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二奶奶(一)

海阔天空

<p class="ql-block">  我的二奶奶是我老家的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p><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沂南县南黄埠村,这是一个美丽的山村,村子南边有座不算高的山,叫九顶莲花山,我们村称它为南山,村子北边有一道岭,叫大埠岭,我们村称它为北岭,村子的东边和西边分别是平坦的良田,东边的我们村称它为东湖,西边的大概就叫西湖吧。紧临村子南侧有一条从西南流向东北方向的小河,我的家族就住在村子最东端,小河的西边。村子西南方向三里处有一个叫唐山子的美丽山村,我的二奶奶就是从那个唐山子村嫁给我的二爷爷的。</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爷爷叫孙元勋,我的爷爷是二爷爷的亲哥哥,叫孙元梅。当弟兄俩长大成婚后,根据本地习惯就可以分家独立过日子了。分家时,弟兄俩分别分到五间堂屋、两间西屋,均为草房。我爷爷分得后院,二爷爷分得前院,前院和后院之间有一条向东开口的胡同是我爷爷家的出路。胡同的西端北侧有一片地,里面长满了一人多高的如苘麻、菊芋、蔓陀罗、苍耳、鬼针等野生植物和榆树、槐树、香椿等杂木,我们家把这片地叫做“园”。</p><p class="ql-block"> 二奶奶大约生于一九〇五年。嫁到了我二爷爷家以后,她和山东广大的农村妇女们一样,头发梳到头后边盘成一个扁圆形的纂,用黑色的小网子网起来,再插上几根银质的U形插子固定起来,也缠着小脚,身穿偏开口的宽大深色上衣,裤脚处用专用扎带扎起来。二奶奶端庄、贤惠、善良、宽厚、勤劳、利索、能干,是一位非常有气质有才华的女性。听母亲说,二奶奶是二十六岁那年生下我大叔孙振溪的。在我大叔只有三个月时我的二爷爷就外出闯关东,尔后英年早逝。坚强的二奶奶强忍悲痛,守护着我大叔勤俭过日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她自己操心办理,自己能做的事坚持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如耕种土地,二奶奶就以换工的方式请人帮忙。二奶奶含辛茹苦抚养我大叔长大,又娶进了我大婶,并且很快有了孙辈。二奶奶用一个母亲的肩膀成就了一个和谐家庭。</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奶奶虽然是一个普通的山村妇女,但是,她有着坚定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抗日战争初期,沂蒙山区的抗日活动如火如荼,二奶奶三十多岁,我的二叔孙振海十五岁左右,他追求革命真理,参加了儿童团并担任了儿童团团长,站岗放哨、送信,各项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二叔十七岁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地开展地下工作,担任村民兵队长、政治指导员。二叔的革命道路得到了二奶奶的大力支持。他领导的民兵骨干经常在二奶奶的东堂屋里开会、商量工作。由于工作出色,一九四四年,二叔二十岁时被沂南县负责人引荐到砖埠区开展革命工作,担任县区武装干部,並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二叔机智、果断,既能很好地完成上级指示的革命任务,又能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当年追随他参加革命的年轻人,没有一个牺牲于战火之中。后来,二叔随部队南下过江留在了湖北。新中国成立以后,二叔三十岁就成了南漳县的领导干部,一九五六年又转战到湖北公安系统,成了湖北省监狱劳改阵地上副厅级的优秀领导干部。</p><p class="ql-block"> 二奶奶的娘家也是农民之家。二奶奶亲姊妹六个,其中大哥和弟弟都读过书,识文断字,在民族危机遭受日本侵略的时候都走上了保卫祖国抗击侵略者的革命之路。</p><p class="ql-block"> 二奶奶的大哥叫李兰芝,抗日战争时期在沂南县张庄一带开展地下工作。为了不连累家人和同志们安全,他晚上在张庄西边一个叫鹰起山上的一个很小的仅容一人躺下的山洞里睡觉,洞口用草堵住。有一天,他回到唐山子家里对他母亲说:“娘啊,我参加革命了,上级叫我到部队去”。他的母亲才知道自己的大儿子参加了共产党。解放以后,李兰芝在山东省某地区专署粮食局当会计,离休后享受红军待遇。</p><p class="ql-block"> 二奶奶的弟弟叫李兰民,生于一九一八年,青少年时期在家务农。一九四〇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唐山子村、里宏乡、铁山子区、抗联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不怕流血牺牲,出生入死,担任过唐山子村村委主任、乡工会长、区农会长、抗联主任。一九四五年在推进工作期间与敌人遭遇后,率领几个同志翻过大山西去到了鲁中军区参加了八路军,尔后去了东北,在40军118师352团政治处担任民运股长,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解放海南岛,立过大功、小功各一次。一九五〇年六月由40军118师政治部批准转业后,到中共中央第一中级党校学习,随后担任辽宁省党校行政处处长。曾当过中央第七届政协委员。</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从一九四〇年至一九四四年,李兰民在家乡做地下工作时,介绍他的同志们老洪、老朱、老马、李新以及区中队、县大队的负责人到二奶奶家隐藏,二奶奶就把三间东堂屋收拾出来让他们住。他们经常住在二奶奶家,随着李兰民称呼二奶奶为“二姐”。他们常常来无影、去无踪。有任务时,就叫二奶奶做好饭等他们回来吃,二奶奶就给他们做一大盆高梁咸粥,放在磨盘上,碗筷备好。也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回来吃的,只是早上起来看见他们碗盆等都洗洗的干干净净,却又不见一个人。二奶奶的家就是这些地下工作者的温暖安全的落脚之处。</p><p class="ql-block"> 为了让这些抗日志士同志们来去方便和安全,二奶奶把她家西北角的夹道向外扒了一个口子,口子外面是长满荒草和杂木的“园”,便于同志们在紧急时候隐藏起来。</p><p class="ql-block"> “园”的西南角又开了一个小门,出了小门就是李姓家的一个小胡同。我的爷爷很支持二奶奶的爱国行动,叫家人把自己门口外边向东出去的胡同口用石头垒起来一道墙堵住,二奶奶原来向南开的大门口也用石头垒道墙堵住。全家族的男女老少十来口子人都自觉保守秘密,自觉从胡同西头“园”西南角的小门出入。当时,北岭上就有一个鬼子据点岗哨,我的家族硬是协助二奶奶把自己的家打造成了一个抗日志士们的安全港湾。</p><p class="ql-block"> 沂河以东的河阳村里住有日本鬼子。有一天半夜,在西堂屋住的二奶奶起来喂牛,看见西屋厨房的窗户上拴着一个人,二奶奶问李新:“这是怎么回事?”李新说:“是我们抓的,你休息吧!”二奶奶早上起来一看,李新他们全走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听见。</p><p class="ql-block"> 河阳村有一个当汉奸的人很坏,老洪他们决定镇压了他。于是,就在逢河阳集的时候,他们从后面在汉奸的肩膀上打了一枪,汉奸吓的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们立即把汉奸架到一个隐蔽的地方枪毙了,为抗日除去一害。</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在麦收时,老马出去执行任务被敌人发现了,东湖里有很多人在割麦子,一听说鬼子来抓八路军,人一下子都跑光了。二奶奶听说后不放心,出去看了好几次,没有人看见有八路军被抓住了,回到家里一看,老马在东堂屋的床上睡觉,他说他是从南山东边的桲椤场回来的。那个地方多年被水冲的沟沟叉叉地形比较复杂,又长着很多權木桲椤,二奶奶想到这里,也就放心啦。</p><p class="ql-block"> 有一个叫刘月鹤的地下工作者,家是蒙阴一带的,因为工作需要,也在二奶奶家住过一段时间。新中国成立以后他担任了沂南县水利局的第一任局长。一九七一年,我国柴油紧缺,村里的粮食加工不了,村民们吃不上面粉。邻居李世友听说沂南县水利局还有两桶柴油没有卖,又听说水利局刘局长曾在二奶奶家住过,李世友就找我大叔商量,去把这两桶柴油买回来,于是我大叔就去县水利局找到刘月鹤,说明了找他的意思。刘月鹤见到恩人的儿子去找他,非常高兴,就把水利局剩下的两桶柴油卖给了南黄埠村。周围各村都到南黄埠去加工粮食。</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时期,负伤八路军干部徐庆文到二奶奶家养伤,情况紧急时二奶奶就把徐庆文隐藏到“园”里的一个红薯窖里,需要送饭时就由未成年的我大叔去给徐庆文送饭,以免发生麻烦。徐庆文需要看病时,二奶奶就对医生说是给一个亲戚看病。我的爷爷是中医,治疗红伤也很出名,给徐庆文开了药单以后,就由二奶奶步行到南薛庄去抓药。路过东湖时,地里到处都是水,二奶奶只好脱掉鞋子,只穿着布袜子走路,泥水淹没到脚脖子。为了让徐庆文快些恢复身体健康,二奶奶把正值下蛋的母鸡杀了给徐庆文补养身体。在二奶奶的细心护理下,徐庆文很快恢复了身体健康,回部队去了。解放以后,徐庆文奉命率部在湖北驻防,保卫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p><p class="ql-block"> 还有两个地下工作者,也是蒙阴来的,其中一个叫薛新梅,结过三次婚,三个男人都死了。人们都说她妨男人,她的思想压力很大,于是就参加了八路军,做了地下工作者。后来随部队南下,听说到广西工作去了。</p><p class="ql-block"> 解放战争时期,有一个家可能是浦汪的受伤解放战士下巴被打掉了,伤势很重,在南山上潘记存他爷爷果子园里的小屋里藏着。当时已是共产党员的妇女干部二婶高秀兰接到上级指示,叫把这个伤员转移到村里比较安全的地方,于是二婶就把这个伤员从南山上接下来,送到二奶奶家的东堂屋里住着,伤员的妻子照顾伤员吃饭,伤员没有下巴硬一点的东西吃不下去只能喝稀的,二奶奶就把粮食用石碾压的更细一些煮的更烂一些,方便伤员吸收。这个伤员在二奶奶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就回家了。解放后,那个战士的家人带着礼物看望二奶奶,感谢二奶奶的帮助之恩。</p><p class="ql-block"> 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有一天,一个叫吕济吉的人带着怀孕的妻子来到二奶奶门口前,二奶奶问明情况后把他们安排在东堂屋里住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不久他们生了一个儿子,二奶奶也为他们高兴,对他们亲如家人,一切用的吃的都是二奶奶提供,孩子满月以后他们就回家了。这对夫妻很感恩二奶奶对他们情深似海的帮助和照顾,无论怎样都报答不了二奶奶的恩情,于是就让孩子拜二奶奶为干娘,永远把二奶奶当娘孝敬。</p><p class="ql-block"> 我的二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村妇女干部,组织村里妇女们缝军衣、做军鞋、筹军粮、动员青年参加八路军、烙煎饼。二奶奶手很巧,她会裁剪,每次接到任务后,二婶总是让二奶奶裁剪好,然后再发给我的母亲和其他姐妹们缝制。所以南黄埠的军衣做的又省布质量又好。二奶奶还被娘家唐山子村妇救会请回去做裁剪老师。二奶奶的烙煎饼技术也很好,烙出的煎饼厚薄均匀、火候恰到好处,煎饼吃着香、存放期长。为前线烙煎饼,二奶奶总是很积极,要烙出最好的煎饼送前线。</p><p class="ql-block"> 当初分家时,二爷爷和二奶奶分得土地十二亩,二爷爷早逝,二奶奶因缠过脚,我大叔又很小,不能胜任耕种土地,于是二奶奶就以换工和产粮共享的方式,请人帮忙种地,先后请本村李世林和潘家庄子的潘士勤帮忙。二奶奶教导我大叔从小就跟着帮忙的哥哥学习农活,所以我大叔七岁就学会了耕地、扬场及其他的农活。一九四五年八路军扩员招兵,二奶奶以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亲自送帮她种地的潘士勤到南黄埠村政府报名参加八路军,那年我大叔只有十五岁,村政府看到我大叔是独子又年龄小,没有接受他参军的要求。村政府感念二奶奶的大义举动,还派人帮二奶奶种地一年,到我大叔长到十六岁。我大叔年满十六岁后,村政府不再派人帮助种地,十六岁的大叔从此担起了家里种田的大事。</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山区家家有革命战士,家家有红嫂,二奶奶就是红嫂群体中的一个光辉伟大的形象,她以满腔的热忱、坚定的意志、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在敌人的眼皮子底下把自己的家当作一个安全的抗日基地、温暖的港湾,无私地提供住所和饮食。又把自己的家当成是抗日志士和八路军战士疗伤的医院,对于解放战争时期的落难孕妇,她的家又是收容所,她象对待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着。</p><p class="ql-block"> 二奶奶如同冬夜里的炉火,不断地发光发热,给革命者以安全和温暖,二奶奶又是无声的春雨,不喧哗、不张扬,不求名、不求利,为民族为国家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她以博大的胸怀和伟大的母爱牵挂着关心着革命者们,为他们留着随时进出的门,留着热腾腾的饭,亮着等待他们安全归来的灯光。二奶奶心里时刻心系着革命者们。</p><p class="ql-block"> 二奶奶为革命无私奉献的事迹很感人!倾尽我心中所有美好的语言也描述不了二奶奶那圣母般美丽的大慈大悲心灵。二奶奶是美的化身,是沂蒙山区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人生路上的灯塔,是后辈们永远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二奶奶很低调,从来不向人们提起她曾经为革命作出的奉献,二奶奶在我们家族中,在我们的村子里很受尊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