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宫的红墙黄瓦到敦煌的飞天壁画,从昆曲的婉转唱腔到书法的笔墨神韵,中华文化的大美如同璀璨星河,跨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文化有大美,自信以持之” 不仅是对文明传承的深刻感悟,更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精神底色。<br>文化之美,美在底蕴深厚的历史积淀。万里长城见证着民族的坚韧不屈,兵马俑诉说着文明的灿烂辉煌,唐诗宋词流淌着千年的家国情怀。这些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每一处文物、每一部经典、每一项技艺,都在诉说着 “何以中国” 的文明密码,展现着中华文化的磅礴气象。<br>文化自信,源于对传统的深刻认同与坚守。非遗传承人用毕生精力守护古老技艺,让剪纸、刺绣、陶艺等传统工艺代代相传;学者们皓首穷经研究古籍文献,让传统文化的智慧滋养当代生活。这种坚守不是故步自封,而是在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保持对民族文化的敬畏与热爱,让文化之根深深扎进土壤。<br>以自信之姿传承,更需创新表达的勇气。当故宫文创让文物 “活起来”,当河南卫视 “中国节日” 系列节目惊艳全网,当国潮设计融入现代生活,传统文化正以全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这些创新实践证明:文化自信不是孤芳自赏,而是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让文化大美与时代共鸣。<br>文化自信最终要转化为行动自觉。从学习传统礼仪感悟处世之道,到参与文化活动传承民俗风情,再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化美的传播者。当文化自信融入血脉,我们便能在传承中创新,在开放中坚守,让中华文化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br>文化的大美,需要以自信为笔细细描摹。让我们珍视文化瑰宝,坚定文化自信,在传承中守护大美,在传播中彰显自信,让中华文化的光芒照亮民族复兴之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