腌酸菜

高峡出平湖86868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东北老家,一到冬天就有腌酸菜的习惯。由于北方天气冷,秋后新鲜的大白菜是主要过冬的蔬菜。只是新出土的大白菜水分大不易储存,堆在一起温度高了怕烂,温度低了又怕冻坏。于是家家户户就用大缸腌酸菜的方法来解决这个让人两难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  腌酸菜,在我记忆中有两种方法。(虽然离开东北已有三十多年了,但对此记忆犹新。)一种是生腌,也是当年我们家最常用的方法。1)要把大白菜收拾干净,把不好的老菜帮菜叶去掉,把菜根用刀砍掉。2)要把大缸冲洗干净,大缸里面不能碰到油类东西。3)把准备好的大白菜用干净水冲洗两遍。4)缸底洒上一层大粒盐,(放盐也有讲究的,多了会咸,少了白菜容易坏!根据菜量决定。)然后一层白菜一层盐依次排列至缸口。5)加入清水至缸口下沿十厘米处。(防止白菜被盐淹出水溢出缸沿。6)一切准备就绪后,还要找一块特大石头,压在新鲜的大白菜上面。所有工作做完以后,后期保障也是一道重要工序 ,那就是整个酸菜腌制过程中一点都不能碰到油腻之物,否则就会造成“前功尽弃”之尴尬局面。</p> <p class="ql-block">  第二种方法叫熟腌,它和第一种方法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地方就是要准备一大锅滚烫的开水,在白菜洗净装缸之前要在翻滚的开水里翻来覆去焯烫一下,等白菜外表蔫巴了再捞出来依次排列到缸里。这时候食盐可以适当少放点。(此方法适合想尽快吃酸菜的人,因为熟腌以后,大白菜酸的速度要比生腌的快一些。)只是这样操作有点费时费事,所以多数人家为了图省事都乐意生腌。</p> <p class="ql-block">  母亲腌酸菜的手艺,从来都不含糊年年“在线!”所以我才对腌酸菜一事记忆得如此清晰。记得母亲当年腌完酸菜大约半个月后,就用一个特制的大号盖帘盖在缸口上(一般都是用秫秸杆穿起来的)同时还要特别提醒我们千万不能让盖帘碰到油。为此一到冬天,我们每个人都能会小心翼翼的看管好酸菜缸,避免它受到一点油污侵犯!因为当年一缸酸菜就是我们家一冬天的蔬菜来源。无论是炒着吃,炖着吃,做馅吃……咋吃都好吃!那个年代腌酸菜就是家家户户春节期间品尝美味佳肴的首选!唉!只是当年的味道,永远地留在了记忆里……因为那是家的味道,那是妈妈的味道!如今即使走遍天南海北,也很难体会到当年母亲亲手做的腌酸菜味道。这一切犹如酸菜缸上的盖帘把家的味道都严严实实的盖在酸菜缸里——只是随着时间地推移……秫秸杆穿起来的盖帘也会慢慢地变得松动直至有了缝隙,于是记忆便有了可乘之机……越来越有力越来越清晰,这可能就是家的魅力!母爱的伟大吧!</p> <p class="ql-block">  细想……这腌酸菜的每一道工序看似简单,其过程中却蕴含着很多人生哲理!你看,一棵棵看似普通的大白菜,从微小的种子入土就开始努力向上发芽——力争破土;小白菜长大白菜,要经过主人一遍一遍地松土,间苗,定棵,最后还要经过风吹日晒雨淋……以求壮大;大白菜变成酸菜还要经过重重关卡(手打理,用刀砍,盐腌制,开水烫,石头压,缸里闷……)。同时还要被动的受人约束!(这里指远离油腻)。人的一生何曾不是这样呢?从小到大每个人都要不断的突破自我,勇敢面对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且要逐步破解生活中的一道道难题!唯有如此才能一点点的接近自己想要的生活。忽然觉得原来世间万物都极富灵性且相通的!记得早年上高中的时候,学习政治《辩证唯物主义》,当时听政治老师讲:“世间万物都是客观的,普遍联系的,也是辩证统一的……”具体怎么联系的?老师没深讲。当年学习只知道死记硬背应对考试。现在看来,就是应了那句老话:“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人到中年,方才顿悟其中的奥秘!看来我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名副其实的“晚熟之人”,后知后觉一词对我来说是恰如其分实不为过!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自己是一名幸运儿,受祖辈家风影响,骨子里对传统文化喜爱有加………因为酷爱读书和学习的缘故……让我在生活中的逐步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的快乐……这真是一种无可言喻的幸福!相信自己会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且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腌酸菜啊!想起来就像那句成语说的一样“藕断丝连”………连着的是记忆中的故事……连着的是母亲深深的爱!</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1日写于深圳龙华龙悦居诊所。(连续几天都在下雨,工作之余拙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