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准政绩坐标,书写实干担当华章

boom

政绩坐标,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 “指南针”,它决定着工作的方向与成效。校准政绩坐标,就是要摒弃 “唯 GDP 论” 的片面思维,摆脱 “形象工程” 的浮躁心态,将目光聚焦在群众的急难愁盼上,把汗水洒在夯实发展根基的实处,以正确的政绩观引领实干担当,书写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答卷。<br>校准政绩坐标,首在 “为民” 二字。群众的满意度,才是政绩的 “试金石”。有的干部扎根乡村,用脚步丈量脱贫路,让特色产业在山野间扎根结果;有的干部紧盯民生短板,推动老旧小区改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让群众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印证着 “政绩为人民而树” 的真谛。只有始终把群众需求放在首位,把群众安危冷暖记在心头,才能让政绩坐标不偏航,让每一项工作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br>校准政绩坐标,要在 “实干” 中见效。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也是最有力的担当。面对发展中的硬骨头,是绕道走还是迎难上?面对改革中的深水区,是等靠要还是闯敢试?答案就在实干者的足迹里:科研工作者埋首实验室,攻克 “卡脖子” 技术;基层干部蹲点田间地头,破解乡村振兴难题;创业者扎根实业,以工匠精神打磨产品。实干不是喊口号,而是以 “钉钉子” 精神一抓到底,以 “功成不必在我” 的境界和 “功成必定有我” 的担当,把蓝图变成实景。<br>政绩坐标的刻度里,印刻着初心使命;实干担当的足迹中,彰显着责任情怀。当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能校准政绩坐标,以 “为民” 为出发点,以 “实干” 为落脚点,就会凝聚起攻坚克难的磅礴力量。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厂到田间,无数实干者正在用行动诠释担当,用成效书写华章。如此,我们必将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稳步前行,创造出更多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为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添砖加瓦。<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