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那天,我在抖音上写下这样一段话:</p> <p class="ql-block"> 当你别无选择的时候,就会被身边存在的事物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 今天陪孩子去书店,没有手机的干扰,没有电视的诱惑,也没有他人的引导,孩子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她感兴趣的内容。当周围的人都在捧书阅读,当身边的人在书桌前专注学习,你会不自觉地想要加入其中。这大概就是环境的力量吧。</p><p class="ql-block">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习亦是如此。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能够带动整个班级共同进步;一个认真努力的同桌,有时甚至能改变一个顽皮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然而,一个老鼠也足以坏了一锅汤。如果班里有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很快就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但偏偏这个“皮猴”最难处理。因为问题往往不在孩子身上,而在家庭。家长难以沟通,你管教孩子,与家长沟通,他们却觉得你针对自家孩子;不管吧,班级风气又会逐渐变差。为了成绩,为了班级的整体氛围,有些老师只能日复一日地与学生斗智斗勇,与家长唇枪舌剑。</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班主任的宿命。要么选择躺平,心态放平,得过且过;要么每天斗志昂扬,与各种问题周旋,只为争一个更好的结果。</p><p class="ql-block"> 你,会选择做哪一种老师?</p> <p class="ql-block"> 没想到,这段话竟然引发了共鸣。她说,她就是那个每天斗志昂扬、与孩子们斗智斗勇的老师,她不愿放弃任何一个孩子,只想尽力带好每一个学生。</p><p class="ql-block"> 是啊,当过老师的人都知道,只要站在三尺讲台上,心中就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位老师都希望把自己的学生教好,教会做人,教出成绩。没有哪一位老师是真心不想教好学生的,只是越来越多的问题家长,一次次地磨损着老师的热情与信念。他们恶意揣测、不信任老师,最终让一些老师不得不选择躺平。</p><p class="ql-block"> 明明家长和老师的共同目标都是希望孩子健康进步成长,为什么还要告来告去,为什么不携手共建呢?是老师的要求太高,家长和孩子不能做到,还是家长的要求太高,老师不能一一实现?</p><p class="ql-block"> 尽力而为,问心无愧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