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镇北堡这地方,向来是黄土与风沙的领地,坐落于宁夏银川的西夏区,贺兰山东麓。</p> <p class="ql-block"> 镇北堡的历史,可追溯到五百多年前,建于明弘治年间,重修于清乾隆年间。因大地震摧毁了明城,随后重建了清城,明城与清城共同构成了如今独特的景观,是明清时代的边防要塞 。 镇北堡见证了这片土地无数的金戈铁马与刀光剑影,集中体现了西北的人文风貌与风土人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p> <p class="ql-block"> 这地方成了影视城,倒是意外,也不意外。那些导演们大约是看中了这里的“真”西北,“真”黄土。无需置景,黄土墙便是黄土墙,破屋子便是破屋子,连那几株歪脖子树,也天生一副上镜的模样。古朴里透了几分原始,粗犷中充充斥满满苍凉,悲壮里夹带多少豪气。这一风一尘,一墙一街都满是黄土味儿,是玲离尽致的西北样子。这些在别处需要精心营造的氛围,在这里唾手可得。</p> <p class="ql-block"> 深秋,西北的风卷着沙粒,打在脸上生疼。踏入镇北堡,仿佛踏入了一个时空交错的世界。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奇特的韵味,明城的古朴原始,清城的斑驳陆离,老银川一条街的怀旧风情,共同编织出一幅雄浑而苍凉的画卷。黄土夯筑的城墙,在岁月的侵蚀下残旧不堪,却又衰而不败,城墙上的豁口,像是被岁月啃噬的齿痕,又像是特意开出的取景框,框住了远处的贺兰山与天上的流云。而老银川一条街,再现了当年银川市最繁华的“柳树巷”的景象,土坯房、煤油灯、驼铃声,让人像是穿越回了那个古老的时代 。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可以细细品味历史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土街上,脚下扬起细小的尘土。左边是《红高粱》里的酒坊,右边是《大话西游》的城墙拐角。一处土屋前立着牌子,写明《牧马人》曾在此取景。这些银幕上的故事,像一层层透明的纸,重叠在这真实的黄土之上。游人们穿着紫霞仙子的衣服拍照,笑声在土墙间回荡,与这地方的原始气息颇不相称,却又奇妙地融合在一起。看着眼前的景象想起那些获得国际大奖的电影画面。《黄河谣》里的筏子客,《新龙门客栈》里的刀光剑影,《绝地苍狼》里的生死追逐,都曾在这黄土墙间上演。走着走着,我仿佛能看到《牧马人》中许灵均在简陋的土坯房中,与李秀芝相濡以沫的温馨场景;感受到《红高粱》里九儿在充满生命力的高粱地中,勇敢追求爱情的热烈与执着;仿佛看到《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在城墙上的深情告白,紫霞仙子的绝美一笑,让人不禁沉浸在那段跨越时空的爱恋之中 。</p> <p class="ql-block"> 我坐在一处矮墙上休息。阳光斜射下来,土墙呈现出一种温暖的金黄色。不远处,几个工人正在修补一段坍塌的城墙。问之,说是为了拍新戏做准备。影视城门口的老汉在收拾摊位。我问他在这里多久了,“二十多年喽”,他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看着那些明星来了又走,电影拍了一部又一部。”他指着远处的一片土墙,“那地方,《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紫霞站过,现在每天都有小情侣去模仿。”我忽然想到,这镇北堡就像个永不卸妆的演员,在不同的戏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而它自己原本的面目,反倒无人问津了。</p> <p class="ql-block"> 镇北堡,这个曾经被遗弃的边塞城堡,因为电影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它不仅是一个影视城,更是一个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艺术殿堂,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重要见证。它用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它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让人们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离开时,回望镇北堡,夕阳给它镀上一层血色。这地方就像一个巨大的戏台,上演着别人的故事,而它自己的故事,却埋在黄土之下。那些残破的土墙,既是布景,也是演员,沉默地见证着一场场虚幻的悲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