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声叩教育门,三手灯传师者魂

郭…

<h3>一、音符破壁 心灯初燃<br>  五线谱上的音符跃动起来,钟琴老师的引领让温暖瞬间漫延——一遍遍学唱《爱的接力赛》,歌声消融了距离,让你我心与心贴得更近。从合唱时的共鸣到破冰时的相识相记,一场浸润温度的行知之旅,就此悄然开启。</h3> <h3>二、三手鼎立 烛照师魂<br>  “你心中的卓越教师?”福建教育学院邹开煌教授以这个问题破题,随即从“课堂教学高手”“班级管理强手”“教研写作能手”三个维度展开,用深入浅出的解析,系统阐释了行知式“三手”教师的核心内涵。三者互为支撑、缺一不可,如同鼎之三足,共同构筑起卓越教师的精神基座,为师者的专业成长照亮了清晰路径,更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魂在理论与实践的交融中愈发鲜明。</h3> <h3>三、榜样为例,薪火相传<br>  “有没有“三手”卓越老师?”魏书生、任勇、曾扬明等前辈用行动给出了答案,他们怀揣滚烫的教育热忱,深耕行知理论沃土,以陶行知先生为镜,将“爱满天下”的信念融入日常教学生活,正是这样一代代的坚守与传承,让“三手”精神如薪火般绵延,温暖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成长之路。</h3> <h3>四、接薪传火 行知启航<br>  “你能背出陶行知先生的哪些教育理论?”曾几何时,面对这样的提问,我只能窘迫发愣。而今日,聆听邹教授的授课,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原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智慧,早已凝练在“三手”教师的实践中——站稳讲台的教学硬功、滋养心灵的管理智慧、扎根实践的教研能力,正是对“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生动注解。<br>  原来,卓越从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背诵,而是把“三手”功夫融入日常的每一节课堂、每一次沟通、每一份反思。所幸这份醒悟不算太迟,感恩研修路上与同心者同行,感恩遇见点亮方向的良师。接过前辈传下的教育薪火,循着“三手”路径深耕不辍,便是对陶行知先生最好的致敬,亦是属于我们这代教育者的“行知启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