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暑期晋東南游之长治篇

wLj

<p class="ql-block">山西晋東南地区从地理概念上包含长治和晋城两市。古时称之为上党郡。这里是我国第二台阶和第三台阶的分界线,海拔千米,夏季平均温度22度左右。是山西三大避暑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中华五千年文明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晋东南做为古建筑密集区是古建迷的心灵故乡。全国现存宋金以前的木质古建筑145处,晋东南有68处,占47%。尤其是宋代,全国共47座,山西34座,晋东南独占24座。这里有全国文保重点单位145处比全国文保重点单位第一的北京市(135座)还多10座。由于晋东南位于太行山深处,沟沟壑壑,弯弯绕绕交通十分不便,当年梁思成、林徽因都未能到访。在21世纪的当下,这里交通仍有许多不便,因此游客较少、商业化程度极低,古建藏在深山古村保留着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上党从来天下脊,山西太行山自然风景美不胜收。这里有太行山各类峡谷,太行山与中原平原垂直落差近千米,太行八径晋东南独占一半。奇峰迭起、峡谷幽深,风景独好。</p> <p class="ql-block">晋东南是红色根据地,抗日战争初期,毛主席把上党比作"棋眼",创建了太行、太岳抗日根据地。太行山精神振奋全国。八路军总部在这里,"軍工摇篮"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在这里,百团大战、上党战役发生在这里,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也战斗在这里。现在全国唯一的八路军纪念馆还是建在这里。这么多的因素让我们这个暑期避暑旅游就定在了晋東南。</p> <p class="ql-block"> 上党门(国六)</p><p class="ql-block">上党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581一600年),是上党郡署的正门。唐朝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曾大规模扩建。三年后李隆基登基成皇帝。这是上党门的鼎盛时期。金元时期毁于战火。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门楼并增建钟鼓楼。上党门钟搂(风驰),鼓楼(云动)分列东西两侧,距离大门的距离与高度均不相同,打破了传统中轴对称格局。上党门海拔约1500米,居高临下,气势恢宏。现在上党门是长治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观音堂(国五)</p><p class="ql-block">长治观音堂始建于明万历九至十一年(1581一1583年)。比隰县小西天早70年。作为山西明代悬塑艺术殿堂,虽然规模远不及隰县小西天(小西天216平方米,观音堂不足50平方米。但它的内容丰富度和工艺上的精细程度比小西天更胜一筹。观音殿内现存约500尊塑像,最大的约2米,最小的仅2厘米。在内容上是儒释道三教共融。加上殿堂面积较小,视觉效果更为繁复紧凑。对照说明一一观赏,有种目不暇接的感觉。观音殿悬塑中还隐藏了两个彩蛋(悟空和八戒),让你在观看欣赏时多了一些探密感。</p> <p class="ql-block">"小而密",是观音堂的特点。它的建成,既非宫廷皇家,也不是五台山圣地,需要高大宏伟,一板一眼。它就是中国民间村子里村民自已集资建的小庙,为了方便一站式祭拜,把儒释道三家所有能想到的神仙圣人都汇聚一堂。标准的中式审美,繁复堆叠之美、对称形式之美。</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及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西天展现的是佛国大千世界,观音堂则聚焦主神观音,殿堂正中是观音、文殊、普贤菩萨彩塑非常醒目。</p> <p class="ql-block">观音菩萨上方金柱顶部,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儒释道三技鼻祖共坐中央。充分体观了自唐宋以来,儒、释、道三教共融的文化现象。右边老子塑像边有"出三界""道德至尊",中间释迦牟尼两边有"佛日增輝""法轮常转",左边孔子两边有"贯古今""配天地"的字样。</p> <p class="ql-block">殿内塑像布局合理,主次分明、层次清晰、人物造型生动、极具浓郁的生活气息。佛教内容:南北两侧供台的第一层是十八罗汉,第二层即十八罗汉的上部是二十四诸天,第三层为十二圆觉菩萨。其它地方还加入了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唐王取经、观音菩萨救八难等一系列佛教故事。</p> <p class="ql-block">唐王迎经: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迎接三藏法师西行印度取经回来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儒家内容上对比佛家的开悟和道教的升仙,七十二贤人个个庄重肃穆,眉宇之间写的全是修身治国平天下。</p> <p class="ql-block">道教内容上,除了玉皇大帝、王母娘娘还有道家仙乐人物。图中间人物为玉皇大帝。</p> <p class="ql-block">王母娘娘。</p> <p class="ql-block">八仙祝寿共赴王母娘娘寿宴。第一个彩蛋出现:右上第二个塑像下孙悟空隐藏于此。</p> <p class="ql-block">第二颗彩蛋出现:图中左下猪八戒</p> <p class="ql-block">纵观全殿的塑像,除三尊主像佛教三大士是在殿内现场堆塑的外,其余的都是在其他地方做好,再按照原来的构思摆放在一定的位置。虽然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因为使用的颜料以矿物为主,稳定性强,不容易褪色,它的色彩至今仍很鲜艳。观音殿的图案纹饰瑰丽,构思极为神奇,人物表情刻画细倒入微,人物神态丰富多彩,从形式、内容到塑造手法上都继承了古代传统文化之精华,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特色和风姿,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庫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潞安府城隍庙(国五)</p><p class="ql-block">潞安府城隍庙是全国现存已知的城隍庙中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处古建筑群。始建于元代,元、明、清三朝建筑同在一庙。</p> <p class="ql-block">潞安府城隍庙前有神道,南北向中轴线长408米,由南往北依次有六龙壁、宏门、木牌楼、石牌楼、山门。</p> <p class="ql-block">前院玄鉴楼,明代建筑。二楼是倒转戏台有祭祀活动时在这里唱大戏。</p> <p class="ql-block">潞安府城隍庙前院宽大的花园。花院有一株高达30多米的化石树。</p> <p class="ql-block">中大殿为元代原构,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建。是城隍庙主殿,高大宽敞,四壁绘图清秀生动。该殿面阔五间,进深六橡,殿内采用减柱法,仅用内柱四根。梁架简略,用材硕大。整座建筑元代风格十分浓厚。</p> <p class="ql-block">城隍庙贡奉的城隍爷是为城市做出重大贡献的本地官员或名士。皇帝还要给他封赐官品,让他护佑城市的百姓。潞州城隍庙的城隍爷城隍为二品官。皇帝怕他寂寞还特许夫人陪同。所以城隍庙后院是城隍爷的宫殿。里面是城隍爷和城隍奶奶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 五凤楼(国六)</p><p class="ql-block">五凤楼是长治玉皇观的山门建筑,通高20米,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为元末明初之风格。其五重飞檐设计寓意"五凤展翅"。长治玉皇观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五凤楼)、拜厅、后殿,两侧有配殿、钟鼓楼。高等级五凤楼全世界仅有三座:北京、东京各一座,还有一座就是长治五凤楼了。长治五凤楼的建筑技术与艺术成就代表中国古代楼阁的最高水平。</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楼梯由单棵桑树主干雕凿而成,高7.31米,树龄约500年,阶梯15步。独梯工艺十分古朴。目前在桑树独梯对面又新建楼梯,供游人上楼观赏。为保证安全一次只准三人登搂。估计要不了多久就会和应县木塔一样不允许登楼了。</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使用两根直径50Cm以上的荆木作大梁。荆木为灌木,生长缓慢,一般用来编筐。此梁这么粗大,居专家推测树龄超过3000年,世所罕见。</p> <p class="ql-block">从外面看五凤楼有五层,内部其实只有两层。</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顶部八卦藻顶斗拱迭涩,垂莲吊挂,木构件精致繁复,体现元代木构技术巅峰。</p> <p class="ql-block">五凤楼后面的献厅有四根方形石柱,粗犷挺拔,柱闽雕刻龙、凤、卷草、花卉等图案,线条流畅,技法洗练。</p> <p class="ql-block">灵霄宝殿斗拱粗硕、出檐深邃,七拱十三踩斗拱规制超过北京故宫太和殿(九踩斗拱),被誉为"天下第一玉皇观"。</p> <p class="ql-block"> 金灯寺(国六)</p><p class="ql-block">金灯寺坐落在长治林虑山(属太行山脉)巅一处巨大的天然石凹里。始凿于北齐天保年间(550一557年),明弘治到万历年间(1506一1620年)进行了扩建。金灯寺石窟为全国最大的明代石窟群,规模宏大,雕凿精美,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尾声华章之作,为中国石窟艺术写下了完美的句号。是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地处南太行公共交通不便,去金灯寺有三种方式:自驾、包車、参团。我们包車去金灯寺走花壶线。花壶线是太行自驾最险的一段。公路一边紧靠崖壁,另一边是90度垂直的峭壁,一路风景非常不错。沿途还有几个小众景点(南天门、小西天、神龙掛壁公路观景台等)可以顺路参观。</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石窟依山崖而建,形成了东西向长条形平面布局,现存一进七院,大小石窟17个,佛龛造像8躯,摩崖造像500余尊,浮雕像1200余尊。木构建筑34间。</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第五窟水陆殿在第四院,位于金灯寺中心地带,是金灯寺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窟,也是金灯寺石窟的精华所在。</p> <p class="ql-block">水陆殿的石窟形制很特别:在岩石地面向下凿出池沼,储存洞中山泉之水,上架田字型石桥,供香客进香礼拜。是石窟套石殿的建造手法。池内泉水清彻见底。窟内共有30余尊佛像,主尊为三世佛,两侧为胁侍菩萨。</p> <p class="ql-block">水陆殿四周除前壁无雕饰外,其余三壁绝大部分是水陆殿浮雕,雕工精致,共79幅,集儒、道、释的仙佛众神于一堂,汇民间三教信仰于一体。金灯寺就凭着这79幅水陆殿浮雕就能评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塔林有明、清墓塔46座。</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塔林中最大的千佛塔,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相传塔室内保存有创寺僧人净真禅师包骨坐虎像,后毁于战乱。</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附近的小众景点南天门。景区不大但内容丰富,走走看看饶有趣味。</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之巅。南太行景色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神龙湾掛壁公路是穽底村村民为逆天改命,在党支部领导下,从1985年开始在悬崖上开筑公路,用了15年时间于2000年贯通。全长1526米,33个洞口与39个天窗形成了独特的光影效果,堪称太行山奇景代表。现在神龙湾掛壁公路是省道的组成部分,既是脱贫攻坚的象征工程,也是太行山核心旅游景观。我们去时神龙湾掛璧公路因塌方封闭。只能在神龙湾掛壁公路观景台远观。</p> <p class="ql-block">神龙湾掛璧观景台悬于1000多米的悬崖上,可全景俯瞰掛璧公路和穽底村。</p> <p class="ql-block">观景台下就是四面群峰环绕似深井而在井底的穽底村。</p> <p class="ql-block"> 八泉峡</p><p class="ql-block">长治唯一的五A级景区八泉峡,原名八道水,因峡谷中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而得名。是太行第一雄峡。</p> <p class="ql-block">景区最高海拔1570米,最低海拔仅470米,落差1100米。景区为游客着想,建成完善的景交系统:观光車一观光电梯一空中巴士一索道一游船一观光车。让老人和孩子也能轻松登顶。景区游览是一个环闭。分A、B两线。任游客自选。年老体弱和带小孩的游客可选B线。</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最高点玉皇宫。</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索道是全国景区索道中唯一的90度折弯的索道。跨越了13个山头,长3000米。从索道上往下看,可俯瞰太行山大峡谷全景。</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有多处儿童戏水区域。</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景区的标志:八泉峡之心。</p> <p class="ql-block"> 崇庆寺(国四)</p><p class="ql-block">崇庆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崇庆寺作为宋代彩塑艺术的代表,其核心价值在于保存完好的宋代彩塑群。寺内彩塑以写实技法、细腻神态和华丽彩绘著称被誉为"宋塑之冠"。</p> <p class="ql-block">崇庆寺第一绝:大士殿的三大士像。殿内供奉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三尊彩塑,分别坐在神兽(犼、狮、象)之上,姿态罕见、服饰精美,璎珞沥粉贴金,展现宋代贵族审美。尤其是普贤座下的白象琉璃眼珠栩栩如生,与十八罗汉彩塑共同展现了宋代彩塑艺术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崇庆寺从第二绝:十八罗汉彩塑。大士殿两侧贴墙的十八罗汉坐像,比例与真人相近,肌肉线条流畅自然,兼具唐代遗风与宋代特色,是中国现存宋代罗汉像中唯一有确切纪年的作品。图为最美看门罗汉阿南(佛祖的堂弟)。</p> <p class="ql-block">图中左侧罗汉为印度造型,双手翻看中国式经券,右侧罗汉为汉人造型,手中却握贝叶经,说明千年之前中西融合已很普遍。</p> <p class="ql-block">十八罗汉中除布袋罗汉外唯一一个享有寺庙供奉的罗汉。所供寺庙在五台山。据传他是佛祖的儿子。裙代之风佛界也不能免俗</p> <p class="ql-block">图右下角降龙罗汉怒目蓄力,要降伏房柱上的龙王,夺回佛经。</p> <p class="ql-block">布袋罗汉笑口常开。</p> <p class="ql-block">崇庆寺第三绝:地藏殿的十王像。殿内供奉的十王彩塑(即十殿阎王),技艺精湛,形象威严,反映了宋代雕塑艺术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刻画。</p> <p class="ql-block">崇庆寺第四绝:千佛殿的释迦(释迦牟尼与文殊、普贤)三尊像。三尊像虽经后世修补,但保留了宋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像体态圆润,背光华丽。</p> <p class="ql-block">两侧菩萨低眉浅笑,火焰形背光设计独特。</p> <p class="ql-block"> 法兴寺(国三)</p><p class="ql-block">法兴寺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凉神鼎元年(公元401年)。寺内现存石塔6座均为唐代遗构。现存自唐迄清碑刻17通,记载了寺史沿革和建制情况。法兴寺原处位置是慈林山煤矿的主要采掘区,七十年代后期出现地面塌陷、庙基裂缝、殿宇倾斜有倒塌被毁的危险。文物部门反复硏究后确定将法兴寺原样搬迁到对面的翠云山上。</p> <p class="ql-block">唐石舍利塔,始建于唐咸四年(公元673年)。据传是唐高祖第十三子郑惠王李元懿做潞州史时曾到法兴寺观光,看这里风景壮丽便大施钱财扩建寺庙并亲自主持建造这座石塔,同时将自己珍藏的37颗舍利子赠给寺院,保存在石塔之内。这座塔外形似是而非,与众不同,亦名藏经楼,石殿、回字塔、无梁殿。凝神细看,似塔非塔,似殿非殿,似楼非楼,似堡非堡。塔形上小下大,有塔的错落美;四四方方又有殿的方正美;更兼几分奇异。在国内绝无仅有,独一无二,堪称法兴寺第一绝。</p> <p class="ql-block">燃灯塔始建于唐大历八年(公元773年),通体青石构建,小巧玲珑,形制秀古,亦名长明灯、灯幢。塔身上的浮雕,凿磨细腻,刀工娴,是研究我国盛唐时期浮雕艺术难得的实物遗存。在我国仅存三处。而法兴寺这盏石灯造型最精巧,雕工最细,保在最完整。造型优美,雕工细腻,是其外在之美,合理的防风功能则是其内在的巧妙。相传点燃佛灯,无论刮东、西、南、北风,佛灯永不熄灭,长明灯的名字则由此而来,堪称法兴寺笫二绝。</p> <p class="ql-block">法兴寺园觉殿(前殿)是寺内最大的建筑,建于宋元半三年(公元1066年)。殿中石砌一凹字佛台,中放释迦牟尼佛像,左文殊、右菩贤,台前分站两护法金刚。</p> <p class="ql-block">圆觉殿两边靠墙竖着12尊圆觉像、或裸露上身,或披衣,面庞圆韵,高髻秀眉,神态庄重俊逸,服饰色彩柔和,衣纹线条流畅自然。</p> <p class="ql-block">一手托腮作思考状的圆觉像,神惜溢于眉梢,流于眼角,造型优美逼真。</p> <p class="ql-block">宋塑十二园觉像,虽始塑于北宋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却保持了大唐的风韵,气质奔放而不失清雅,体态丰滿而不失秀丽,身形肥腴而不显雍肿。十二尊圆觉菩萨像各具神态,她们或低眉沉思,或慈祥微笑,或端庄肃穆,将佛教中的慈悲与智慧展现的入木三分。每一尊塑像的衣纹线条都流畅自然。工匠们将盛唐的丰滿美和宋代的纤秀美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堪称东方彩塑艺术的巅峰之作。中国的彩塑在山西,山西的彩塑在长治,长治是中国彩塑艺术的聚宝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八路軍太行纪念馆</p><p class="ql-block">长治武乡有全国唯一全面反映八路軍抗战史的大型专题纪念馆。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彭德怀、邓小平、刘伯承、左权曾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他们运筹帷幄指挥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战争。</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从平型关大捷的震撼场景到百团大战的恢弘叙事,从黄崖洞保卫战的辉煌胜利到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的创建,是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日本侵略者全赶出全中国这段历史最震撼、最全面、最真实的记录。</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培养了大批的干部:55年授衔时10大元帅中的9位,10位大将中的8位,57位上将中的49位,177位中将中的149位。在这里又看见了我的老父亲,心情激动只想对他说:山河无恙、盛世太平,如你所愿。</p> <p class="ql-block">从1937年9月7日八路軍总部开进太行山。各支部队在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领导下创建了晋察冀、晋冀鲁豫、晋绥和山东根据地。像一把把锋利的刺刀插入敌后,打的敌人魂飞魄散。</p> <p class="ql-block"> 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国一)</p><p class="ql-block">根据战斗的需要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深处九个不同地点落脚,一直到抗战胜利。武乡王家峪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点。1939年10月11月八路军总部设在王家峪二所普的农家院落里。朱德总司令住东屋,彭德怀副总司令住西屋,左权住南屋。刘伯承、邓小平回总部开会时,两人合住隔壁东院的东屋。从此这里便成为各抗日根据地軍事斗争的心脏。1939年11月7日在这里总部指挥部队进行了沫源战斗,一举歼灭了日冦第二混成旅团,阿部规秀中将被击毙。敌人哀鸣道:"名将之花,凋谢在太行山上。"</p> <p class="ql-block">1961年王家峪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都曾到此视察参观。</p> <p class="ql-block">  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p><p class="ql-block">公园前身为漳泽水庫,总面积740公顷,约58.72平方公里。湿地内保存有华北地区最完整的原生沼泽生态系统。是华北地区湖泊河流湿地的典型代表。被游客戏称之为"山西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湿地内河道纵横,有万亩芦苇、菖蒲草荡及湿地防护林。特别是夏季十里风荷的诗情画意使北方城市瞬间变成了江南水乡。</p> <p class="ql-block"> 上党战役北关战斗遗址</p><p class="ql-block">上党战役正式拉开了解放战争的序幕。当时蒋介石一面邀请毛主席去重庆谈判,一面又派军队进攻晋东南根据地。刘伯承和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针锋相对、寸土必争方针,于1945年9月10日至10月12日对国民党进犯軍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歼灭战。</p> <p class="ql-block">在上党战役北关遗址旁边还立着一块毛主席的诗碑,细细看来,原来此处就是史书中提到的三垂冈。唐末梁晋争霸,两大枭雄朱温与李克用斗了一辈子,李克用死后,儿子李存勖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在三垂岗出奇兵大败朱温,逆风翻盘,彻底改变了晋梁之战的历史走势。朱温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克用为不亡矣!至如吾儿,豚犬耳!"</p> <p class="ql-block">1964年毛主席看《五代史》,读到这段故事,想起了自己年轻时背下的一首诗,凭借记忆用毛笔写了下来:</p><p class="ql-block">"英雄立马起沙陀, 奈此朱梁跋扈何。</p><p class="ql-block">只手难扶唐社稷, 连城犹拥晋山河。</p><p class="ql-block">风云帐下奇儿在, 鼓角灯前老泪多。</p><p class="ql-block">萧瑟三垂冈下路, 至今人唱《百年歌》。"毛主席时年71岁,正是发动文革的前两年。当时的心境:担忧革命的继承问题。令人感慨良多。</p> <p class="ql-block"> 太行太岳烈士陵园</p><p class="ql-block">太行太岳烈士陵园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太行太岳的英雄儿女,经1946年3月晋冀鲁豫边区参议会作出决议后建立的。1948年动工,1952年落成。是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最早建立的一处纪念革命烈士的建筑。198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纪念陵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太行太岳烈士陵园建在长治沈王府遗址上。沈王府首任沈王为朱元璋第二十一子。延续11代,末代沈王1644年被李自成起义军俘获,终结236年藩史。</p> <p class="ql-block"> 六府塔</p><p class="ql-block">长治六府塔始建于随代,坐落在陡宝雨寺内,俗称之为六府塔。据考证:原塔十三层,高30多米,塔身为八角形状。是山西古塔中的杰作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其建筑风格和遗留文物都是中国古文化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现今遗存的残塔仅剩塔座部分,为金元修复之遗物。1958年在塔基中出土的石椁、石棺、金棺、银棺、石函、白瓷罐、金瓶等,均收藏于长治市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10年在离原址35米处重新复建。六府塔内有螺旋塔梯,登顶可眺望潞州全景。</p> <p class="ql-block">发源长治长子县的浊漳河是一条黄水河,也是长治人民的母亲河。它流经长治的几个县,最后横穿太行山,奔向河北。这条只有短短200多公里的河,落差却有400多米,深谷高山、急流险滩,让水路交通几乎成为不可能,正是这份偏僻与险恶,造就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浊漳河在长治平顺县有长达54公里的河谷,在河谷中五代、宋、元、金、明、清的古建筑或隐藏于集镇村落,或镶嵌在峭壁之上,如同散落的珍珠,点缀着这片土地。这里是全国古建筑数量最多、分布最集中、体係最完整的地区,五代时期的古建筑全国只有5座,而在浊漳河谷就有3座,堪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九天圣母庙(国五)</p><p class="ql-block">在进入浊漳河谷前,有一座九天圣母庙。据庙内碑文记载,创建于随代,唐宋元明清历代均有重修。目前宋、元、明、清四朝建筑同存一庙。庙内供奉的是九天玄女,是中华始祖黄帝的师傅,在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中,黄帝多次受挫后向九天玄女求助。九天玄女传授给黄帝奇门遁甲阵法。并帮助他制造黄帝指南車最终助黄帝打败蚩尤。</p> <p class="ql-block">九天圣母庙一进院落布局,山门(上为倒座戏台,清)、献殿、正殿,十分紧凑。山门是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为上下两层,上层为戏楼,下层为出入寺庙的通道。是当地典型的民间寺庙山门带戏楼的形制。据庙内碑文记载,在宋代重修圣母殿的同时就创建了戏台。这是关于我国戏楼创建最早的记载之一。</p> <p class="ql-block">山门的两扇木门上的门神彩绘,形象生动,亦正亦邪。让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献殿(元)像走廊一样连接山门和圣母殿,石柱圆梁为原始材料砍制后直接使用不太讲究,保留元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因献殿的屋檐架构与主殿(圣母殿)互相交错,层叠错落、勾心斗角、争奇斗艳。</p> <p class="ql-block">献殿四角宋、元、明、清四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宋)</p> <p class="ql-block">二仙殿(梳妆台,明)。</p> <p class="ql-block"> 天台庵(国三)</p><p class="ql-block">天台庵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人称国保中的国保。天台庵始建于唐末至五代时期。具体年代至今存在学术争议。原先一直认为是我国仅存四座唐朝建筑之一。但在2014年国家文物局拨款修缮时发现梁架上墨书题记显示"后唐天成四年(929年)建创立",后唐天成四年距离唐朝灭亡只有22年。很多唐朝时的匠人都还在世,他们仍然是按照唐朝的传承建造。因其梁架结构保留了晚唐建筑特征(如举折平缓、出檐深广),部分学者仍然坚持其为唐代遗构。这种年代争议使其成为硏究唐至五代建筑过渡的珍贵实例。</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天台庵,简洁明了。虽然因14年翻修时椽上题记而被"开除"唐藉,但它比现存唐构的含唐量有过之无不及。民间艺术的过渡往往不如史书记载清晰可见,但承继自晚唐的建筑风格却是无可争议。</p> <p class="ql-block"> 原起寺(国五)</p><p class="ql-block">原起寺始建于唐天宝六年(747年)。传说与唐玄宗镇压"凤脉"的政治风水有关。选址于凤凰山山巅,俯瞰浊漳河谷。现存大雄宝殿、青龙宝塔均为宋代原构。其余皆是明、清建筑。</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坐落在0.63米高的石砌台基上。现殿內原塑像已毁。</p> <p class="ql-block">青龙宝塔又名大圣宝塔,建于北宋元祜二年(1087年)。为仿木结构八角七层密檐式砖塔。高17米。斗拱形制古朴,用材较大,是硏究宋代建筑中斗栱形制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寺内径幢是唐天宝六年(747年)雕造,上刻陀罗尼经文。</p> <p class="ql-block"> 大云院(国五)</p><p class="ql-block">大云院(又名大云禅院),以全围仅存的九座五代木结构建筑之一的弥陀殿及珍贵的五代壁画闻名。大云院虽是浊漳河谷最晚建成的五代建筑却是中国现存最早使用普拍枋的木构建筑。标志着从唐代模数制向宋代《营造法式》的过渡。</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现存最早使用普拍枋的木构实例。普柏枋就是在斗拱之间加上横向的木枋,分散斗拱承重。图中斗拱之间横向木枋。</p> <p class="ql-block">弥陀殿中残存46平方米五代壁画,包括《维摩诘经变》与西方净土变,承晚唐"焦墨薄彩"技法,为敦煌外罕见的五代绘画遗存。图中飞天不亚于莫高窟中的飞天。</p> <p class="ql-block">大云院三佛殿中壁画,少见的写意笔法。</p> <p class="ql-block">大云院中七宝塔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建,高6米。青石雕琢各层各图都十分精緻。</p> <p class="ql-block">塔的第三层正面有门,门顶双龙戏珠。门西侧侍立一天王脚踏小鬼。</p> <p class="ql-block">妇人启门图。常见于宋金墓室。</p> <p class="ql-block">胡人乐舞图。</p> <p class="ql-block"> 佛头寺(国六)</p><p class="ql-block">佛头寺创建年代不祥,现仅存正殿一座。因寺庙背靠佛爷垴,便称佛头寺。佛头寺地处偏僻,历代修缮改动不大,较完整的保留了宋代建筑特征和地方建筑手法,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硏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 淳化寺(国五)</p><p class="ql-block">淳化寺始建于北齐天保年间(550一559年)。淳化寺内有宋代石经幢两通。平闽八角形,谐书阴刻《尊胜陀罗尼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刻于北宋开宝三年(970年)。</p> <p class="ql-block"> 回龙寺(国六)</p><p class="ql-block">回龙寺一座金代小庙,殿内有清代壁画。疑似西天取经题材。</p> <p class="ql-block">图中猪八戒、西天经、钉耙等。</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源头</p><p class="ql-block">红旗渠(原名引漳入林工程)。坐落在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处。红旗渠以浊漳河为源,渠首位于山西省长治平顺县石城镇候壁断下村。</p> <p class="ql-block">在候壁断下村设坝引水。红旗渠总干渠在山西的主要建筑就是渠首引水枢纽工程。图为拦河溢流坝。</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引水隧洞。</p> <p class="ql-block">1974年26岁的朱健健在54軍162师486团7连任指导员时参加部队夏季拉练,从河南林县沿着红旗渠走到山西平顺红旗渠源头。在源头留下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先后入选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八年级《中国历史》教课书。红旗渠精神已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源头地貌。山峦沟壑多陡崖。嶂石岩地貌,垂直岩石层理。十多年前在河南林县参观过红旗渠,现在又在山西看了红旗渠的源头。也算是圆滿了。</p> <p class="ql-block"> 龙门寺(国四)</p><p class="ql-block">龙门寺在长治平顺县一个海拔1500多米的山坳里,始建于北齐文宣帝天保元年(公元550年)。</p> <p class="ql-block">龙门寺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集于一处,是浊漳河谷内历史最悠久、现存文物建筑最多、跨度时间最长、石刻史料最丰富的寺院。</p> <p class="ql-block">前殿也称山门(金构)。是天王殿,四大天王分立两侧。</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宋构)位居寺院中央,建在高丈的台基之上。大殿保持了宋代的建筑特征。</p> <p class="ql-block">大殿前檐与后檐的石柱上分别镌刻"绍圣五年戊寅岁四月二十二日石城村维那樊亮保家眷平安,施柱一条"。据此可知,大殿建于宋哲宗绍圣五年(1098年)。图中门左边的石柱就是樊亮捐赠的石柱。</p> <p class="ql-block">龙门寺院内还保留着五代后汉隐帝乾佑三年(955年)的经幢。经幢上明确记载了西配殿的建造时间。</p> <p class="ql-block">西配殿(五代构)建于五代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是寺内最古老的建筑。是国内唐、五代时期木结构建筑唯一一个悬山顶殿堂的实例。图中左五代右宋代建筑在同一个空间。</p> <p class="ql-block">燃灯佛殿也称后殿(元构)。</p> <p class="ql-block">元代,梁木架构件全部是自然木材剥皮之后稍加砍削即投入使用,断面不拘一格,并且极不规整,手法杂陈。用老百姓的大白话讲是极不讲究。图中房梁弯的厉害。</p> <p class="ql-block">殿中柱子也是弯的。这与山西境内的许多元代建筑颇相类同。</p> <p class="ql-block">东配殿也是观音殿(明构),外型庄重,雕刻细赋,门、窗装修较五代、宋、元建筑显得较为华丽。</p> <p class="ql-block">龙门寺不仅以其优越的环境风貌、高超的总体布局、精妙的建筑空间处理,成为中国古建筑中不可多得的珍品。而且其悠久的寺史,集五代、宋、金、元、明、清6个朝代的建筑于一体,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在现存的中国古建中也属于稀有。总之浊漳河谷堪称"中国木构基因庫",囊括五代至清建筑断代标尺,普拍枋、斜栱等构件揭示唐宋技艺流变,壁画、经幢、戏台等元素串联宗教与世俗文化史。一天的辛苦太值了。</p> <p class="ql-block"> 黄崖洞(国六)</p><p class="ql-block">位于长治市最北部的黎城县有一个集自然奇观与红色历史于一体的4A级景区黄崖洞。</p> <p class="ql-block">这里属于中太行腹地,海拔1500米到2000米,拥有太行山典型的丹霞地貌,峭壁悬崖连绵数十公里,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景观相似。以黄色崖壁和天然石洞而得名。主要景点包括瓮圪廊峡谷(一线天)、黄崖洞石洞、深潭瀑布等,森林覆盖率超85%,植被茂密、叠瀑成群,负氧离子含量极高。</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为八路军华北地区最大的兵工厂所在地。1941年发生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以敌我伤亡6比1的辉煌战绩载入史册。现存兵工厂旧址群、烈士陵园、碉堡群等遗址,被誉为"没有围墙的抗战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景区为便于游客游览,减少爬山痛苦提升旅游体验,修建了隧道电梯及翻山索道、掛壁栈道和悬崖栈道及观景台。最省力的路线是:景区大门一善陀景区一三岔口一黄崖洞(兵工厂遗址)一瓮圪廊峡谷一太行门广场一景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1939年左权将军为兵工厂选址,走遍中太行的山山水水最终选定黄崖洞。同年八路军总部将兵工厂迁到黄崖洞水窑山,扩建为当时华北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兵工厂可月产步枪4000多支,炮弹2000余发,年产武器弹药可装备16个团。朱德总司令称黄崖洞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为加强黄崖洞设防,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一个营进驻黄崖洞担任警卫,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親自指挥布防。</p> <p class="ql-block">远看黄崖洞根本看不到进山的道路,走到峭壁前面,才发现有一条被称为"瓮圪廊"的S型的峡谷。这条峡谷长1.5公里,两侧高30米到200米,仰望只见蓝蓝一线,所以又叫一线天。</p> <p class="ql-block">进入瓮圪廊峡谷的口子,又称南口。1941年11月,日軍笫36师团和独立第四混成旅团共5000余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进逼黄崖洞,想一举摧毁八路军的兵工厂。左权给守卫部队下了死命令:必须坚守5天!掩护兵工厂转移。八路军特务团的一个营(1千人左右)在团长欧致富的带领下从11月10日深夜起在南口防御坚守5天,直至14日才撤离。5日期滿,左权问欧至富,可否再坚持几日,与援軍一起给日軍"包饺子"!欧致富坚定地回答:"没向题,坚决完成任务"!最终八路军援軍来后,欧致富率特务团迅速出击,我軍内外夹击,日軍溃败,八路军乘胜追击21号收复黎城县。胜利地结束了黄崖洞保卫战。在黄崖洞保卫战中我軍与5倍之敌激战八昼夜,以166人的伤亡毙伤敌人1000余人,赢得了敌我伤亡6比1的辉煌战果。</p> <p class="ql-block">进入瓮圪廊,滿目景色美不胜收。在这里可以领略到"红崖夹持碧水的峡谷胜景",感受到山峡十九转、奇峰当面立、仰望天一线、俯窥千仞壁的意境,体会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p> <p class="ql-block">黄崖洞保卫战时警卫团17岁的小号手崔振芳独守瓮圪廊瀑布上方的隘口。这里两侧峡谷崖面几乎达90度,崔振芳利用天然险要地形,不断投出手榴弹,一人打退日軍十余次进攻,消灭日軍数十名,最后壮烈牺牲。</p> <p class="ql-block">在隘口小小的平地上竖立着崔振芳烈士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出了瓮圪廊就到了三岔口,这里可步行至兵工厂旧址、烈士陵园和展览馆直到黄崖洞。也可乘坐装甲运兵車直达黄崖洞。我们因年大体弱就没有去兵工厂旧址。</p> <p class="ql-block">我们三个人当兵四十多年,谁也没有坐过装甲运兵車。没想到70多岁了在黄崖洞体验了一把。</p> <p class="ql-block">将軍屋。</p> <p class="ql-block">黄崖洞高悬在悬崖峰腰之中,这座天然石洞,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兵工厂的物质和弹药仓库。洞旁是1985年邓小平同志为黄崖洞题写的"黄崖洞"三个大字。原先游客是可以进洞参观,后因地震岩石松动,便不再允许游客进洞参观了。</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上三面红旗。</p> <p class="ql-block">从观景台俯瞰太行门广场。</p> <p class="ql-block">龙门夹峡谷。</p> <p class="ql-block">黄崖洞善陀景区的五福台和通天阁。</p> <p class="ql-block">隧道天梯。</p> <p class="ql-block"> 赤壁悬流</p><p class="ql-block">赤壁悬流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的浊漳河谷。全长12公里。</p> <p class="ql-block">赤壁悬流景区一进大门到瀑布处有一赤壁丹崖的峡谷地带,全长约三公里。这里的丹霞地貌属于中国南方丹霞地貌的范畴,具有独特的地质特征和美丽的自然景观。在这里可欣赏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可感受到山水之间的宁静与美丽。</p> <p class="ql-block">错錾沟是鲧治水遗迹(俗称错凿沟),传说大禹的父亲鲧在此错修沟渠向南,劳民伤财无功而终,后被处死在羽山下。鲧死后,舜勒令鲧的儿子禹子承父业继续治理。禹总结经验,创新方法,引水东流,治理河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从此河流不再泛滥,人民安居乐业。图中有船水流为禹治水河道,前方转弯处是其父治水的错錾沟。</p> <p class="ql-block">大禹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怀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一路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据当地老百姓口耳相传说:大禹在此治理浊漳河时就睡在那里,故称禹穴。</p> <p class="ql-block">峡谷中段有两块天然形成的巨大红岩露台,从高处看像两颗心重叠,故名同心台。</p> <p class="ql-block">赤壁悬流乃长治平顺县古八景之首,赤壁村下,天鹅湖东100米处,天然形成一处20米高台,高台之上,赤岩长谷,高台之下,乱石河床,浊漳河顺谷而跌,形成长年流瀑。瀑布宽118米,高22米。流瀑长年不断,声如吼雷,飞潮腾雾,浪喷散珠。飞瀑之下,汪汪水潭,鱼翔浅底,水乌傍飞。来到此处无不赞叹!</p> <p class="ql-block">在赤壁悬流之上还有一天梯瀑。层层叠叠由十级阶梯状小瀑组成,总落差约20米,水流经过赭红色丹霞岩层逐级跌落,形成万条垂下白絲绦的立体水帘效果。与赤壁悬流主体瀑布形成了视觉对比。</p> <p class="ql-block">离开瀑布,乘竹茷航行在柳林湾,斦赏太行江南景色。微风徐来滿目葱绿好不惬意。</p> <p class="ql-block">竹筏船终点是欢乐岛。在这里有各种娱乐活动。是小朋友喜欢的地方。游玩后可乘观光列车返回。</p> <p class="ql-block">太行天路是长治市平顺县的旅游公路,全长35公里,海拔约1300米,共有189道湾,是太行山旅游板块中最为奇特壮观的公路之一。</p> <p class="ql-block">太行天路位于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内,沿途可俯瞰千沟万壑的山脉景观,蜿蜒曲折的公路设计使其被称为"云端上的天路"。</p> <p class="ql-block">沿着太行天路我们来到岳家寨村(原名下石壕村)。村子地处太行山深处断层平台之上,四周悬崖环绕,海拔介于800米至1350米之间。</p> <p class="ql-block">相传这里是抗金名将岳飞三子岳霖后裔为避战乱迁居至此,对内称"岳家寨",对外保留原名隐匿身份。</p> <p class="ql-block">村内现存38户民居,均以本地青石为建材,形成"石墙、石街、石板房"的完整建筑体系。房屋结构多为窑楼式,屋顶以石板叠压铺设。</p> <p class="ql-block">虹霓村是长治虹梯关大峡谷景在的一个重要景点。被驴友们称为悬崖上的古村落,虹霓瀑飞流直下,气势湾沱,其声撼天地,其视振鲁豫,其情动晋秦。瀑下是虹霓峡,沟壑突兀,似万丈不赦之深渊。</p> <p class="ql-block">在长治避暑的二十多天感到:①长治确实是避暑的好地方。夏天真是凉爽无酷热。②物价很低,蔬菜水果鸡旦猪肉价格都低。③可看可玩的地方真多,我们住了二十天,紧赶慢赶还是看不完。④交通实在不便,地域广大,景点分散,如果不是自驾,只能包車游览,我们在长治二十天包車七次还没能转完。⑤民风淳朴,我们包車的师傅吴刚、赵飞燕夫妇,包車价格合理,服务热情周到,任劳任怨,给我们在长治游玩创建了良好的保障。他们的联系电话:15534191155。如果有来长治游玩的朋友可联系他们。22日便要离开长治去晋城了,开启晋東南之旅下半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