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跳龙门

美友傻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鲤鱼跳龙门》</p><p class="ql-block">1973年,我站在美亭中学的校园里,望着舅舅那张严肃又带着点无奈的脸。他是学校的教导主任,个子高大,说起话来声音洪亮,很有威严。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你这孩子,个子太小,干不了农活,再读一年高中一年级吧。”我愣住了,心里满是不甘,可看着舅舅坚定的眼神,又知道他说的话有道理。那时候,农村的孩子大多早早辍学回家帮忙干农活,我虽然成绩不错,但身体瘦弱,家里人也担心我干不了重活。</p><p class="ql-block">从那以后,我在高中的三年就和舅舅一起生活。学校里条件简陋,宿舍是同学们用竹子棒的架子,用稻草和泥巴糊的墙,房子顶部是同学们自己锅的茅草搭成的,里边用竹子订上一排排的床大家一起睡觉学习的。冬天冷得刺骨,窗户上还漏风,两个人合起来盖的毯子和底下铺着稻草,非常冷。舅舅怕我冷总是让我跟他一起睡觉,度过那寒冷的冬天。那床棉被又厚又暖,舅舅的体温透过被子传过来,让我心里暖暖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温暖和依靠。</p><p class="ql-block">有一天,舅舅问我:“将来理想是什么?”我愣了一下,想了想,说:“工资能有一百元,每个月有一个鸡腿吃就够了。”舅舅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一百块钱一个月,那可是地区省级干部的工资了!有一个鸡腿吃,当国家干部就可以了。”我听了,心里有点懵,但还是点了点头。那时候,我对未来并没有太多的想法,只觉得能吃饱穿暖,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很好了。</p><p class="ql-block">1977 年,高考恢复了,舅舅告诉我爸让我回来复习高考,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样努力备考。舅舅也特别支持我,给我买复习资料,还经常鼓励我。第一次高考上了分数线,也体检和报志愿了,但是从琼海的山区回来一天一夜的折腾,血压不稳定,就这样未能实现大学梦,1978年我再参加高考我考上了大学,报志愿那阵,舅舅和我一起讨论了半天才完成填写志愿,特别是体检的时候,舅舅跟踪了两天,还有我们村的李启交一起想尽办法把血压降下来。那一刻,我激动得热泪盈眶,我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了中海油公司,这在当时是个让人羡慕的好单位。1982 年冬天,公司正好和法国道达尔公司合作,一批工农兵大学生需要文化补习,换一批人上平台观测天气提供气象预报以及直升机导航。我有幸被选中,上了平台三个月。那时候,我的基本工资是 65 元,但道达尔平台上一天的伙食费就有 40 元,自助餐想吃什么自己拿。我第一次见识到那么丰盛的食物,各种肉类、海鲜、蔬菜,还有各种甜点饮品,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每天吃饭的时候,我都挑挑拣拣,尝尝这个,尝尝那个,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美食的海洋。后来,我还参加了在青岛的一次国际会议,吃了四天的自助餐,那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各种外国美食,还有现场制作的料理,我吃得肚子圆滚滚的,还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再后来,我有幸参加了政协委员,每年有一次五天的自助餐。每次去,我都像是去赴一场美食盛宴,尽情享受各种美食。退休后,我去了儿子那里住,老婆买菜做饭,鱼肉吃到不想吃。现在回想起来,从那个在农村干不了农活、只能幻想一个月吃一个鸡腿的孩子,到如今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我真的是鲤鱼跳龙门成功了。我终于可以骄傲地对舅舅和爸爸妈妈说:“看,我实现了从饿到吃不想吃的转变,这一跳,跳得真漂亮!”感谢我的舅舅,感谢我的辛苦付出的父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