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粤语王黄不分,二十多年前有位黄姓老领导接待外省人时,总爱用不太精准的普通话准确地介绍自己的姓。“我姓黄,被人喊着要扫的黄。”那时我刚走上管理岗位,轮到自我介绍时偶尔也跟着幽默一番“真扫的话,我是第一个被扫的黄”。13天青甘之行的开篇和结束都遭遇了大片的黄,不由得想起这段往事。突发联想,我要真的是那被扫的黄,那该多好啊。随着岁月的变幻,从罗平到婺源,从兴化到汉中,从门源到青海湖边,而到了秋日,从大小兴安岭到额济纳乃至整个东北西北华北,都是人见人爱的满目金黄。</p> <p class="ql-block"> 屈指一算,这已是第四次欣赏青海湖的油菜花了。前三次跟的是普通旅游团,走马观花进景区拍照留念。而这次则是随走随停随拍,有居高临下的俯拍,更多的则是平地起飞无人机,找到最佳的观赏角度。只见油菜花开满地黄,丛间蝶舞蜜蜂忙。任凭清风吹拂金波涌,飘逸醉人浓郁香。最给力的还是大晴天,阳光仿佛熔化了大地,田野披上一层层明艳的鹅黄的,细碎的花瓣在阳光下流淌着蜜糖般的光泽,旁边还有绿油油的青稞默默地衬托着黄的金光,远处青海湖面的蔚蓝,与蓝天融为一体,更远处偶尔还可见一行行的雪山白,展示着一种宁静和谐的美。而一闪而过的骑行者,则划出了一线动感的美。</p> <p class="ql-block"> 团友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在青海海拔最高的高铁站门源站旁的等候,当白色的和谐号穿越油菜花田时,弯弯的铁轨,奔驰的列车,在金黄色油菜花田的映衬下,画面格外美丽动人。我们没像某些游客那样走进花田,因为知道这些油菜花成熟后是要用来榨油的,连乾隆皇都知道:“爱他生计资民用,不是闲话野草流”,更何况我们这把年纪的人都会唱“路边的野花不要采”。据说,这是全球十大绝美花海之一,那就远远地、高高地用镜头定格这美丽吧,铭刻在脑海中的美才是真正刻骨铭心的美!</p> <p class="ql-block"> 一路上看见不少各种精神的宣传标语,我想油菜花也应该有其内在的神韵,那就是:盛放时倾一生明艳璀璨大地,凋落后以籽实榨油延续烟火奉献人间。突然想起我出游时总喜欢带着的党旗和国旗,铁锤镰刀是金黄的,五星是金黄的,还有军旗的八一,团旗圆形环绕的五角星,少先队旗的星星火炬,不都是金黄的吗?只有这金黄才衬得起烈士鲜血染成的中国红。我爱门源和青海湖的这一片片油菜花,爱这片油菜花的金黄。如果老黄也能化作这一片金黄,那真乃此生所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