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学唱歌方法

姚玺瑜

<p class="ql-block">气息训练:</p><p class="ql-block">腹式呼吸练习:平躺在床上,将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收缩。熟练后,可站立或坐着进行练习。也可尝试快吸慢呼练习,像闻花香一样快速吸气,然后像吹蜡烛一样缓慢而均匀地呼气,逐渐延长呼气时间;或慢吸慢呼练习,缓缓地吸气,感觉气息充满整个腹部,然后同样缓缓地呼气,保持气息的平稳和深沉。</p><p class="ql-block">呼吸节奏配合歌曲:仔细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在适当的地方换气,比如在一句歌词结束后的停顿处或者在较长音符的间隙换气,避免随意换气影响歌曲的连贯性。</p><p class="ql-block">发声训练:</p><p class="ql-block">喉头稳定技巧:通过吞咽动作找到喉头位置,唱歌时尽量保持这个位置不变,可以用手轻轻触碰喉头,提醒自己不要让喉头随意上下移动,保证音色的稳定。</p><p class="ql-block">打开喉咙方法:打哈欠的前半段动作是打开喉咙的好方法,感觉口腔内部像一个山洞一样开阔,软腭上抬,舌根放松,让声音能够顺畅地通过喉咙。</p><p class="ql-block">寻找共鸣点:头腔共鸣可通过哼鸣练习来寻找,如闭口哼唱“嗯”音,感觉声音集中在眉心处;胸腔共鸣则可以把手放在胸部,唱低音时感受胸部的振动。</p><p class="ql-block">练习方法</p><p class="ql-block">哼鸣练习:闭上嘴,用“嗯~”的声音哼唱熟悉的旋律,感受鼻腔和头部的震动,坚持练习,声音会越来越通透。适合《红梅赞》《我的祖国》等旋律优美的老歌。</p><p class="ql-block">轻声起音:唱歌开始时,用轻柔的声音起音,这样能更好地控制气息和发声位置,避免一开始就用力过猛导致声音紧张。</p><p class="ql-block">滑音练习:在相邻的音符之间进行滑音练习,如从一个音平滑地过渡到另一个音,这可以增加歌曲的韵味和表现力。</p><p class="ql-block">颤音技巧:自然的颤音可以通过气息的轻微波动来实现,先从慢颤开始练习,让气息有规律地强弱交替,带动声音产生颤音效果。</p><p class="ql-block">选歌与演唱</p><p class="ql-block">选择合适歌曲:根据自己的音域、音色和喜好选择歌曲,对于初学者,选择简单、节奏平稳的歌曲,便于掌握技巧。如《茉莉花》《南泥湾》节奏舒缓,易上口;《月亮代表我的心》《甜蜜蜜》情感丰富,适合练声;《东方红》《歌唱祖国》气势恢宏,适合练气息。</p><p class="ql-block">咬字吐字技巧:清晰声母发音,注意每个字声母的发音,如“b、p、m”要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让气流爆发出来,确保发音清晰有力。韵母饱满度,把韵母唱得饱满,比如“a、o、e”等韵母,要充分打开口腔,让声音在口腔内得到充分的共鸣,避免韵母发音模糊。归韵技巧,每个字唱完时,要注意归韵,如“an”“ang”等韵母,要把最后的“n”或“ng”唱完整,让声音有一个自然的收尾。</p><p class="ql-block">情感与表现力技巧:在唱歌前,详细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主题和情感倾向,这有助于准确地表达歌曲的内涵。投入真实情感,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融入歌曲。根据歌曲的内容,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层次,如在一首叙事歌曲中,用不同的语气和音色来表达故事的发展和情绪的变化。</p><p class="ql-block">其他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热身准备:唱歌前进行简单的热身,如转动脖子、活动肩膀、张大嘴巴打哈欠等动作,然后进行简单的音阶哼唱,打开嗓子。</p><p class="ql-block">正确的姿势:保持良好的唱歌姿势,身体挺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头部端正,胸部微微挺起,这样有助于气息顺畅。</p><p class="ql-block">录音反馈:使用录音设备录制自己的演唱,然后回放,从客观的角度发现自己的问题,如气息不稳、咬字不清等,进行针对性的改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