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努力失效后,我如何“意外”通关高考? 作者:王昭尹

周翠芳

<p class="ql-block">开场白</p><p class="ql-block">各位同学和家长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我是王昭尹,即王昭君去掉下面一个“口”。敬请谅解我今天带着我的演讲稿,因为我认为我的高中生活中值得回忆的非常多,把它们讲出来,希望这些能正在或将要上高中的朋友们即你们的家长提供一个参考。</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不是作为学霸来分享经验的。</p><p class="ql-block">相反,我的高中三年,大部分时间都在迷茫和挫败中度过。</p><p class="ql-block">高一跟不上,高二彻底崩盘,高三也只是勉强跟上。</p><p class="ql-block">但最后高考,我考出了意想不到的成绩,尤其是语文和生物,现在即将进入国防科大。</p><p class="ql-block">我想和大家聊聊,当“努力”看起来完全没用的时候,是什么让我最终没有掉队。</p> <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高一 预警与逃避</p><p class="ql-block">刚上高一,我就懵了。</p><p class="ql-block">初中那套学习方法完全失灵。老师讲得快,作业多到写不完,考试排名一落千丈,心理落差非常大。</p><p class="ql-block">我记得有次班主任找我谈话,很直接地说:“你的数学成绩非常差,已经严重脱离我们班的平均水平了。” 其实当时我正把大量时间花在物理上,数学就掉下来了。</p> <p class="ql-block">我跟老师坦白:“我真的没办法平衡好各科时间。” 老师也很无奈,大概意思是“这样不行,但我也没有特别好的办法”。</p><p class="ql-block">那次谈话后,说实话,我感觉更迷茫了——好像问题被指出来了,但谁都解决不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我也没再主动去找老师了,因为觉得问了可能也还是那句“没办法”。</p> <p class="ql-block">为了逃避这种无力感,我更加一头扎进了书本里。</p><p class="ql-block">阅读其实是我从小养成的习惯,但到了高中,它有点“变味”了。我投入的时间变得更多,读的种类也更杂——从小说到历史甚至一些杂文。</p><p class="ql-block">说实话,当时看得很心虚,知道自己在逃避学习,负罪感很重。但内心深处,或许我也在隐隐期望,书本能给我一条脱离困境的路?虽然高一高二都没能找到明确的答案。</p><p class="ql-block">现在回头看,这三年的持续阅读,虽然没有立竿见影地提升成绩,但它悄悄打磨我的思维。</p> <p class="ql-block">最明显的感受是在语文上:做阅读理解时,我好像更容易抓住文章想表达的那个最核心、最有趣的东西了——而考题往往就出在这些关键点上。</p><p class="ql-block">至于作文,高考的题目是如果梦可以赠与他人,我写作的灵感火花来自高三老师发的一份重点资料(很多同学没时间看),那份材料正好给我一个理解题目的方向。最后作文因此也取得了理想的分数。</p><p class="ql-block">此外,能快速抓住资料里的关键点并形成自己的立意,这种能力,我觉得离不开长期阅读培养出来的“读书的脑袋”和对观点的敏感度。</p> <p class="ql-block">也是在高一,我参加了学校的戏剧节。</p><p class="ql-block">在灯光组,为了调出舞台效果,一遍遍沟通和尝试,虽然和学习无关,但那种专注让我暂时忘了成绩的压力。</p><p class="ql-block">另外,我高一暑假参加了一个生涯体验活动,第一次当队长,做得不太到位,也算是个小教训。</p><p class="ql-block">所以,如果你们有时也感到压力巨大想暂时逃离,我理解。</p><p class="ql-block">但或许,可以选择一些能悄悄滋养你思维或锻炼你能力的“避难所”,比如有深度的书、纪录片,或者参与一个需要负责的小项目。</p> <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高二 -崩盘与“躺平”</p><p class="ql-block">高二是我成绩最差、心态最糟的时期,没有之一。分数大幅下滑,跌到了班级下游。害怕考试,甚至害怕走进学校。</p><p class="ql-block">和高一一样,高二时我还在上补习班。</p><p class="ql-block">更多是图个心理安慰,觉得“至少我做了点什么”,但人在心不在,效果微乎其微。</p><p class="ql-block">说实话,高二这一年,我基本没什么积极的“转变”或“急救措施”。</p><p class="ql-block">就是感觉很苍白,很无力,在低谷里躺着。</p> <p class="ql-block">周末偶尔会去参加徒步活动,次数不多,但那是我最自由的一段时光,也能学到点生存和处事的道理。</p><p class="ql-block">如果说还有什么在支撑着我,可能就是高一延续下来的那点阅读习惯。高二暑假,我参加了XA项目(类似大学研究课),做实验很快乐,但讲论文时被老师批评得很惨,因为太生疏了。</p><p class="ql-block">这些活动在当时都和学习成绩提升没什么直接关系。</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这大概就是在低谷里,身体本能地在寻找一些能抓住的、有实感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高三 - 被动刷题与“意外”收获</p><p class="ql-block">到了高三,新课结束,就是无穷无尽的刷题。我是跟着老师的节奏走的,让做什么题就做什么题。刷完也会看看错题,但坦白说,因为时间仍然不足,我并没有特别系统地去总结什么“方法”。</p><p class="ql-block">整个高三,我的成绩并没有像励志故事里那样突飞猛进,只是从高二的谷底稍微爬升了一点,回到了中下游水平。</p><p class="ql-block">要说转变,心态上可能稍微认命了一点,就是硬着头皮扛下去。</p> <p class="ql-block">那么,高考成绩相对不错,尤其是语文和生物,靠的是什么呢?</p><p class="ql-block">我自己总结,主要是两点:1. 长期积累的素养:高一高二看似“无用”的阅读,在关键时刻帮了大忙。</p><p class="ql-block">除了前面说的作文,阅读积累的语感对阅读理解也有帮助。生物能发挥好,我觉得和高二暑假参加的XA项目有关。</p><p class="ql-block">虽然当时讲论文被老师批评得很惨,但那些做实验、被不断强调注意细节的经历,无形中锻炼了思维,高考考实验设计题时感觉比较顺手。</p> <p class="ql-block">2. 关键的心态调整:我高考时最坚持的一点就是:考完一科,绝对不想它,立刻用下一科的知识塞满脑子。</p><p class="ql-block">比如化学感觉考砸了,出了考场就拼命背生物知识点,不给自己懊悔和恐慌的时间。这招对我非常管用,避免了情绪崩溃影响后续考试。</p><p class="ql-block">另外,在高考那几天,我终于启用了AI工具。</p><p class="ql-block">主要是在复习下一科时,如果感觉特别不好或者有疑惑,让它快速帮我分析一下某个错题可能卡在哪个知识点或逻辑环节上,目的是为了快速调整状态,或者避免在类似问题上再犯错。</p><p class="ql-block">那时候所有人都很紧张,你能冷静思考下一步该怎么做(哪怕是ai安排复习策略),然后执行,你就赢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部分:选择与反思 - 为什么是国防科大?</p><p class="ql-block">关于为什么选择国防科大,原因很实际:1. 提供一个“重塑信心与韧性”的环境:坦白说,高一前的我其实挺自律的,但高中连续的挫败确实严重打击了我的信心,也让我在面对困难时更容易退缩。</p><p class="ql-block">我需要一个能逼我一把、同时提供强大支持系统的环境。 国防科大的军事化管理,以及它强调学习和体育并重的模式,就很符合我的需求。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比如跑三千米)不仅磨炼身体,更能锻造意志力。</p> <p class="ql-block">我相信,当我能征服这些体能挑战后,再面对学习或其它难题时,心态会稳得多,退缩的念头也会被压下去。</p><p class="ql-block">2. 看中实力而非仅分数:它有我想学的A+专业,而且这类院校考核比较综合,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我之前的学习生活中没有的。</p><p class="ql-block">3. 未来的职业规划: 宣传片里有一句话“携笔从戎,保家卫国”,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和想法转化成推动国家前进的力量,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让我觉得我在向那些伟大的人靠近。</p> <p class="ql-block">结尾:平实总结与建议回顾我的高中,它不是一个“逆袭”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高一预警,高二崩盘,高三也只是挣扎着跟上。最终高考的结果,有努力(高三的刷题),但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我当时无意中对的事:高一的戏剧节、阅读和生涯体验,高一高二偶尔的徒步,高二暑假的XA。</p><p class="ql-block">我无意中的逃避反而解决了当时对我来说最大的问题:我的心态。</p><p class="ql-block">最后,高考前夕反倒是我心态最平和也是效率最高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所以,我想对各位还在初中阶段的同学说:如果你感到迷茫、跟不上,别硬扛,及时寻求帮助(老师、学长学姐),调整方法比盲目努力更重要。</p><p class="ql-block">如果别人的方法不适合你,也可以试试用ai地毯式搜索。</p><p class="ql-block">心态是最后的防线。</p><p class="ql-block">学会在压力下给自己“清空缓存”,就像我高考时“考完一科看下一科”。专注当下能做的事。工具(如AI)可以在关键时刻作为辅助,但绝不能替代你自己的思考和努力。</p> <p class="ql-block">最后,运气确实存在,但我的经历让我觉得,所谓的“运气”,有时是你过去无意中埋下的种子,在某个时刻发了芽。</p><p class="ql-block">好好经历你们的初中生活,认真对待那些让你投入的事情,无论它是否直接关联课本。</p><p class="ql-block">愿未来你们的高中生活快乐且有收获!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p><p class="ql-block">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