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民族企业家的风波 宗庆后的后时代

李老先生

<p class="ql-block">  最近网络热议的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宗庆后家族遗产争夺战成了好多关心人的一个话题,也涉及到了一代民族企业家娃哈哈曾经过去的光环,其背后涉及复杂的遗产继承和资产纠纷问题,事件的起因:</p><p class="ql-block"> 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于2024年2月去世后,其女宗馥莉成为遗产主要继承人。但在2025年7月,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人自称是宗庆后的非婚生子女,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冻结汇丰银行账户内18亿美元资产,并追讨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同时,他们在杭州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要求确认对宗馥莉继承其父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p><p class="ql-block">争议的焦点:香港法庭审理的信托基金纠纷中,信托有效性成为博弈核心。原告声称宗庆后在2003年指示设立离岸信托,承诺每人7亿美元;宗馥莉律师则援引《信托法》第8条抗辩,指出“设立信托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此外,宗馥莉手握的2020年遗嘱也受到质疑,因其见证人仅为公司高管,无亲属在场。</p><p class="ql-block">其背后的隐情:在这场家族纷争背后,一下子暴露出了宗庆后复杂的私人生活,也打破了中国人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文化传统,成了吃瓜人的热议话题,也不免想吃瓜。</p><p class="ql-block"> 另外国有控股的46%,国资控股的娃哈哈集团总资产仅占整个“娃哈哈系”的15.67%,净利润占比仅0.39%,国有职工控股的24·6%。而体外公司宏胜公司占据54%绝大部分利润。</p><p class="ql-block"> 而宗庆后在娃哈哈企业从创办到终的期间曾获得了多项国家荣誉,包括:</p><p class="ql-block">- 全国劳动模范</p><p class="ql-block">-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p><p class="ql-block">- 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全国对口支援三峡移民建设先进工作者</p><p class="ql-block">- 全国爱国拥军模范</p><p class="ql-block">- 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中国十大功勋企业家</p><p class="ql-block">- 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p><p class="ql-block">- 全国优秀经营管理者</p><p class="ql-block">- 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p><p class="ql-block">- 第八届中华慈善奖</p><p class="ql-block">- 中国光彩事业20周年突出贡献奖</p><p class="ql-block">- 中国乳业杰出企业家</p><p class="ql-block">- 中国罐头终身成就奖</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p><p class="ql-block">- 全国关爱员工优秀民营企业家</p><p class="ql-block">- 第十、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的光环的背后,一定有不可磨灭的艰辛奋斗的过程,也有着为这个民族企业做出了贡献。</p> <p class="ql-block">宗庆后和女儿宗馥莉</p> <p class="ql-block">  宗庆后的传奇创业路:从校办经销部到饮料帝国。</p><p class="ql-block"> 宗庆后,一个在中国商业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他的人生创建过程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创业史诗,充满了奋斗的激情、智慧的光芒和不屈的精神。从42岁白手起家,到缔造庞大的娃哈哈饮料帝国,宗庆后的每一步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也为无数创业者树立了不朽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1945年,宗庆后出生于江苏宿迁,后随父母回到祖籍浙江杭州。少年时期,家庭生活贫困,父亲失业,仅靠母亲微薄的工资维持生计。1963年,为减轻家庭负担,宗庆后前往舟山农村参与上山下乡,在艰苦的环境中从事挖盐、晒盐、挑盐等体力劳动,后来又辗转到绍兴茶场。在农村的岁月里,他依然保持着看书学习的习惯,不被艰苦的环境所打倒,这些经历磨炼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 ,也让他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1978年,宗庆后随知青返城回到杭州,成为杭州上城区邮电路小学工农校办纸箱厂工人。在校办工厂的10年间,他先后尝试了多种工作,做过推销员,办过电扇厂、电表厂,还蹬着三轮车到处送货、摆地摊。这些丰富的经历不仅锻炼了他的商业能力,更让他积累了宝贵的市场经验,也为他日后的创业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1987年,命运的转折悄然来临。杭州市上城区文教局对下属的校办企业经销部采用承包经营方式并公开选拔负责人。42岁的宗庆后看准机会,毛遂自荐,主动提出承担每年10万元的利润,而当时文教局要求的创利指标仅为4万元。同年5月1日,校办企业经销部正式挂牌,主营业务是代销汽水、棒冰及文具纸张。宗庆后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灵活的经营思路,亲自蹬三轮车送货,薄利多销,在杭州市上城区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树立起良好的口碑,逐渐建成销售网络 。</p><p class="ql-block"> 在代理经销“中国花粉口服液”时,宗庆后敏锐地发现其对增强学生体质有效果但价格偏贵,于是与厂家沟通提供简装品,降价后产品供不应求,厂家生产能力告急。宗庆后抓住机遇,说服杭州计委筹建“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并征得原厂家同意上了一条灌装生产线,当年就实现销售总额436万元,上缴利润22.2万元。</p><p class="ql-block"> 1988年,宗庆后决定开发自己的产品。他敏锐洞察到保健品市场中儿童专用产品的空白,且发现独生子女普遍存在因偏食导致营养不良的问题,于是拿出5万元经费,决定开发儿童营养液。他邀请浙江医科大学营养系朱寿民教授研制配方,为请“胡庆余堂”技师张宏辉主持制造原液,不惜“三顾茅庐”,甚至让出教育局新分的住房。最终,以桂圆、红枣、山楂、莲子等为原料的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制成,配合“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这句经典广告语,产品迅速打开市场。到1991年,年销售额已达4亿元,净利润7000多万元 。</p><p class="ql-block">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为扩大产能满足市场需求,1991年宗庆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策:以8000万元兼并资不抵债的国营老厂——杭州罐头食品厂,正式成立娃哈哈食品集团公司。这一“小鱼吃大鱼”的举措在当时引起了轰动,也面临诸多质疑和困难,但宗庆后凭借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智慧,成功盘活了杭州罐头食品厂的存量资产,仅用3个月就让原本亏损4000多万的罐头厂扭亏为盈,当年娃哈哈销售收入、利税增长一倍多,娃哈哈集团也一举跻身全国工业企业利税500强行列。</p><p class="ql-block"> 此后,宗庆后带领娃哈哈不断创新发展。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公司牵手成立合资公司,引入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出娃哈哈纯净水,开始从儿童产品领域向成人产品领域拓展;1998年,推出“中国人自己的可乐”非常可乐,向国际饮料巨头发起挑战;2004年实施“全面创新”战略,营养快线、AD钙奶、爽歪歪等新产品不断涌现,全线产品超过48个 。这些产品凭借独特的配方、优良的品质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深受消费者喜爱,进一步巩固了娃哈哈在饮料市场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宗庆后也遭遇了诸多挑战和危机。2007年,达能欲强行收购娃哈哈其他非合资公司股权,双方陷入激烈的商业纠纷,达能扬言“要让他在诉讼中度过余生”。在这场艰苦的商战中,60多岁的宗庆后亲自撰写每份证词,顽强抵抗。最终,国内、国外数十起诉讼均以达能败诉告终,达能将其在合资公司中的51%股权出售给娃哈哈,退出合资,宗庆后成功捍卫了娃哈哈的独立和民族品牌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宗庆后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始终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1994年底,他积极响应国务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兼并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组建娃哈哈涪陵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成熟的产品、技术、市场以及资金和品牌优势,涪陵公司迅速打开局面,产值、利税连年快速增长,为娃哈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此后,娃哈哈“西进北上”,靠近消费市场就地设厂,在全国29个省份建立了180余家分公司,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同时,宗庆后坚持做慈善近30年,关注教育领域,设立“娃哈哈·春风助学”专项资金,累计捐款数亿元,帮助数万名学子圆了“大学梦” 。</p><p class="ql-block"> 其后,宗庆后将其经营理念总结为“专注主业,小步快跑”。“小步”意味着决策时小心谨慎,小步扩张,一旦发现问题立刻撤退止损;“快跑”则是指当机会出现时,迅速行动,毫不犹豫地把握机遇。正是这种稳健而又果敢的经营策略,让娃哈哈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始终保持着稳健的发展态势。他还创建了独特的“联销体模式”,让如毛细血管般细密的经销渠道渗透城乡,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和销售效率。</p><p class="ql-block"> 宗庆后一生荣获的无数荣誉,是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 。但在他心中,娃哈哈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帝国,更是他的整个人生,是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是他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证明。</p><p class="ql-block"> 2024年2月25日,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79岁。他的离去是中国商业界的一大损失,但他留下的娃哈哈集团和宝贵的创业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无数创业者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奋勇前行。宗庆后的人生创建过程,是一个普通人凭借着智慧、勇气、毅力和担当,在时代的浪潮中创造商业传奇的故事,他的名字和他的企业,将永远铭刻在中国商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p><p class="ql-block">但其今天,由于他的去世,也留给了他在余生中没有完成好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宗庆后同志个人的荣誉</p> <p class="ql-block">宗庆后全家</p><p class="ql-block">宗庆后</p><p class="ql-block">女儿宗馥莉</p><p class="ql-block">妻子施幼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根据网络传说,宗继昌的出生证明显示其于1989年在杭州出生,而宗婕莉和宗继盛的母亲被指为娃哈哈创始期高管杜建英。杜建英曾以看护人身份陪宗馥莉赴美留学,并在1996年于洛杉矶产下宗继昌。此外,还有传闻称宗继盛为宗庆后与保姆所生,出生后由杜建英抚养。</p><p class="ql-block"> 此次争产事件已对娃哈哈集团产生影响,据报道,2025年7月以来已有3家省级代理商暂停进货,担心股权变动影响供货稳定性。这场风波也暴露出中国家族企业的传承痼疾,如过度依赖创始人权威、缺乏制度化安排等问题。截至2025年7月17日,宗庆后遗嘱的最终判决结果尚未出炉。</p><p class="ql-block"> 目前宗馥莉已向法庭提交了一份宗庆后2020年签署的遗嘱副本,声称父亲已在其中明确将其境外全部资产留给她一人继承,其余子女不得主张任何权利。但原告方指出该遗嘱存在程序瑕疵,遗嘱见证人均为娃哈哈集团高管,无任何家族成员签名,可能影响遗嘱效力。</p><p class="ql-block"> 根据网络报道,香港法院因三原告同时在杭州法院提起平行诉讼,为避免裁决冲突,宣布延后两个月判决,要求双方补充信托原始文件及资金流向证据。杭州中院已受理三名非婚生子女要求确认对宗庆后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继承权的诉讼,香港高院表示将等待内地对股权性质的认定,以避免两地判决冲突。</p><p class="ql-block"> 根据网络图片报道,宗继昌是宗庆后与杜建英的长子,1996年出生,持有美国护照。他曾在宗庆后葬礼上捧灵牌与骨灰,在宗家内部地位较为特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目前,宗继昌与妹妹宗婕莉、弟弟宗继盛一起,在香港、杭州两地对宗馥莉提起诉讼。他们要求冻结香港汇丰银行账户内约18亿美元资产,并追索父亲生前承诺的21亿美元信托权益,同时要求确认其对宗馥莉持有的娃哈哈集团29.4%股权的继承权。施幼珍是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的原配妻子,在近期曝光的娃哈哈家族纷争中被称为“正宫”。她的具体情况介绍:</p><p class="ql-block"> 施幼珍和宗庆后一样都是下乡知青,回城后经人介绍认识,于1980年登记结婚,婚姻关系持续至宗庆后2024年逝世。两人一同创办了娃哈哈,在娃哈哈发展初期,施幼珍默默支持着宗庆后。</p><p class="ql-block"> 1991年,杜建英加入娃哈哈,后来传闻与宗庆后育有子女。面对丈夫的背叛,施幼珍选择了隐忍。她深知一旦离婚,就等于将共同打下的江山拱手让给杜建英,会危及女儿宗馥莉的继承权。所以她守住了“原配”的名分,利用这一法理和道德制高点,将杜建英母子置于“私生”的境地,使其无法公开获得认可。</p><p class="ql-block"> 于是施幼珍将重心放在女儿身上,默默为其谋划出路。在宗馥莉回国前一年,施幼珍就和女儿注册成立了杭州宏胜饮料有限公司,为女儿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宗馥莉回国后,从娃哈哈基层做起,后来担任宏胜总裁,并对宏胜进行改革,实现营业收入过百亿。此外,施幼珍还联合宗庆后的妹妹宗蕊,将杜建英“请”出了集团核心,确保娃哈哈的核心资产牢牢掌握在宗馥莉手中。</p><p class="ql-block"> 宗庆后生前将其持有的29.4%的娃哈哈股权登记在了施幼珍的名下,这使得这笔核心资产成为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施幼珍和宗馥莉对娃哈哈的控制权,极大地增加了杜建英一方争夺股权的难度。</p><p class="ql-block">施幼珍1949年出生于杭州。她毕业于杭州第八中学,曾作为知青被下放到黑龙江雁窝岛小兵团,1979年返城。</p><p class="ql-block"> 1980年5月1日,施幼珍与宗庆后结婚,1982年生下女儿宗馥莉。宗庆后创业初期,她既当会计又做质检,还负责工人日常管理,之后长期分管娃哈哈集团的财务和后勤工作。2003年10月,她和女儿注册成立了杭州宏胜饮料有限公司。2010年11月,她与杭州娃哈哈宏振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出资成立了娃哈哈创投,持有10%股权。</p><p class="ql-block"> 施幼珍还担任过杭州恒励饮料有限公司、浙江恒枫投资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股东和高管。2024年,她卸任了韶关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宿迁恒枫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恒枫饮料有限公司、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董事等职务。</p><p class="ql-block"> 据传宗庆后与杜建英的孩子在娃哈哈集团担任多个子公司的董事职位:</p><p class="ql-block"> 宗继昌:担任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吉安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陕西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南京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天津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大理娃哈哈饮料有限公司、双城娃哈哈乳品有限公司的董事。</p><p class="ql-block">宗婕莉:担任沈阳娃哈哈荣泰食品有限公司董事。</p><p class="ql-block"> 到目前暂无公开信息表明宗继盛在娃哈哈集团宗庆后遗嘱的有效性存在一定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p><p class="ql-block"> 1-见证人身份问题:宗馥莉提交的遗嘱见证人是娃哈哈集团副总裁潘家杰、财务总监方强等核心高管。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受遗赠人以及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虽然目前没有明确法律条文规定公司高管属于与继承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但原告方可能会质疑这些高管与宗馥莉存在利害关系,从而影响遗嘱的合法性。</p><p class="ql-block"> 2- 遗嘱形式问题:宗馥莉提供的遗嘱副本未明确其具体形式,如果不符合相应形式要求,可能会影响其效力。例如,如果是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并由遗嘱人、代书人和其他见证人签名,注明年、月、日;如果是打印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遗嘱每一页签名,注明年、月、日等。</p><p class="ql-block"> 3- 遗嘱真实性问题:原告方可能会对遗嘱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要求进行笔迹鉴定,以确定遗嘱是否为宗庆后的真实签名。此外,宗庆后在立遗嘱时的精神状态是否正常也是影响遗嘱真实性的重要因素。如果在立遗嘱时,宗庆后存在精神疾病、意识不清等影响其辨认能力和意思表示能力的情况,那么遗嘱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p><p class="ql-block"> 根据网络报到目前为止,杭州市国资委已组织了专业的律师团队,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该遗产纠纷案件仍在审理当中,遗嘱最终是否会被认定为有效,需由法院根据相关法律和证据才能作出裁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宗庆后时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损家庭</p><p class="ql-block">一个企业的创造,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和发展,更离不一个家庭的支持,尤其是他的妻子施幼珍。在当初创业时期,宗庆后也就是个光脚的,但经他个人努力奋斗,家庭的支持和身边好友等人的支持,最后不仅穿上好鞋,而且创造出了好多的好“鞋”。但经过暴光后,家庭其背后的隐私全然光下,其影响力超过了好多人的认知。</p><p class="ql-block">二损宗庆后一生名誉</p><p class="ql-block">宗庆后虽然离去,但娃哈哈还存在。由于他的努力奋斗,不仅创造了一个民族企业的帝国,也为国家利益创下了很大的财富,不仅为原有的国有企业职工创造了就业,而且还为他们创造了财富,成了国有,集体,个人的都有的企业模范,国家给了多项名誉,不仅使他在人生当中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更是人们心中的向往。但其后子女处理的模式有损其一生的名誉。</p><p class="ql-block">三损国有资产</p><p class="ql-block">一个民族企业,离不开国家的支持。当时在创办娃哈哈企业当初,国营杭州罐头食品厂是个国有企业,面对改革开放的形势,缺乏灵活的市场经营管理模式,杭州市政府决定了于娃哈哈从组合并股份合作机制,国有股份46%,职工24.6,宗庆后29.4%的股权。但宗庆后去世后,经过这一年多其女宗馥莉,受过西方教育思想影响的人对娃哈哈企业改革,国有控股股份大幅缩水,职工权益受损,据经济参考报道,其内部控股严重受损,外型品牌替代实际品牌,股票也肯定下滑,国家不得不介入此次事件。</p><p class="ql-block">四损一个民族企业娃哈哈</p><p class="ql-block">一个企业品牌的创力决非一个因素而能决定的,是经过多少人的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有国家多个部门和协调而解决产生的,创建一个品牌不容易,而解决不好,肯定要影响一个经过多少人努力创立的民族品牌,也可能波及其它民族企业,更是影响我们国人心目当中的品牌,保留一个我们几十年的一个成果,更要维护好它,才是我们每个人的一个目标。</p><p class="ql-block"> 最后希望,但愿我们的民族企业不断发扬光大,而非受到损害,也关注我们后时代的“娃哈哈”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李老先生</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1日</p> <p class="ql-block">经济参考</p> <p class="ql-block">利润转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