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师说》</p><p class="ql-block"> 古今中外劝人读书学习的文章甚多,但多数只是从时间和勤奋方面入手,告诉人们要努力不懈,下苦功读书。而只有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从历史、现实,古今的差别与谬误,从师与“耻学于师″的陋习等方面,讲明了为师之道与学习的方法及如何才能学习好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韩愈的为师之道和“圣人无常师”的理论,至今仍然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任何时代,作为老师的责任,都是“传道受业解惑”。思想与道德是做人的关键和底线,是第一位的。只要背离了这一点,就不可能培养出对社会和国家有用的人才。受业和解惑自然也是老师的责任,但老师也必须是精通术业的人,并且有能力解决学生的疑惑,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师。所以,韩愈结合当时“耻于求师”的现实,感叹师道不传久矣。 </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无师自通的人吗?没有的。任何行业人的技能都是跟着师傅学习的结果,各行各业的技术只所以能够传承下来,都是需要师道传授的。</p><p class="ql-block">韩愈在这里还提出了一个明确的观点,能者为师。不论长幼,贤者为师,能者为师。弟子未必不如师,师不一定比弟子高明,并且以孔圣人为例。</p><p class="ql-block">孔子曾向郯子、苌弘、师襄、老聃等人学习,但这些人的弟子有超过孔子的吗?</p><p class="ql-block">圣人还经常向普通人学习,并且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何况我们普通人呢?</p><p class="ql-block"> 学生应该努力学习,老师更应该努力认真学习,不然,就没有资格作为老师。</p><p class="ql-block"> 这虽然是韩愈写给李氏子蟠的一篇文章,但实际是告诉所有人和所有老师应该如何学习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自己虽然已经步入暮年,但值得学习的知识还有许多,不少新的知识和技能了解的很少,向书本学习,向年轻人学习,都是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读《师说》,更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的信心。</p><p class="ql-block">“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