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年年岁岁的薪火传承里,真正永恒不熄的,是彝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信仰,对幸福安康的向往!</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9日,大营街街道大密罗社区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海洋中。“火舞大密罗·共筑彝乡情”彝族传统火把节在民族团结文化广场盛大启幕。这场由大密罗社区主办的盛会,从早上9点持续至午夜,吸引了无数群众和游客沉醉于彝族文化魅力。贯穿始终的,是各领域“代表”们展现的责任与风采,为热闹注入了别样“范儿”。</p> <p class="ql-block">活动在浓郁的非遗氛围中拉开。来自街道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远道而来的峨山县省级非遗传承人与文艺队联袂献上原汁原味山歌、花鼓舞表演。身着绚烂盛装的演员们,以曼妙舞姿诠释彝家人的热情,非遗文化交流成了现场“范儿”的亮眼起点。</p><p class="ql-block"> 在广场一隅,非遗传承人化身“文化大使”,现场指导群众学唱酒礼歌、山歌。他们代表着古老艺术精粹,激发了参与热情,促进了不同民族兄弟姐妹在歌声中的交流融合,生动展现文化代表的纽带作用。</p> <p class="ql-block">文艺表演环节,社区文艺爱好者成为舞台主角。他们以代表社区风貌的《春满山坡幸福多》《密罗乐》等彝族舞蹈惊艳亮相,淋漓尽致展现彝族豪迈热情与独特风情,赢得阵阵喝彩,是活跃基层的文化活力代表。</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走进社区精心打造的“彝乡记忆”农耕文化馆成为了全民打卡地。在非遗传承人和社区工作者的热情推介下,众多游客纷纷走入馆内,驻足聆听犁耙、织机背后的古老智慧。馆内陈列的件件农具,无声代表着大密罗的农耕文明和彝族先民的生存智慧。讲解员的生动讲述,让参观者仿佛穿越时空,触摸到这片土地的根脉。这股寻根问祖的热潮,正是文化自觉的生动体现,也是“代表范儿”引领下全民参与的文化共鸣。</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仪式启动前,社区作为东道主代表,高举象征光明的火把庄严伫立。两侧身着盛装的水田彝谷文艺队队员踏歌起舞,以最隆重的彝族迎宾礼,热情迎接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嘉宾与游客。</p> <p class="ql-block">特色彝族农家宴最具烟火气。大家围坐共享,醇香彝家美酒伴敬酒歌,搭配时令蔬果、土鸡等地道美食,让参与者仿佛成了彝家一份子,体验质朴浓烈的彝乡情。这盛宴,代表了彝家人最诚挚的待客之道。</p> <p class="ql-block">庄重取火、点火仪式将节日推向高潮。德高望重的长者代表主持祈福,祈求风调雨顺。象征光明与希望的圣火,在嘉宾、游客和居民手中传递,最终点燃主火堆。烈焰升腾,驱散黑暗,更代表着彝族文化的生生不息与美好期盼,将“代表范儿”融入神圣火焰,照亮彝乡夜空。这场火把节,因各领域“代表”的深度参与而格外精彩。他们在热闹中展现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与为民情怀,共同绘就了大密罗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的动人画卷,让“代表范儿”在节日欢腾里熠熠生辉。</p> <p class="ql-block">跳动的火焰与欢腾的歌舞交织,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也昭示着“代表范儿”从第一刻就照亮了整个盛会。</p> <p class="ql-block">火把节现场,抬凳子、挂布标、堆火把、清扫垃圾、安装临时路灯、维持秩序、疏散人群、指挥交通等多个领域,都能看到社区居组干部和志愿者的身影,正是这些在火把节幕后默默工作的志愿者“代表范儿”,保障了大密罗社区火把节活动安全有序顺利开展,为他们点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