱峰由一对高达百米的石柱组成,突兀耸立于群山之中,气势恢宏。其独特的地貌造型被称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登顶后可俯瞰周边峡谷与云海,视野极为开阔。千丈岩则是天柱峰对面钓一片巨大岩壁,顶部海拔1150米,倾角接近90度,光滑平整。神坛峰、小石林、神龟探海,目光所投,都是漫长地质演变后的遗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瑶台</b>是神话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南尖岩云海缭绕,山峰在云海苍茫之中若隐若现,幻若人间仙境,遥想神仙当年自瑶台之上居住养生,时而在云海之上腾云驾雾,跨鹤乘龙,呼朋唤友,好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玻璃栈道</b>全长100米,位于南尖岩半山腰悬崖峭壁处,上下临空,视野开阔,走在这样的栈道上,大胆些吧,只要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就能够身临其景,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玻璃栈道像一条玉带盘旋在雄奇伟岸的群山之间,悬崖之侧,观之九曲回肠,令人顿生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雄心壮志,激发人们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凛然正气。</p><p class="ql-block">图为:在玻璃栈道上与蒋勇生老师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九级瀑布</b></p><p class="ql-block">一条九级瀑从山顶直奔谷底,最近处可伸手沾水珠。</p> <p class="ql-block">九级瀑布群由多级跌水组成,总落差大,水势磅礴。因昨晚刚下过雨,故今天水量特别充沛,尤为壮观,沿途栈道可近距离感受水雾弥漫的清凉。</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身处景区中,环视四周高山美景,峭壁嶙峋;俯瞰远方,梯田遍布尽收眼底。在千山万壑之中,悬崖峭壁之上,这样的景不是我们梦寐以求的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云端玻璃长桥</b></p><p class="ql-block">南尖岩景区玻璃桥全长389米,被称为"华东第一长桥",比张家界玻璃桥还长14米。垂直高度132米,横跨崖壁山谷,凌空于青翠俊林之上。颇有绝壁凌空之势,踏上玻璃桥,抬头是晴空万里,低头是百米悬崖。这里有云海、怪石、山间有流水瀑布……</p><p class="ql-block">悬桥渡翠意,双影共云闲。</p> <p class="ql-block">好汉!</p> <p class="ql-block">祝贺宁波文化之旅英雄团的53位朋友全部顺利完成南尖岩景区的跋涉!</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南尖岩景区,在大门出口处好朋友“阿国”先生深情地唱起“遂昌、遂昌,随便唱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3)站:探访独山村</b></p><p class="ql-block">下午一觉睡醒,2:40集合出发,去探访独山古村。独山村位于遂昌县焦滩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独山村由来</p><p class="ql-block">独山也叫铁帽山或天马山,传说是文曲星下凡度官失败生气丢下的一顶乌纱帽变成的。话说离独山西北十里的蔡源村民风淳朴,百姓乐业,村民勤劳善良的品质感动了玉皇大帝,于是派文曲星下凡察访,若名符其实就许蔡源后人出仕做官。文曲星领旨下凡后化为一个仙风道骨的老人,挑着一担箩筐乌纱帽来到蔡源,村中小孩和村民见了纷纷围上观看,文曲星拿出乌纱帽问小孩:如果免费送你,你是要这顶乌纱帽?还是要这担纸纱帽?大家听了虽觉好奇,但看到花花绿绿的纸纱帽很漂亮戴头上又轻松,再看铁乌纱帽又黑又笨又重,就选了纸纱帽,文曲星心中遗憾,耐何天机不可泄露,只得留下一筐纸纱帽走了。原来文曲星送来的铁乌纱帽才是真正官帽,兆示后代做官,而纸纱帽是假官帽,供台上演戏用。文曲星拿着手中的铁乌纱帽,想着带回天庭也无用,于是随手一扔,帽子在乌溪江边落地后越变越大,最后变成了一座孤山立在村前。</p><p class="ql-block">从此,村民们就叫此山为铁帽山,又称为独山,该村也叫独山村。后来,村中果真高官成群,村寨兴旺,名仕辈出,有"独山府"之称。</p> <p class="ql-block">独山古村落始建于南宋孝宗年间,由松阳人叶梦得的后代迁居而来,因其独特的风水而逐渐形成村落。</p><p class="ql-block">独山村地理环境: 乌溪江畔的天马山、文笔峰环绕,村南村北保留明代寨墙,形成"东西山为屏,南北水为界"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古村的亮点:</p><p class="ql-block">1.明代建筑群,从财神庙到隆庆石牌坊,长约200米,宽约3米,以"明代一条街"闻名,古街完整保留明代风貌,两侧分布叶氏宗祠、葆守祠、古民居等建筑,鹅卵石铺就的路面与寨墙、寨门构成原生态景观。</p><p class="ql-block">2.隆庆石牌坊。</p><p class="ql-block">建于1569年(明隆庆年间),花岗石构造,三间四柱五楼,歇山顶工艺精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3.叶氏宗祠与家族文化。</p><p class="ql-block">南宋叶氏迁居于此,宗祠保存完好,每年举行祭祀活动,宗谱藏于遂昌县图书馆,体现传统乡村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红军挺进师群众大会旧址 (叶氏宗祠)</p><p class="ql-block">1935年5、6月间,红军挺进师活动到遂昌独山村,在该村叶氏宗祠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救济贫困。现保留着红军的宣传标语﹣﹣戏台正上方赫红色的抗日标语,内容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戏台右楼化妆室墙上有三条标语,一条为"民众武装起来赶走敌人",一条为"……壮丁家属",另一条字迹不清难以辨认。</p> <p class="ql-block">红色印迹: 村内土墙上保留着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创建浙西游击根据地的标语。</p> <p class="ql-block">葆守祠位于叶氏宗祠南侧,与叶氏宗祠相隔一条小弄,建于清代晚期,坐东北朝西南,原建筑三进三开间两厢式,面宽13.46米,进深27.43米,面积369.21平方米。门前村路,门口二级台阶</p> <p class="ql-block">"带"恩千年颂</p><p class="ql-block">相传,很久以前,独山村有对叶姓夫妇老年得子,,但孩子4岁那年,夫妻俩身染重病,临终前将儿子托付给家中一贴身丫鬟。小官人视丫鬟为亲生母亲,但终究主仆有别,不好称丫鬟为娘,就按当地把母亲称"姊"的习俗,称为带姊。后来,小官人考取了功名,一直视含辛茹苦的带姊为亲生母亲,十分孝敬。带姊去世后,因出身卑微,不能入村中祖祠,族人念及带姊奉献一生抚养叶官人的情谊,就在叶氏宗祠旁建了一座小祠堂,取名葆守祠。</p> <p class="ql-block">财神庙内的罗汉松:</p><p class="ql-block">两棵五百多岁的罗汉松,见证了村子的历史变迁,财神庙香客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隆庆石牌坊 ,坐东南朝西北,明隆庆三年(1569)建。"游膺天寵"意指叶以蕃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考中第二甲十九名进士,官至工部员外郎,后因病去世。隆庆帝即位后,叶以蕃之父叶弘渊,依然享有子贵所受浩封。隆庆三年,遂昌知县池浴德建牌坊,以示叶氏再受天子宠任之意。</p> <p class="ql-block">最忆"汤公情" </p><p class="ql-block">四百多年前,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任遂昌知县五年,兴教办学、班春劝农、清廉惠民。汤显祖在遂期间,与独山村举人叶澳(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考中举人,因身体不好,不能外出任职)结为挚友,经常饮酒唱和,诗文往还,并收叶澳的两个弟弟叶梧、叶干为学生,还在独山留下了《赤壁望浦城》《青城山》《送叶梧从岭海归独山》等许 多脍炙人口的诗文,成为后人传颂的一段美好佳话。</p><p class="ql-block">汤显祖与叶氏兄弟的情谊,在当地世代传颂,独山村民为怀念汤显祖,1996年,在独山村入口桥头的天马山麓建了遗爱祠,还自编自导自演了反映汤显祖与独山情谊的情景剧"汤公情",演示了400年前叶澳中举、汤公贺喜、品茶吟诗、收徒拜师等历史情景。</p> <p class="ql-block">独山村内保留着明朝的古井和寨门、寨墙,历经四五百年的风雨,依然坚固。</p> <p class="ql-block">独山古寨.千年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这个明朝留下的原始村落,真的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走在青石板路上,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建筑和装饰都充满了古朴的气息,每家每户都写满了历史的故事。拍照打卡点超级多,随手一拍就是大片!</p> <p class="ql-block">独山村大部分房屋和路面都是由鹅卵石和碎石铺就,泥墙黑瓦间,仿佛时光倒流,古韵犹存。这里的一切依旧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古村气息,不受外界的打扰。在村里漫步,仿佛穿越到了古代,古韵流转的街巷,历史痕迹更为明显,每一步都是一次穿越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4)站:秘境王村口</b></p><p class="ql-block">王村口古镇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还是浙江省首批5A级景区,主要打卡点:</p><p class="ql-block">1⃣️ 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这里记录着党的光辉历程,是红色旅游的必去之地。</p><p class="ql-block">2⃣️ 蔡相庙:这座清代乾隆年间的建筑,见证了历史的变迁。</p><p class="ql-block">3⃣️ 宏济桥:这座明代古廊桥长31米,曾是挺进师召开群众大会的会址。</p><p class="ql-block">4⃣️ 天后宫:清代古建,罕见的妈祖建筑,也是八一誓师大会的旧址。</p><p class="ql-block">5⃣️ 1942遂昌民众营救美国飞行员纪念馆:这里可以体验模拟飞行,感受历史的震撼。</p><p class="ql-block">6⃣️ 1935街区:漫步在这条老街上,可以看到手艺人织布鞋、编竹编,还有怀旧老商店,仿佛穿越回童年。</p><p class="ql-block">7⃣️ 各式彩绘:王村口古镇的各个角落藏着灵动逼真的3D彩绘,绝对值得打卡。</p> <p class="ql-block">王村口镇在清康熙年间,是乌溪江畔重要的水运码头,被誉为"小上海",一艘艘满载粮食布匹的船只在此运转卸货,古镇的旧日非常繁荣,如今的小镇虽然渐渐在时光里黯淡了下去,但是远山如黛,清溪悠悠。</p> <p class="ql-block">走进1935文化街区,真的超有历史感,仿佛时光倒流,淳朴的民风让人心情瞬间放松。街上全是古色古香的小店铺,有卖特色小吃、手工艺品和古董的摊位,别有一番风味,古朴的街区,每一处都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王村口古镇,一个充满历史韵味的地方,以其古老的建筑、潺潺的流水和淳朴的民风吸引着我们到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蔡相庙</b></p><p class="ql-block">为清乾隆年间建筑,坐东北朝西南。大门朝东南,正处街道转角位置,进门即边厢屋,正屋为南北向前后两进,三开间。后进东侧为五显殿,西侧为附属建筑。平面呈"品"字形。建筑面宽25.24米,进深14.30米,面积360.93平方米。1935年6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王村口,挺进师政委刘英、师长粟裕在此召开政委扩大会,红军领导人洪家云、谢文清等曾多次在此召开各种会议。7月,在此成立浙西南特区王村口区苏维埃政府,为当时浙西南第一批红色政权之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挺进师师部旧址 (程氏古民居)</b></p><p class="ql-block">为民国初期建筑,座西北朝东南。房屋西北面临溪,平面为五开间加前两厢布局,正屋五间三层,梢间外有夹弄作楼梯间,中间为天井,条石铺砌,大门内筑两柱翼角门亭。建筑面宽20.90米,进深12.86米,总面积268.77平方米。梁架为穿斗结构,正屋二层跟厢房地平同高,底层低于地平2.79米。西厢房用四开花格门。花格门和牛腿、枋间雕刻禽兽松竹图案,工艺精细,尤为突出的有鸡鸭等家禽图案,比较罕见。1935年5月至9月,<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明乡绅程氏主动让出宅邸作为挺进师师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等人在此居住。雕塑为粟裕、刘英在此挑灯办公的夜景。窗外的乌溪江是否也像他们的心情一样,流淌着对黎明的渴望。</span></p><p class="ql-block">星火萤光山色深,桥头老树掩轩门,</p><p class="ql-block">鸡鸣犬吠炊烟袅,此处谁知住大军。</p> <p class="ql-block">王村口最出名的三个景点为宏济桥、天后宫和挺进师纪念馆,这些景点集中展现了古镇的红色文化底蕴与历史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宏济桥,</b>为木质平廊桥,东西走向,跨关川溪。联接桥东、桥西两村街道。原名"济川石桥",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建,乾隆间再建,易名"宝善石桥",光绪初,易以木构廊屋桥,改名"宏济桥"。1927年修葺。木构廊屋桥身,主桥九间,引桥四间,抬梁结构,全长34.97米,宽4.8米,矢高7.58米。</p><p class="ql-block">1935年8月26日,洪家云在此宣布成立苏维埃政府时,桥板下的关川溪一定记下了群众震天的欢呼;1936年,粟裕在此演讲时,廊柱上的木纹也一定记得他口中的关于"解放"的字眼;如今桥身斑驳,被用来报警的大钟依然悬挂,仿佛在告诉我们,那三年期间,曾经发生过的那些惊心动魄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1935年是风云激荡的一年。它像一部纪录片,带我们回溯刘英、粟裕率领红军挺进师在浙西南开展革命斗争的峥嵘岁月;又不仅仅是一部记录片,它植根于百姓心中,是革命精神的传承火种。那些英勇无畏的身影、感人至深的故事,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也必将被后世永远传颂。当小镇的孩童都能流利道出当年的故事时,我想,有些精神早已融入山河血脉,如同月光山上的松柏,永远保持向上的姿态,永远指向信仰的晴空。</p> <p class="ql-block">宏济桥这座明代始建的廊屋桥曾是王村口唯一的水上通道,快看,队友们踏上宏济桥正在向大家挥手欢呼!</p> <p class="ql-block">水是灵动的消夏诗行,乌溪江蜿蜒如碧带,仙侠湖澄澈似明镜,桨板轻划,碎了一湖翡翠。夏季的王村口,乌溪江漂流更是不可错过的体验,3.5公里的漂流路程,勇士漂与生态漂交替进行,波峰浪谷间的颠簸让人心跳加速,沿途的青山绿水更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文友们溪中一起戏水,一起欢乐,水雾弥漫眼球,天然的"负离子氧吧",肌肤触到的是沁骨的凉意。18℃的凉意快感如炎炎夏日中的冰窖,使人恍若遁入时空隧道,身心俱爽!</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天后宫</b></p><p class="ql-block">为"八一誓师大会旧址",清代建筑风格显著,马头墙造型独特,内部陈列着红军挺进师革命史料,是体验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天后宫宇基础以卵石垒砌,石级上登,宫门朝西,二进五开间,抬梁斗拱,雕梁画栋,宫门以青砖雕筑而成,以红色为主调粉刷,有一份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天后宫,乾隆59年,即公元1794年福建商人在王村桥东村修建会馆,是专门奉祀象征出海平安的"天妃"的。咸丰8年被毁,光绪18年,即公元1892年时重修。天后宫下面曾是王村口的码头,人来船往,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1935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王村口,成立了王村口苏维埃政府,7月29日,红军挺进在天后宫举行庄严的"八一"示威誓师大会。刘英、粟裕在会上作重要讲话,宣布"查田分青苗",动员"扩充红军",号召劳苦人民起来革命,推翻反动政权,会后袭击了衢州、龙游等地的大小城镇19个,缴获长短枪100多支、轻机枪2挺。通过"誓师大会"的"示威扩红",将红军从五百余名,增加到两千余人。</p> <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有大爱</p><p class="ql-block">1942年4月18日,美国空军中校杜立特率领16架B-25轰炸机执行“空袭东京”任务后,因燃油耗尽迫降于中国浙江、江西等地。其中3号机组坠落在遂昌县柘岱口乡,5名机组人员中1人殉职,其余4人跳伞后被当地村民营救。村民为飞行员提供食物、衣物,并护送其至安全区域,最终由中方军方协调送返。</p> <p class="ql-block">集合时间快到了,我们原路返回,又穿过雕梁画栋的天后宫,当年红军誓师大会的呐喊似乎还在藻井间回荡;步入1935文旅老街,百米长的巷弄里,"红军大凉茶"的铜壶叮咚作响,宏济照相馆的老相机对着青砖灰瓦取景,"独门佳酿"的大厅里传出来阵阵酒香﹣﹣这些复刻历史的铺子,彷佛1935让我们伸手可触。听说此处也成为了网红打卡点,众多人来了,都喜欢在这条街上看一看,摸一摸,听一听,闻一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走到村口停车场,看到一个红色广场,一座大桥南北贯通,广场上红色雕像、村民居墙上绘画等,展现当年革命英雄风采。我们“走进红色古镇、聆听历史回响”,缅怀历史不忘踌躇初心,满怀豪情追溯红色足迹。八十余年前,粟裕将军在此度过了戎马生涯中最艰难的三年,率红军挺进师在崇山峻岭间谱写了浙西南三年游击战的壮丽诗篇。</span></p><p class="ql-block">乌溪江水浪推云,小镇当年立硕勋。</p><p class="ql-block">曲巷千家古风在,至今百姓念红军。</p> <p class="ql-block">月光山公园: 粟裕将军在王村口浴血奋战,与老区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84年5月15日,遵粟裕将军遗愿,中央军委办公厅同志和将军的亲属将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王村口月光山上。园内树木绿意盎然,松柏苍翠古朴而肃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挺进师纪念馆</b></p><p class="ql-block">纪念馆系统展示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的历史文物、战斗事迹和根据地建设历程,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粟裕的妻子楚青与粟裕共同经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她为粟裕将军陵园题词:</p><p class="ql-block">当年鏖战此山中,热血染得乌溪红。</p><p class="ql-block">鱼水相依深情在,浩气长存月光峯。</p> <p class="ql-block">在江南的烟雨中,这个被时光遗忘的秘境—王村口古镇,没有乌镇、西塘的喧嚣,却有着独特的宁静与诗意。古镇的每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白墙黑瓦间,爬山虎肆意生长,屋檐下的苔痕记录着时光的流转。漫步在王村口,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年代,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深沉。红色文化在这里根深蒂固,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纪念馆、月光山公园的粟裕将军纪念碑,都让人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傍晚,我们返回南尖岩山庄,结束一天的旅程。在返回的路上,文友们聊着今天的美好经历,心情特别舒畅。</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大雨转晴,红日高照</p><p class="ql-block">今天原计划去神龙谷,由于昨晚下了一夜的大雨,吃早饭时雨仍然下个不停,大家都非常担心,魏师傅一早去探路,前方山体滑坡,大石头挡路开不过去。总领队吴海英与景区有关人员商量后,当机立断换景点。</p><p class="ql-block">今天在返回宁波的途中要去看两个景点:遂昌县城的鞍山书院和义乌黄山的八面厅。</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退房8:40出发,我们沿着南尖岩公路往遂昌县城前行,天气逐渐阴转晴,由于刚下过大雨,我们透过车窗只见山上一条条飞龙直泻,有的白龙粗壮,有的细水长流,被落差巨大的飞瀑所震撼,轰鸣的瀑布声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传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观看隐藏在山间的自然奇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与美丽,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绿色植物气息,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氧吧,没去神龙谷喜看龙飞舞,沿途的瀑布景观真是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途中,突然看到前方一处美丽的山水风景,立马叫魏师傅停车,原来这里是焦滩水库,路边还有著名的焦难魚头一条街,哦,遂昌的焦滩镇到了。</p> <p class="ql-block">烟霭漫焦滩 ,绿水抱青山,<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丽的不仅是风景,还有我们随遇而拍拍拍的好心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5)站:遂昌鞍山书院</b></p><p class="ql-block">中国取名鞍山的太多啦,东北有铁城鞍山,安徽有马鞍山,宁波江北有鞍山村。而今天我们要去的是遂昌县的另一座马鞍山。这座山上有低调的鞍山书院,别看它貌不惊人,却已经在这儿伫立了420多年,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p> <p class="ql-block">鞍山书院,距遂昌县城10公里,距遂昌金矿约5公理,地处松阳、遂昌、武义、金华、龙游五县的交界处,龙丽高速公路出口处,交通便利。</p><p class="ql-block">鞍山书院,为明代风格的江南民居建筑,屋顶曲面中间微凸、檐角挑起,梁作月梁,柱有卷杀,柱基为元代始有之鼓型素面。明代进士郑秉厚曾在此读书,四明人士杨守勤曾在此执教。</p> <p class="ql-block">要说这书院的建筑,倒是挺有意思。整个院子不到700平米,典型的明代江南风格,三进三间两天井的布局,木结构的墙柱上连个钉子都找不着,简直就是古代工匠的精心之作。当然啦,为了跟上现代生活节奏,墙角和柱子上难免要装点电线和开关,这种"古今冲突"的画面现在已经成了古建筑的标配,就像年过半百的大爷戴着智能手表一样,既违和又显得特别接地气。</p> <p class="ql-block">书院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有着不同的风景,晴时山明水秀,阴雨时又如一卷铺开的水墨画。今天阴转晴,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美丽画卷。</p> <p class="ql-block">踏着青石板铺就的台阶,缓缓走进书院,庭院中央老态龙钟的梅桩吸引我们的目光,它见证着书院的百年沧桑,似乎带我们穿越回了400多年前的一个午后,满腹经纶的杨老师在这里激情讲学,朝气蓬勃的学子在这里高声诵读。</p> <p class="ql-block">鞍山书院坐落在遂昌云峰镇长濂村南边的马鞍山上,就像一位安静的老者,静静地望着山下的村庄。说起长濂村,那可真是个宝藏地方 -"千年长濂、状元之乡"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这书院的来历更是充满戏剧性,要从宁波书生杨守勤说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名教乐地</b></p><p class="ql-block">王老师讲得生动,我们听得认真。名人杨守勤从宁波游历至遂昌,被鞍山书院的读书声吸引,这位生性洒脱的学士,便欣然留了下来,教学时间虽短,却为遂昌培养了不少人才,也与长濂村的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一年后,杨守勤从家乡宁波启程,赴京参加会试,考中第一,又在殿试中拔得头筹,高中状元。杨守勤高中状元的消息传到遂昌,长濂村人无不欢欣鼓舞,家家高挂红灯笼,张贴喜联、燃放爆竹,长濂村也因此被称为状元村。</p> <p class="ql-block">要说这书院最神奇的,莫过于那张古色古香的书桌了,上面的划痕就像老人脸上的皱纹,无声地诉说着400多年的沧桑故事。当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桌面上,仿佛在说:"嘿,这儿可是出过状元的地方呢!"</p> <p class="ql-block">走出书院,天气开始放晴,屋外翠色欲滴,茂林修竹与屋内的一书一桌,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美妙画卷。鞍山书院因景而美,更因人而闻名。杨守勤,宁波人,我们为你骄傲!</p> <p class="ql-block">遂昌之行将结束,遂昌的夏是高山云海的诗意栖居,是幽谷飞瀑的透心浸润,是地心矿洞的奇幻历险,更是文化氤氲的静心归处。这个隐藏在群山绿水之间的小城,让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归属感。遂昌的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让我对这个地方充满了敬意和喜爱。我相信,这段美好的旅行经历将会成为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再见了,遂昌!</p><p class="ql-block">下一站义乌黄山八面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第(6)站,义乌八面厅—东阳木雕的瑰宝</b></p><p class="ql-block">浙江义乌的古建筑中,黄山村的八面厅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这座古宅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历时十八年建成,是东阳木雕艺术的巅峰之作。现存木雕不仅华丽无比,而且保存得十分完好,实属难得。</p><p class="ql-block">八面厅由清代嘉庆年间,当时义乌的著名火腿商人陈子宷及其孙陈正道建造的江南民居。原名"振声堂",寓意振兴家声。以精湛的木雕艺术和独特的建筑布局闻名,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八面厅宅子的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花厅、门厅、大厅、堂楼等八个厅堂,因此得名八面厅。建筑呈矩形平面,占地约2908平方米,以中轴线串联花厅、门厅、大厅、后厅,两侧设厢厅,共八个厅堂,因布局对称且八门互通得名"八面厅"。其设计融合宗祠与居住功能,体现清代浙中大家族伦理观念。</p> <p class="ql-block">可惜的是,最壮观的花厅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毁于战火。这座宅子原作为粮仓保护下来。八面厅不仅展示了东阳木雕的精湛技艺,也见证了义乌的历史变迁。走进八面厅,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木雕艺术的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八面厅被誉为"东阳木雕的典范",梁、檩、门窗等部位雕刻题材涵盖历史人物(如贵妃醉酒)、神话传说(如和合二仙)、珍禽异兽等,技艺精湛,兼具教化功能。</p> <p class="ql-block">门厅</p><p class="ql-block">门厅为硬山顶,滚瓦花脊,用仰覆瓦,花沿滴水两侧山墙设三花马头墙,三合土铺地。门厅坐西南朝东北,面阔五间,进深九檩。正立面装修总体上具有徽州门头的装饰风格,门脸、门额门头装饰采用整体布局。显得气势恢宏。门厅的门枕石、柱础及石质地袱上也布满了雕刻。整个立面砖雕多采用平雕手法,丰富的题材,娴熟的设计,使雕板来画面显得周密紧凑、变化和谐统一,再加上技法上注重精雕细刻,将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技法巧妙地糅合在一起,产生一构图别致、结构完整、布局缜密的艺术效果,可谓是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三雕工艺,除木雕外,砖雕、石雕同样出色。门厅正立面的砖浮雕高达3米,纹饰繁简得当,与青石门框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大厅</p><p class="ql-block">大厅面阔五间,进深十一檩,明、次间敞开,彻上明造。明间五架抬梁,前卷棚后两双步用穴柱,次间边贴为抬穿混合结构,梢间用板壁隔断,与南北边廊相通。大厅用圆形木柱,瓜楞状柱础,雕"暗八仙"和八吉祥图案,前檐用方形石柱。梁架结点多用斗拱承接,前、后檐均施撑拱(牛腿)出挑。边廊设立面饰罩。大梢间隔扇门及边廊天花、罩、前檐斜撑等堪称黄山八面雕工艺之精华。</p> <p class="ql-block">大厅是陈氏族人祭祀、会客、议事之地,厅内置供桌一张,屏门上方的大额枋上原悬挂有"五世圣徵"额,相传为庆贺黄山八面厅落成,恰逢陈氏九旬大寿五世同堂双喜临门而御赐。</p> <p class="ql-block">南北跨院,分东、西院两个厢厅,均为两层天井院式结构,是普通的家居建筑。在布局上,每个院落都开合有致,开可以通各个院落,合可以独立门户。东厢厅面阔七间,进深四柱,左右厢房各两间。民次间为敞开厅,明间底层为五架梁前后双步用四柱,上层为穿斗式。西厢厅面阔五间,进深四柱,左右厢房各一,西厢厅为穿斗结构。东、西畔之间以砖墙相隔,并通过前面的穿廊贯通,这种布局是典型的江南民居建筑,反映了封建大家族居住尊卑有序的生活观念。</p> <p class="ql-block">陈子寀白手起家,通过火腿贸易积累财富,其家族故事与八面厅的兴建成为义乌商业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八年前,杨古城老师曾带着文化之旅来到八面厅,接待我们的吕导(那时还是个姑娘),她详细介绍了八面厅的艺术和传说。今天我们再次来到这里,有缘又见到吕讲解员,感谢她为大家介绍八面厅。王介堂老师赠送墨宝,邀请她与我们合影(左数第四位)。</p> <p class="ql-block">2025年第九期文化之旅别出心裁,一是感谢蒋勇生老师为大家作扇画;二是搞《遂昌行一一旅友手机摄影网络展》,给本次文友们一个个意外惊喜。大家纷纷投稿,摄影比赛评选结果揭晓:10名文友得奖</p><p class="ql-block">一等奖:华惠萍《南尖岩的云》</p><p class="ql-block"> 周雪清《独山记忆》</p><p class="ql-block">二等奖:李初民《草趣时光》</p><p class="ql-block"> 丁颐尔《烟霭漫焦滩》</p><p class="ql-block"> 朱雪珍《悬空的印章》</p><p class="ql-block">三等奖:乐月芬《专注》</p><p class="ql-block"> 丁宝康《守望》</p><p class="ql-block"> 李 君《云端共赏》</p><p class="ql-block"> 许亚萍《南尖岩微笑》</p><p class="ql-block"> 余瑞华《古建告诉我》</p><p class="ql-block">下图为部分得奖照片汇集。</p> <p class="ql-block">盛夏遂昌行,旅程虽短,回味悠长。文友间分享快乐,万分感谢文友们上传的美文美照,得以美篇成形。</p><p class="ql-block">最后,我在炎热中寄份清凉,在问候中寄份祝福,愿清风徐来 ,带给大家丝丝凉意,祝朋友们清凉一夏 、快乐一夏!</p><p class="ql-block">宁波文化之旅2025年第九期到此结束,第十期《甘南行》的朋友们将在7月24日去远航,祝兄弟姐妹们旅途快乐、身体保重、硕果累累、平安归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