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占筮故事赏析——天山遁(下) 编者按:<br>在干支历中,与公历7月大致对应的是未月,所对应的十二消息卦是“遁卦”,其中包含小暑和大暑两个节气,我们会分别在节气期间推出与“遁卦”有关的占筮故事,希望大家喜欢,也欢迎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关注、转发。 2025年大暑的交节时间为: 大暑: 2025年7月22日21:29:47 本期推出的是晋郭璞为仍叔宝筮伤寒疾的故事(故事来源于尚秉和《周易古筮考精解》) <h5><font color="#9b9b9b">郭璞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学术数大师,亦是风水学鼻祖。传说郭璞曾得高人传授《青囊中书》学得道术,精通占卜,符箓、星象,五行,风水等秘法。郭璞在当时声名远扬,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很多传奇的故事。<br>郭璞与六爻术亦有深厚渊源。他读到京房的易学书籍之后惊为天书,于是又进一步把京房的这一套六爻预测学发扬光大,他将卜筮经验进行总结,并整理自己的筮验卦例,于是就有了《郭氏洞林》一书。</font></h5> 《郭氏洞林》中记载了一个郭璞为义兴郡(今江苏省宜兴市)郡丞仍叔宝筮伤寒疾的卦例。<br>故事是这样的:<br> 义兴郡丞仍叔宝得了伤寒疾,不但很长时间不见好转,而且日渐严重,似乎危在旦夕。于是他找来郭璞占了一卦,得到天山遁之天风姤卦。 郭璞断道:“卦象出墓气家囚(艮为乾墓世主丑,故卜时五月,申金在囚),变身见绝鬼潜游(身在丙午,夏入辛亥在五月)。爻墓冲刑鬼煞愁(主戍为鬼墓,而初六为戌刑,刑在占故言冲刑。盖五月白虎在卯,又与月煞并也),卜病得此归蒿丘。谁能救之坤上牛(以卜爻见丑为牛,丑为子能扶身克鬼之厌虎煞,上令伏不动),若以子色吉之尤(巽主辛丑,丑为白虎,金色复征,以和解鬼及虎煞,皆相制也)。”<br>我们尝试对这段林辞解释如下: <i>第一句:“卦象出墓气家囚(艮为乾墓,世主丑,故卜时五月,申金在囚)”。</i><br>“艮为乾墓”是对“卦象出墓”的解释,指本卦(遁卦)为乾宫二世卦,变卦(姤卦)为乾宫一世卦,都属于乾宫,五行属金。而在二十四山方位图中, “丑、艮、寅” 同属于艮方,以地支十二长生论,丑为金墓,故而“艮为乾墓”。 “世主丑”指本卦(遁卦)二爻持世,气候流行为丑、未。<br>“故卜时五月,申金在囚”是对“气家囚”的解释。乾宫爻气为申金,卦气为乾金,五月午火司令行时,在午月得此卦,金气休囚,被克入墓于下卦艮中,故而为“气家囚”。 <i>第二句:“变身见绝鬼潜游(身在丙午,夏入辛亥在五月)。”</i><br>本卦(遁卦)二爻为官鬼丙午火持世,且发动变为子孙辛亥水回头克,在地支二十长生中,亥为火之绝地。“在五月”指月令为五月,世爻并月令。占病得官鬼持世,又化回头克,亦化绝,凶象环生,故而“变身见绝鬼潜游”。 <i>第三句:“爻墓冲刑鬼煞愁(生戍为鬼墓,而初六为戌刑,刑在占故言冲刑。盖五月白虎在卯,又与月煞并也。)”</i><br>本卦(遁卦)二爻为官鬼丙午火持世,以月卦气流行论,午在初六爻辰土的位置;而午火的墓在上九爻戌土。戌土与辰土有相冲之象,这种情况让人发愁呀。(“盖五月白虎在卯,又与月煞并也。”疑指神煞。) <i><font color="#333333">第四句:“卜病得此归蒿丘。”</font></i><br>本卦(遁卦)下卦为艮卦,变卦(姤卦)下卦为巽卦,此句从八卦取象而来,《说卦传》中有“艮为山”“巽为木……为长……其究为躁卦”故而取象“艮为丘”“巽为蒿”。“艮为丘”指坟莹,“巽为蒿”,指蒿一年而枯,言寿不长。“卜病得此归蒿丘”言病重而难愈。 <i>第五句:“谁能救之坤上牛(以卜爻见丑为牛,丑为子能扶身克鬼之厌,虎煞上令伏不动)”</i><br>“以卜爻见丑为牛”指动爻二爻官鬼丙午火的气候流行为丑,丑所代表的动物为牛。<br>在变卦中,官鬼午鬼升到了四爻的位置,四爻与初爻辛丑相应,午火生丑土,因此午火能够被辛丑泄掉,故而此为解决问题之关键所在。<br>“虎煞上令伏不动”疑似在讲神煞。<br>西南坤方为土旺之地,申金与坤、未同属坤方,且本卦与变卦中申金均在五爻一直没有发动,申金为丑土之月德贵人。故而“谁能救之坤上牛”,西南方的牛可以救治他。 <i>第六句:“若以子色吉之尤(巽主辛丑,丑为白虎金色,复徴以和,解鬼及虎煞,皆相制也)。” </i><br>“巽主辛丑”,唐代天文学家李淳风所著《乙巳占》中将京氏纳甲法与五音紧密相连,形成了“五音六属”。具体而言,六属即“乾主甲子壬午,坤主乙未癸丑,震主庚子庚午,巽主辛丑辛未,坎主戊寅戊申,离主己卯己酉,艮主丙辰丙戌,兑主丁巳丁亥。” “巽主辛丑”应从此而出。<br>郭璞巧妙地取了巽卦中的土爻作为救治点,又符合姤卦中午丑互为应象。而且必须是白牛,也就是强调了辛丑的易象,从四柱的原理来看,丙午加辛丑,由于丙辛合的前提,丑土随丙辛之合而住进了丙午爻之下,丙午下还伏着一个甲寅,丑寅见面而合艮,艮为土为止,可止泄午火,鬼止则病愈。<br>“若以子色吉之尤”是指解救之关键在于辛丑土,金由土生,为土之子,色白,因此此牛若是白色的,当是非常吉祥的解救之物。 <b>故事的结局如下:</b><br>仍叔宝于是按照郭璞的林辞去找白牛,而在庐江的荒野偏僻之处总也找不到。就在此时,有人报告说看到一人牵着白牛住进了当地一家驿站,于是赶紧派人去寻,谁知到了驿站后,牵牛的人已经走了,只剩下一个牛纲绳(牵牛的绳子),无奈之下,家人把牛纲绳拿回了家,仍叔宝在床上正躺着,一见牛纲绳瞬间吓出了一身冷汗,然后疾病痊愈。这种救治之法,真是有《周易》“感而遂通”之妙啊。 <b>什么是林辞:</b> 上文故事中《郭氏洞林》中郭璞为卦例所写的6句七言断语,亦被称为“林辞”。<br>《焦氏易林》中亦有与故事中郭璞所断遁之姤相同的卦,其林辞为:“遁之姤。陈妫敬仲,兆与齐姜。乃适营丘,八世大昌。” <h5><font color="#9b9b9b">“林辞”一说始于《焦氏易林》,《焦氏易林》又名《易林》,《四库全书》将之列于“子部术数类”。《易林》源自于《周易》,每一卦各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变四千零九十六卦。《易经》共有卦爻辞450条,《易林》有4096占卦变之辞,卦爻辞较之增加十倍之多,各系以文辞,皆四言韵语。《易林》的作者一般有四种说法:焦延寿,崔篆,许峻,明代学者顾炎武以为东汉后期著作。<br>《焦氏易林》中的四言韵语,被称为“林辞”,因此这种体裁的断语也被称为“林”。</font></h5> <font color="#b06fbb"><b>遁卦原文:</b></font> <b>遁:亨,小利贞。</b><br>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br>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br><b>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b><br>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br><b>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b><br>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br><b>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b><br>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br><b>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b><br>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br><b>九五:嘉遁,贞吉。</b><br>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br><b>上九:肥遁,无不利。</b><br>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b><font color="#b06fbb">《周易》知识小贴士:纳甲法</font></b> 所谓纳甲法是指中国古代易学中将干支纳入六爻的占卜方法,由西汉易学家京房系统化提出并发展。核心内容是通过天干地支与八卦爻位的对应关系,结合五行生克理论,进行占卜预测。核心原理:八卦纳干和六爻纳支。天干纳入八卦:因天干始于甲,故称“纳甲”。天干纳入八卦的原则是:阳卦配阳干,阴卦配阴干。地支分配爻位:即把十二地支纳入六爻之中。原则依然是:阳卦配阳支,阴卦配阴支。在确定了八卦所纳的天干和地支后,将它们合起来就是八卦纳甲。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 END ——————</font></h5> <h5><font color="#9b9b9b">供稿 | 悦心斋主<br>编辑 | 钟秋实 行远至真<br>校对 | 张雅卓<br>制作 | 吉祥云<br>审批 | 李桂祥 马爱侠</font></h5> <font color="#b06fbb">温馨提示:</font> 各位老师、同学们:<br> 为了让大家安然度夏,调养身心,积蓄能量,从2025年7月14日开始放暑假,至8月31日结束,9月1日正常上课。 <br>放假期间注意安全,自行复习功课,践行传统文化,祝大家过一个健康、愉快、和谐的暑假!<br><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吉祥经典读书会管理委员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5.07.07</div> <h5><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马爱侠老师 193 299 87660</font></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赵郁然老师 137 091 15173</font></div></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