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江州区城南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劳动实践是幼儿学习和掌握基本劳动技能的有效途径。因此,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更新观念,增强幼儿的劳动教育意识,让幼儿在劳动中获得成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可见,劳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幼儿园阶段来说,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有哪些价值?从品德教育、幼小衔接、终身发展三个角度,探讨劳动教育对幼儿发展的意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有助于美好的德性享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园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在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前提下,凸显了幼儿品德教育的重要地位。这既反映了我国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在幼儿阶段的要求,也符合幼儿自身的发展需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针对幼儿园德育的目标和要求,《规程》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其明确指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幼儿园品德教育应关注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幼儿的主动性,而不应只关注幼儿对于道德知识认知层面的知晓;其二,幼儿园品德教育应重视榜样示范等隐性教育方式,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而不应只关注容易流于表面的说教等显性教育;其三,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从幼儿的生活以及一日活动中充分挖掘教育机会与教育内容,重视幼儿的直接经验,而不应局限于专门的教育活动。这三个方面也正是幼儿德育在实践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及容易出现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儿在劳动中改造周围的环境,幼儿园劳动教育关注幼儿劳动知识的获得、劳动能力习惯的养成,也关注在劳动实践中幼儿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愉悦的情感、获得美好的感受,并由此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念,秉持良好的劳动态度。叶圣陶先生曾在《习惯成自然》中写道:“要有观察的能力,必须用心去观察。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去读。"3-6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需要直接感知、实际操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助力幼小衔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近年来,幼小衔接得到社会、学者、教师和家长越来越多的关注。教育部门也相继出台了法规文件,对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内容与要求等提出了建议与指导意见。2021年3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应“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并分别从幼儿园、小学两个阶段对幼小衔接工作做出指导和建议。《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明确指出,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四项内容: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其中,生活准备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安全防护和参与劳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劳动教育是幼小衔接的重要教育内容。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树立积极的劳动观,助力幼儿顺利度过学段衔接期,奠定下一阶段学习与发展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有助于终身发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意见》不仅明确了各个学段在劳动教育中需承担的责任,更指明了劳动教育并非独立于其他教育开展实施,而应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劳动是包括儿童在内的人类全面发展的实施途径,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挖掘树德、增智、强体、育美过程中育人价值的重要抓手。此外,在全面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劳动教育也是学习型社会所倡导的终身发展的重要载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标准)指出,劳动素养即"学生在学习与劳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劳动教育,幼儿在亲身实践的直接经验中形成对人、事、物的积极看法,此为价值观;幼儿塑造自身发展所需的重要品质,此为必备品格:幼儿习得解决问题的必要知识与技能,此为关键能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综上,劳动教育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且积极的影响。它能够带给幼儿美好的德性享受;它是助力幼小衔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利于加强学段衔接,促进学习目标连续性和进阶性,也为幼儿下一阶段的学习与发展做好准备、奠定基础;它也是实现全面、终身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幼儿提供机会,让他们在简单劳动、复杂劳动、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中学会做人、做事、生存、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