ཕུལ་བྱུང་སྦྱངས་卓玛巴姆的美篇

ཕུལ་བྱུང་སྦྱངས་卓玛巴姆

<p class="ql-block">小村回来已有几日,但灶膛里跃动的火光、山风拂过草甸的沙响、天空之上的繁星点点、唇齿留香的原生态美味,依然清晰烙在心底。尤其老乡们“再来啊”的叮咛,像山涧清泉,时时淌过耳畔,将都市的喧嚣滤去,只余下那份熨帖心窝的暖意……</p> <p class="ql-block">在云南丽江永胜县层层山峦的褶皱里,大羊坪彝族小村静静卧着,如同被时间遗忘的璞玉。</p> <p class="ql-block">村中人家依山而居,门前石阶、木板和夯土墙已被岁月磨平了棱角,闪着温润的光。随意推开一家虚掩的柴扉,主人眼底漾着朴素笑意,一碗热腾腾的苦荞茶,几颗自家烘烤的土豆和玉米,质朴的滋味熨帖着肠胃,也抚慰着远行的风尘。</p> <p class="ql-block">大羊坪村没有门票,没有喧嚣,它只是安然栖于滇西北的褶皱里,悄悄捧出山野的苍翠、草甸的韵律与彝家人的赤诚。</p> <p class="ql-block">清晨,薄雾氤氲,村中草甸的曲线在朦胧里若隐若现,仿佛大地起伏的呼吸。待云开雾散,阳光倾泻而下,草甸上的花和草霎时鲜亮,层层叠叠的青绿铺展至山脚,竟似大地特意铺展开来的碧色锦缎,映衬着木屋土墙,清冽如画。</p> <p class="ql-block">晨露未晞,林间湿漉漉的。队友们已经爬上高山,在腐叶下、树根旁,猫腰细寻……。寻得伞盖饱满、沾满泥土的各式菌菇,收获了山野的慷慨馈赠,也成为了我们餐桌上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日暮时分,山那边燃起绚烂的橘红,余晖染透流云,泼洒在错落的屋顶、蜿蜒的小径和慢悠悠归家的牛背上,我们竞相抬起手机,想在心中留下那抹金黄……</p> <p class="ql-block">做活回来的阿米子们闲话桑麻,偶尔几声爽朗的笑,悠悠荡开,竟叫人心底也生出些从容与安稳来。她们在厨房忙里忙外,不一会就端出一桌桌原生态美味。</p> <p class="ql-block">暮色四合,山野渐静,只余下几声犬吠衬得夜更幽深。举头仰望,两千多米海拔之上,星星繁密,颗颗如洗,仿佛伸手可触。我此刻才想起天上原本是繁星如织的,有多久没看到过这么多的星星了?尘俗纷扰在此刻悄然隐没,只余下宇宙的呼吸与我们一同在静谧中沉浮。</p> <p class="ql-block">乌里,一位帅气又有思想的彝族汉子,怀揣着对家乡依恋,用在北上广闯荡多年的经验和超前理念,10年前就开始带着村民一点一滴的改造着小村的居住环境,带头发展乡村经济,成为了村民非常认可的带头人。</p> <p class="ql-block">十年来,乌里每年都要亏掉几万块举办火把节,他说:“目的只有一个,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文化与喜乐的文明传承和分享值得我们这么去做”,今年的火把节他依然是这样做!</p> <p class="ql-block">入夜,我们一群人围坐于星空下、火塘边,他烟头明灭,指点夜色中的田野山峦,怎样保护好小村特色的同时发展乡村振兴?怎样让农产品走出大山?怎样增加村民的收入?话语朴素却灼热,像星星落进眼睛——关于明天的光,已在心里亮起。</p> <p class="ql-block">深入小村的人,会被它的美吸引,也会心生“我想为小村做点什么,我能为小村做点什么”的想法。关心和关注小村建设的,不止是自己的村民,还有捐给小村300张床的浙江企业家、一对一帮扶困难家庭孩子上学的上海家庭,还有我们队友里退居二线的女领导、事业有成的女企业家……,大家都用实际行动支持和帮助着小村。</p> <p class="ql-block">甘肃一个小学的老师-两米,因为上次参加过“牦牛坪小学公益行”就爱上了小村,趁着假期再次来到这里,用她自己的方式参与小村建设。</p> <p class="ql-block">老核桃树下,我恍然明白,所谓桃源,未必是杳不可寻的幻境——它便是此时此地,人间烟火与自然天光凝成的一滴琥珀。</p> <p class="ql-block">“下次再来,家里住。” 彝族阿妈的眼神里,装着整片未被惊扰的山川岁月,无声告诉我们:只需脚步放得轻些,心敞得开些,光便自然来拜访你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