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里的故事

迎红

<p class="ql-block">图/文 迎红</p> <p class="ql-block">  近日在看蒋勋写的《说红楼梦》,讲到贾府小丫头红玉与贾芸的手帕情缘,感到别有意趣。又想到宋词里写的“泪痕红浥鲛绡透”,这“鲛绡”指的也是手帕。看起来,古时的手帕好像都与男女之间的情感有关,估计手帕在古时应属私密之物,不可轻易授予人,赠了人,就代表芳心暗许,从中演绎出许多故事来。</p> <p class="ql-block">  由此,不禁又联想起了许多事。三四十年前,手帕是人人出门的必备物品。我记得小的时候上幼儿园,每个小朋友胸前必得用别针别着一块小手帕,既防丢失又可随时取用。手帕方方正正,帕上通常印着小花猫、小花朵等可爱鲜艳的图案。女孩间相互交换小手帕是件让人欢喜的事情,代表着亲密无间的友情,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手帕之交”的典故就是从这里来的。</p> <p class="ql-block">  手帕有许多用处。用手帕做“小老鼠”,维妙维肖,一人做一个小老鼠,老鼠就成了群,可以打乱仗;美术课,老师给一张正方形的白纸,教我们用彩笔设计手帕;天上落雨没带伞,把手帕四角打个结,就变成了一顶“帽子”,罩在头顶,可以挡雨;幼儿园毕业纪念,老师慢悠悠地拿出一块块小手帕在桌子上摊开,再在手帕中间摆上糖果、小饼干,四个角对角一系,就是一个“零食小包包”,小朋友们欢天喜地排队领取。</p> <p class="ql-block">  手帕还是外公常用的美食包装袋。外公的手帕比我的大多了,但是我坚定地认为没有我的好看,但它好“吃”。外公的手帕大多是浅蓝色的,上面带着条纹格子。外公下班回来,手帕经常变得鼓囊囊的,有时候里面是热气腾腾的小笼包,而夏天则是让人落口水的奶油雪糕。</p> <p class="ql-block">  手帕还是小姨的束发带,系在小姨的发辫上,一甩一甩像彩色的蝴蝶。手帕是嫲嫲的小钱包,一层层打开,拿出一张零票,给我买甜甜的白糖方糕。</p> <p class="ql-block">  现如今为了方便,大家都习惯用手帕纸代替手帕了,但我依然怀念那些使用手帕的日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