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口 南洋骑楼琼海风

银河

<p class="ql-block">椰风漫卷的午后,我俩重回海口即踏入新华南路。空气里浮动着牛腩饭与老盐柠檬水的香气,白发阿婆守着酱色陶瓮,一勺勺舀起腌粉的动作像是凝固了时光。水巷口街的辣汤饭老铺烟气蒸腾,陈记、姚记、吴记的招牌被油渍浸得发亮,多么值得回味的人间烟火。</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91年,从内地来到海口工作长达近20年,对以博爱路为首的老区老街是那般地熟悉熟知,再次游走在博爱路新华路义兴街,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地亲切。</p><p class="ql-block">老街的标志就是骑楼。这些骑楼是南洋写给故土的家书。上世纪二十年代,闯荡东南亚的琼侨衣锦还乡,将希腊柱式、巴洛克涡卷与闽南灰塑糅合成八百栋骑楼,如珍珠散落在得胜沙路、博爱北路、中山路之间。抬眼望去,女儿墙在碧空勾勒出波浪般的天际线——文艺复兴式的水平矮墙、巴洛克式的波形山墙、南洋式的透风圆洞,皆是抵御台风的智慧,亦是“风洞墙”下百年未绝的市井烟火。</p><p class="ql-block">斑驳楼面记载着海口开埠的史诗。1858年《天津条约》的墨迹未干,海口已成通商口岸,千帆竞泊水巷口。1924年城墙轰然倒塌,长堤路以石筑基,中山路拓宽如龙,博爱路贯穿南北。1931年“五层楼”拔地而起,得胜沙路上洋行货栈林立,广德堂药香与远东公司的留声机旋律在廊柱间交响。当年“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的盛景,至今仍在东门市场的干贝腥咸与西门古玩的包浆里延续。</p><p class="ql-block">钟楼鸣响穿云而至。1928年为统一商船时刻诞生的红砖钟楼,如今电子钟面映照世纪风云。长堤之外,洋浦港巨轮正鸣笛启航,“中国洋浦港”船籍旗下五十四艘国际船舶破浪而行,零关税政策如春风,单艘便省下五千万元航资。</p><p class="ql-block">遥想琼崖一大旧址的邱宅木椅尚存余温,红色火种已燎原成自贸港的星辰大海——2025年封关运作在即,三十一项工程年底完工,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释放六十七亿红利,儋州洋浦一体化引擎轰鸣,海南终于挣脱房地产桎梏,数字经济营收冲破两千亿关山。</p><p class="ql-block">当年十万人才下海南的激情,已化作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的书声、博鳌近零碳示范区的绿意、文昌航天超算中心的数据洪流。阿婆将辣汤饭端给金发碧眼的食客,碗沿蒸腾的热气模糊了骑楼廊柱的界碑——这曾庇护南洋游子的长廊,如今正舒展成中国面向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开放门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新华南路摊开斑驳的账簿,</p><p class="ql-block">南洋的汇款单已泛黄卷边。</p><p class="ql-block">巴洛克涡纹中长出光伏板,</p><p class="ql-block">辣汤饭的香气漫过海关钱。</p><p class="ql-block">骑楼是永不收拢的伞,</p><p class="ql-block">撑起两百年晴雨,</p><p class="ql-block">又一段新航程正在涨满扬帆。</p><p class="ql-block"> 20250712</p><p class="ql-block"><b>手机拍摄 redmi k20</b></p><p class="ql-block"><b>背景音乐 清新自由田园</b></p><p class="ql-block"><b>感谢点赞观赏!</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