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佛教文化博物馆:颐和生态文化博览园1。

玉玲龙

<p class="ql-block">位于伊金霍洛旗北山植物园内的颐和生态文化博览园,是一处融合了蒙、藏、汉三族文化的瑰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段长阶在园区入口,分别有11级台阶,因为佛教徒一生要叩出111111个长头才意味着功德圆满,11还寓意着佛教的十一善法,即惭、愧、无贪、无嗔、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三个台阶则代表三个人生阶段—青年、中年、老年。告诫人们不论何时何地都要遵循善法,才能结善缘、得善果。</p><p class="ql-block">三组浮雕分别是吉祥八宝组合图、文殊菩萨智慧剑图、六道轮回图。</p>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以传统中式四进院格局分布,</p> <p class="ql-block">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以“华韵梵音”为主题,介绍佛教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展览内容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部分,共计五个单元。</p> <p class="ql-block">古代部分从佛教起源开始,讲述到其如何传入我国并落地生根,详细记录了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变化发展,时间跨度从东汉到清代,将近1700年,描述佛教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做出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近代篇章记录了中华民族面对危机时,佛教人士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革命统一战线,保卫国家与中华民族利益做出贡献,该主题中包括了独贵龙运动、抗日救亡运动,并详细介绍相关人物的事迹,起到讲述红色历史,弘扬红色教育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现代部分以党的宗教政策、统一战线政策为线索,展示在新中国成立后佛教顺应历史潮流,积极参与各方面建设,努力使佛教积极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等一系列成果,同时展现在新时期下佛教人士秉持一心向善,济困助难的宗旨,在新冠疫情、自然灾害等重大事件中慷慨解囊,发挥自身统战作用,永远和党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