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如果说湖南是一本书,长沙就是这本书浓墨重彩、最为精彩的开篇,湘西则是充滿神秘色彩、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正文。继续阅读湖南,我们一路向西奔湘西,旅游第一站是“凤凰古城”。</p> <p class="ql-block">来“凤凰古城”之前,只知道它是苗族土家族聚居地,只耳闻它是一座在中国众多古城中脱颖而出、享有很高地位、知名度很高、旅游很火的古城,仅一知半解这里的名人作家沈从文、画家黄永玉。</p><p class="ql-block">今天走入湘西,来探访、去认知一个全新的凤凰古城。</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p><p class="ql-block">遇见“凤凰”,不早不晚 ,恰到正好。2024年2月,凤凰古城刚刚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十月份刚举行了揭牌仪式。此刻羽翼丰滿的“凤凰”应该是最美的模样。</p><p class="ql-block">恰逢其时,刚达标的国家5A景区,以最优美、舒展的姿态迎接着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因一个人、因他的一部文学作品火了一座城,这个人就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这部作品就他的代表作《边城》,这座城就是“凤凰古城”。</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之所以火,沈从文,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具风格的作家,他生于此,名人诞生地自然是热门宝地;</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之所以火,他笔下的《边城》是凤凰古城给予他创作的素材,浸润着它故乡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之所以火,因为沈从文的文学作品扬名天下,如凤凰展翅飞往世界文学的殿堂,两次被评为世界文学诺贝尔提名奖;</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之所以火,他的湘西叙事超越了地域的边界,跨跃了不同的文化,穿越了历史时空。</p> <p class="ql-block">“一座青山抱古城”</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被连绵的青山环抱,属武陵山的余脉,远山如黛,不是那种凌厉的陡峭,而是带着湘西山水特有的舒缓与苍翠。</p><p class="ql-block">古城就在它温柔的怀中,一半依山,一半傍水;被青山环抱,被江水滋养。</p> <p class="ql-block">“一泓沱水绕城过”</p><p class="ql-block">“沱江”,是凤凰古城的母亲河,它灵动柔美,蜿蜒盘旋于古城之中,它不湍急,不汹涌,就那么悠悠地前行,流向沅江、奔赴洞庭湖。</p> <p class="ql-block">坐在沱江的木板桥上,感受沱江的清凉。</p> <p class="ql-block">黄昏时分,夕阳把江面染成淡淡的粉色。</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曾经在东、西、南、北有四座城楼,现在只剩下东门和北门。</p><p class="ql-block">这是凤凰古城的北门,叫“璧辉门”。</p> <p class="ql-block">曾经围绕守卫古城的城墙,现在仅剩下东门到北门这一段。</p><p class="ql-block">一座雄伟的古城楼、一道风雨古城墙,是凤凰古城明清时期军事防御建筑的重要标志,凤凰古城它的前世,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事重镇。</p> <p class="ql-block">从凤凰古城的名字说起,清朝时,当时距现在凤凰城往西大概60km的地方,有一座山叫凤凰山,那里驻有一个军营,军营的名字叫凤凰营。军营升级后迁到了现在的凤凰城,这座城沿袭了凤凰营的名字,得名凤凰城。</p> <p class="ql-block">在得名凤凰城之前,这座古城叫“镇竿”,公元681年至明朝,凤凰古城的军事地位逐渐提高,成为苗疆边墙的指挥中心。</p><p class="ql-block">公元1715年清康熙年间,这里为了加强古城的防御,开始建造坚固的城墙,现在看到的城墙就是康熙年间建立的,300多年前的城墙城楼,依然矗立在古城之中。</p><p class="ql-block">到嘉庆年间,凤凰城已经成为湘西地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凤凰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它的军事文化尤为突出。湘西走出了一支历史悠久的职业雇佣兵团叫“竿军”,“竿军”是凤凰人心目中最骄傲的湘西子弟兵。</p><p class="ql-block">史料记载,这支“竿军”以骁勇善战著称,战功赫赫,在历史上参加过重大的战役,最壮烈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整个凤凰城动员了竿军兵力差不多两万人,当时凤凰全县的人口不过12万,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人参加竿军。竿军参加了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等许多重大战役。八年抗战,两万名竿军几乎伤亡殆尽,这里曾经家家挂白幡、人人戴孝帕。</p><p class="ql-block">这段凤凰古城最悲壮的史实,成为我此行最为刻骨铭心的记忆。英雄虽逝、精神永存,共和国的旗帜上有英雄血染的风采。</p><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不仅是一座品味独特的苗族风情的梦里苗疆,一座风情万种的文艺城,一处古朴新奇的旅游胜地,一座出“凤凰”的名人城。它曾是历史上一座守护苗疆的军事重镇、一座令人敬仰的英雄城。</p> <p class="ql-block">凤凰古城,有“一个座美丽的虹桥”,它是凤凰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自然成为古城的地标建筑。</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凤凰古城,展现出它动感的魅力和迷人梦幻的风采,游客超乎想象的多,尽情享受着这一场光影、文化、美食,视觉、听觉、味觉的隆重盛宴。</p> <p class="ql-block">沱江两岸的吊脚楼,悬于江面、踩在岸边、背依青山,高低起伏,古朴典雅。满满的民族风情、浓浓的文化韵味、彰显技艺和智慧,一道美丽灵动的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夜晚两岸飞檐翘角的吊脚楼都亮起了灯,连成片串成线的灯光,把凤凰古城最美的轮廓呈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依山伴水的吊脚楼、空中飘荡的悠扬音乐,五光十色的迷幻灯光和游客摇曳在桥上的身影,入夜的凤凰古城呈现出来一种多元、混搭的美。</p> <p class="ql-block">在沱江北门码头段凤凰古城《湘见·沱江》演艺的游船上,沈从文笔下的象山湾溪水一样清澈的少女~“翠翠”,身着红衣,月下独舞,以唯美的舞姿和动人的神态,伴着优美的音乐,演绎的是沈从文笔下的青山沱水美与美的交融,演绎的是沈从文书中的湘西独特的民俗风情,还有翠<span style="font-size:18px;">翠那段伤感、惆怅的爱情…。正是这种浅阅读的方式,让文学走进旅游,让诗情画意变得立体可感。</span></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小巷纵横交错,热闹非凡,如迷宫一般,百忙之中不忘穿街走巷,在滿街的店铺中,找寻自己喜欢的旅拍服装。</p> <p class="ql-block">穿上苗族服装,不经意间的一个转角遇见一家文艺气息的小店,就选在小店的门口,留下了“苗家女”“印象湘西”之纪念照。</p> <p class="ql-block">离开凤凰古城,前往芙蓉古镇。芙蓉镇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下辖镇,如果说凤凰古城,是因一个人、一本书而火爆的,那么芙蓉古镇就是因一部电影而爆火的。</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这些头衔够牛!</p> <p class="ql-block">上个世纪1986年,著名导演谢晋在湘西选了这个名叫王邨(音村)的古镇,拍摄了电影《芙蓉镇》,一部《芙蓉镇》连获国际、国内大奖,大震影坛,青年演员刘晓庆和姜文名扬天下,拍摄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顺县王邨,名声大噪,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小镇,成为热门的旅游胜地,它的名字即改为“芙蓉镇”。</p> <p class="ql-block">提起电影《芙蓉镇》的成功,人们说的最多的是导演和演员,电影《芙蓉镇》能成为经典,源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优秀原著的支撑,功不可没的是长篇小说《芙蓉镇》的作者 ~ 湖南省著名作家“古华”。</span></p><p class="ql-block">《芙蓉镇》是他的代表作,曾获得第一届茅盾文学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景区入口仍保留“王邨”的牌坊,昔日王邨/今朝芙蓉。</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的门楼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门楼上的三个大字“芙蓉镇”是谢晋题写。</p> 来到芙蓉镇中心的土司广场 <p class="ql-block">“摆手堂”每天都上演土家族歌曲和“摆手舞”。</p><p class="ql-block">摆手舞”顾名思义,舞蹈的动作就是摆手,双手摆动的舞姿,表现的是土家族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和祭祀仪式等的场景和土家族的农耕文明与民族信仰。</p><p class="ql-block">“摆手舞”是土家族人世代传承的古老舞蹈,是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我们错过了“摆手舞”的表演时间。</p> <p class="ql-block">土家山歌温婉如昔</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芙蓉镇的“铜柱园”,讲的是历史上“溪州会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芙蓉镇在五代十国,公元940年期间,被称作溪州。史料记载,溪州刺史彭士愁发起了溪州之战,与楚王马希范激战半年,最终彭士愁束子携印请降,双方盟誓立约,并铸造铜柱为界碑,划分各自统治疆域。</p><p class="ql-block">从这时开始,溪州改名永顺,开始了土司王朝统辖该区域八百多年和平岁月的辉煌历史。</p> <p class="ql-block">左边的雕像是楚王马希范,右边的雕像是土司王溪州刺史彭士愁,两个人在这里歃血为盟,盟誓安边。</p><p class="ql-block">身后的溪州铜柱,高约4米,重5000斤左右,上面刻有2619字的楷书铭文,是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物。原物现存于老司城遗址博物馆,是中国最早的民族自治契约实物,是千古圣物,是吉祥之柱,是民族大团结大联合的历史信物。</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被国家首批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p> <p class="ql-block">铜柱园内还展示了中国古代文献有记载的另外8根界碑铜柱,为分疆划界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穿过古街,就见瀑布。</p> <p class="ql-block">从天而降的瀑布,像一道水晶帘子,晶莹剔透、垂荡飘逸。</p> <p class="ql-block">走近水帘,倾泻的瀑布触手可及。</p> <p class="ql-block">来到芙蓉镇听到最多的宣传就是,“芙蓉镇是一座挂在瀑布上的古镇”。</p> <p class="ql-block">是古城挂在山水之间,还是瀑布托举着古城,它们如此亲密的融合,似山水与生命的相拥;它们相依相伴、彼此成就,是自然与人文的共生。</p> <p class="ql-block">一幅灵动柔和的画面,一抹自然丰富的色彩,一种清新和谐的美感,一道绝妙趣横生的独特景观,此生未曾相识,感恩今日遇见。</p> <p class="ql-block">瀑布崖洞内土家族远祖的石雕像</p> <p class="ql-block">瀑布旁的摩崖石刻,才疏学浅,不解蕴意?</p> <p class="ql-block">“土王桥”,一座传统工艺打造的典型的土家建筑,曾是土司王通往土王府的必经之路,桥头石柱上雕刻着有双龙图案,桥接龙气大道,尽显其威严。</p> <p class="ql-block">土王桥上,挂滿了红色的祈福条牌,可谓:赤缕悬桥牵夙愿,</p><p class="ql-block"> 古桥承梦浸苍烟。</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芙蓉镇,处处可见电影《芙蓉镇》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刘晓庆、姜文曾扫过的那条街,不再孤寂与沉重,早已店铺林立,升腾着浓浓的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胡玉音、秦书田曾走过的那些路,不再崎岖、坎坷,早已平坦、顺畅。</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的米豆腐店特别的多,几乎每一家都挂上了“刘晓庆米豆腐店”的招牌,不知道有多少个刘晓庆米豆腐店?不知道哪家是“正宗”的电影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芙蓉镇码头”,是电影大结局姜文饰演的秦书田平反后,回到芙蓉镇怀抱登岸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也是我们乘船离开芙蓉镇、游览芙蓉镇大结局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芙蓉镇短暂停留不足半日,</p><p class="ql-block">没能等到摆手舞鼓点的敲起;</p><p class="ql-block">电影芙蓉镇刚忆起的故事,瞬间又叠成了记忆;</p><p class="ql-block">瀑布飘洒的水珠星点,只留下转瞬即逝的凉意;</p><p class="ql-block">铜柱的铭文没来得及细读,就穿越了800年;</p><p class="ql-block">土王桥上,仅印上半行足迹,不足以体检王者风范;</p><p class="ql-block">唯一不忘的是 “芙蓉镇是一座挂在瀑布上的古镇”,这一自然与人文共生的主题。</p><p class="ql-block">那些匆匆镶嵌在时光里的符号,一个回眸,只留下惊鸿一瞥;船上的一个转身即进入下一重山水 ~ 张家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