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学校手记 • 3 】资源综合利用,靖江模式可鉴

李大叔

<p class="ql-block"> 2025年暑期的 “假日学校”,转眼已过去了三个星期,本人也已先后赴城厢、瓜沥、靖江、河上、楼塔等镇、街上了近十堂课,内容分别有《勿忘历史,兴我中华一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弘扬萧山围垦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书香伴我润人生一一和同学们谈谈阅读和写作的兴趣和窍门》《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关键节点》《防止生活中的欺骗》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细细回味一下这些基层 “假日学校” 的开办模式,感觉靖江的安排是最令人称道的,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综合利用,效益明显,很值得各地效仿。</p> <p class="ql-block"> 7月21日一大早,区关工委便派出车子,先后将我和詹漪君、吴建民三位老师接送到靖江街道办事处。今天靖江安排了三位老师,每位老师都分赴不同的村上两堂课,这样就等于一个上午一辆车子三位老师,总共可上 6 堂课。真正做到了资源共享,效益成倍增长。8时50分许,我们到了靖江街道办事处,来自三个不同村的同志已在街道办事处等候,等我们一到,三个村便分别把三位老师接到各自假日学校去上课,这样就省得让区关工委的驾驶员一个一个地送,也避免了送到最后一个村时,往往会迟到的尴尬。而且让村里同志来街道接老师,实际上也是给了所在村一定的压力感,避免了有时候老师到了却无人接待的尴尬。等到第一堂课结束,后面村假日学校的同志又会到前一堂课的村(社区)去把老师接走。这样的安排,真的是环环紧扣,部署周密,实现了资源共享,效益成倍增长。</p> <p class="ql-block"> 回想我们平时下乡去上课,关工委专门派一辆车子把我们送去,一到现场,很多时候却只有十几名学生听课,一位老师一辆车子只有10几个人受益(有时候甚至连10个人都不到),那该是多大的浪费啊?如果都能像靖江那样,在 “假日学校” 里,把几个村(社区)的课,集中统一安排,三位老师,每人两堂课,交叉或轮换上课,这样一个上午就能上6堂课,如果每堂课有30名学生听课,其效益就是180人。</p> <p class="ql-block">  当然,事在人为!这样做,镇(街道)层面关工委的同志会多出很多事情,需要做好3个村,甚至6个村的协调联系工作,有时候还因为情况有变动,还得对所有有关同志再打一遍甚至多遍电话。但正如靖江街道关工委干部赵德明和李文英所言,比起 “假日学校” 的整体社会效益能这么成倍甚至十几倍地增长,我们多点责任意识,把工作尽可能做得细一点,又算得了什么呢?往年我们也基本上都是这样操作的,并不感觉有多少繁琐。</p><p class="ql-block"> 朴素的语言,多赢的事业,足见我们的基层干部那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精神境界,着实令我们感佩不已。</p> <p class="ql-block"> 今天去靖江 “假日学校” 上课,本人还真的非常幸运,上午约9时45分,靖江街道协谊村的近30名孩子正在兴致勃勃地听我讲《怎样防范生活中的骗局》时,恰遇杭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于辉达,市关心下一代基金会副理事长徐一超、理事王福生,市关工委办二级调研员俞春忠等,在萧<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叶永浩、区委老干部局副局长王炜、靖江街道组织委员王阳等陪同下,专程</span>赴萧山区靖江街道协谊村、雷东村关工委 “假日学校” 进行走访慰问,深入了解办学情况,为上课青少年和授课 “五老” 送来关心关爱。于是,正在上课的我,也加入到了慰问孩子们的活动。事后我才了解到,为了这次慰问活动尽可能完美,街道关工委的同志又做了大量的精心准备和协调工作。</p> <p class="ql-block"> 我想,有这么工作认真负责,精心策划安排的基层关工委干部的辛勤劳作,在杭州市关工系统首创 “假日学校”的萧山区关工委的 “假日学校” 工作,一定能不断走向规范,完美。</p><p class="ql-block"> (图片提供:区关工委 戴佳丽,靖江街道协谊村、义南村干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