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 图/文<div><br>记二战英国舰载战斗机“管鼻燕”1/48模型的制作过程</div> 77岁上海老翁手工劳动之余<div><br></div><div><br></div> “管鼻燕”式舰载战斗机是英国皇家海军在二战期间使用的一款重要战机,由费尔雷(Fairey)公司研制,首飞于1937年1月13日,1940年6月服役至至1945年2月8日。<br> “管鼻燕”的出现,是飞机公司根据皇家海军1937年的舰载机规格要求进行改进,将轻型轰炸机经过设计改良,增加了全折叠机翼和阻拦装置等舰载机所需设备才产生的。<br> 飞机的最大巡航速度为448千米/小时,升限:8300米,航程:1255千米。机翼上装备8挺.303英寸勃朗宁机枪,部分飞机后座还装有1挺.303英寸维克斯“K”机枪,还可另外携带2枚113千克炸弹。<br> 在1940年下半年的地中海战场,“管鼻燕”开始为老式的旗鱼鱼雷轰炸机提供护航。在马塔潘角海战中,“管鼻燕”成为编队的指挥座机,掩护与策动大青花鱼鱼雷轰炸机发起反舰攻击。<br> 在大西洋战场搜捕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行动中,“管鼻燕”凭借其较大的航程,搭载在皇家方舟号与胜利号航母上,在半个大西洋上参与寻敌。1942年,日本海军威胁印度洋,搭载“管鼻燕”的光辉级舰队航母加入英帝国东方舰队,袭击了马达加斯加的维希法国海军基地,并在锡兰海域迎击日本航母舰队。<br> 在1942年8月的“支座”护航行动中,“管鼻燕”利用火力优势优先攻击日本轰炸机群,迫使对方失去投弹精准度,保护了英军编队 。<br> 随着更先进的舰载机如“海喷火”等的出现,“管鼻燕”从1943年起逐渐退出一线,被部署在沿海陆地机场,承担远程侦查、反潜以及夜间战斗等任务,有些还被改装为教练机。<br><br> 2024年,某著名模型厂寄来一袋“管鼻燕”模型的试模品套件,给我提前尝新,下面是飞机实物图片和我的制作工艺过程图。2025年7月20日完工,累计工时40小时。<br><br><br> 管鼻燕战斗机看上去怎么也不像战斗机,倒像一架轻轰炸机<div><br></div> 飞行员信心满满,准备从航母上起飞(这个角度看上去飞机不小)<div><br></div> 飞机厂新出厂的一架 “管鼻燕”<br><div><br></div> “管鼻燕”飞过战场<div><br></div> “管鼻燕”正面<div><br></div> “管鼻燕”正加速从航母飞行甲板起飞<div><br></div> 博物馆里的“管鼻燕”,保留了战时的原始涂装。此刻机翼呈向后折叠状态(以适应航母甲板和甲板升降机的尺寸限制)。为了让机翼尽量收紧在机身左右,甚至将翼根的襟翼(浅黄色矩形物)先行上翻到机翼上表面,然后整个机翼的绝大部分向后折拢,紧靠在机身的两侧。(见图)<br><div><br></div> <div>机翼折叠以后,主翼只有短短的中央翼段和机身直接相连,其两端部的下方就是主起落架的根部。(见图)</div><div><br></div> 飞机正面的颚部下方有一个大型方孔,是水冷发动机的水冷却器进气口。此时,机翼只能看到中央翼,其余外翼已经通通向后折叠。这样程度的大尺度折叠,在飞机设计上也很罕见。<div><br><div><br></div></div> 管鼻燕的三面图<div><br></div> 此刻机翼呈向后折叠状态(以适应航母甲板和甲板升降机的尺寸限制)。为了让机翼尽量收紧在机身左右,甚至将翼根的襟翼(浅黄色矩形物)先行上翻到机翼上表面。而折叠以后的机翼通过三个点和机身接触,用于固定。 下面就是几个月里断断续续加工中的主要节点工艺照片—— 开盒,第一动作依然是组装驾驶舱<div>仪表开出凹凸,立体感强</div><div><br></div> 左右机身修长,机舱夹在中间<div><br></div> 折叠以后的机翼通过三个点和机身接触,用于固定。图示襟翼已经上翻到机翼上表面,紧紧贴合。模具给出了精细的表现<div><br></div> 折叠以后的机翼通过三个点和机身接触,用于固定。图示襟翼已经上翻到机翼上表面,紧紧贴合。模具给出了精细的表现<div><br></div> 主起落架和中央翼的腹部下表面进行了预先假组<div><br></div> 对驾驶舱适当添加了细节<div><br></div> 飞机前后座舱是彻底隔断的,同样在后舱添加了一些细节<div><br></div> 机身壁板上色旧化<div><br></div> 后舱的座位已经上色,旧化<div><br></div> 前驾驶舱已经上色,旧化<div><br></div> 同上<div><br></div> 黄铜蚀刻片安全带做出了皮革的感觉<div><br></div> 前后座舱和五毛硬币的比较<div><br></div> 同上<div><br></div> 后舱的管道、座椅和设备效果<div><br></div> 将中央翼台整个部件和机身扣拢,点胶以后,用夹子施压予以粘连<div><br></div> 提前为3个连接点打孔,使孔和三个支架点可以完全对合<div><br></div> 折叠以后每一侧通过接触三个点相连,这是假组一下<div><br></div> 大部件喷黑色阴影<div><br></div> 二战英国飞机腹部专门色喷好<div><br></div> <p class="ql-block">喷漆过程中的午饭,三文鱼可以提精神!</p> 背部的双色迷彩正在喷漆中<div><br></div> 腹部黄和背部灰/绿等基本漆已经喷好,等待贴水贴和旧化<div><br></div> 冷却器进气口要添加一些小支撑棍<div><br></div> 折叠开闭部分,各方向翼的断面都有蒙板,上铝色……<div><br></div> 机翼和襟翼翻折以后露出的断面以及支架细节<div><br></div> 对于这类纵横框架相互垂直的座舱盖,喷漆前的遮盖作业,建议先遮纵向,后遮横向的两步走方法,既省事,又干净利落<div><br></div> 同上,见效<div><br></div> 由于是试模件,没有提供水贴,所以机徽和字母只能利用其他英国飞机模型的剩余水贴啦<div><br></div> 点上瞬间胶,迅速将三个点同时对准位置并按压,使折叠翼和机身牢牢连接。<div><br></div> 同上操作<div>要求“稳、准、狠”</div><div><br></div> 总装完成大半<div><br></div> 废气管做出高温烘烤以后的效果 旧化以后的前机身腹部<div><br></div> 后舱盖也粘上后机舱<div><br></div> 完工以后的正侧面<div><br></div> 俯看全机<div>有点像怪物吧?</div><div><br></div> 完成品的腹部<div><br></div> 同上,见污渍和掉漆<div><br></div> 前舱盖最后才粘上门拉手<div><br></div> 起落架装配<div><br></div> 前后舱<div><br></div> 正面雅照<div><br></div> 俯看标准像<div><br></div> 后机身腹部的效果<div><br></div> 俯看<div><br></div> 同上 拉天线是最后一刻<div><br></div> 像不像狗爬<div><br></div> 我最爱的角度<div><br></div> 全机腹部完成图<div><br></div> 中段腹部<div><br></div> 后视图里最满意的一张照片<div><br><div> 全文完,谢谢观看,欢迎批评指教</div></div><div>2025-7-21下午文</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