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游行之广西贺州黄姚古镇

曹彥才

<p class="ql-block">我们于2024年2月15日自由行由湖南进入广西的。</p> <p class="ql-block">黄姚古镇位于广西贺州昭平县东北部,距离贺州市区40公里,距桂林200公里。</p><p class="ql-block">黄姚古镇方圆3.6公里,属喀斯特地貌。发祥于宋朝年间,有着近1000年历史。自然景观有八大景二十四小景;保存有寺观庙祠20多座,亭台楼阁10多处,多为明清建筑。著名的景点有广西省工委旧址,古戏台,安乐寺、宝珠观、兴宁庙、郭家祠、带龙桥、天然亭等。由于镇上以黄、姚两姓居多故名“黄姚。</p> 春节的氛围还在! 景区大门入口! 景区外广场上的雕塑。 进入古镇。 <p class="ql-block">姚江发源于广西贺州市昭平县黄姚镇界塘村五箭冲,属于珠江水系西江支流桂江支流富群江的上游支流,东南流经杨村、篁竹等地进入黄姚老街,最终汇入富群江。</p><p class="ql-block">游览黄姚古镇可以乘船游,也可以步行游览。</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守望楼</p><p class="ql-block">守望楼是中国广西贺州市黄姚古镇的一处历史建筑,位于古镇东南方向,设有瞭望孔和枪眼,历史上主要功能为‌用于打更,守关以人防御外敌‌。</p><p class="ql-block">‌建筑构造‌:四方形平面,一侧为高石墙,另一侧临水,形成易守难攻的布局。‌‌</p><p class="ql-block">‌防御设施‌:设有瞭望孔、枪眼及栅栏,民国前有专人驻守打更、巡逻。‌‌</p><p class="ql-block">历史与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守望楼不仅是军事设施,还承载地方文化:</p><p class="ql-block">‌民俗活动‌:每逢初一、十五,当地居民会上香祈福,祈求平安。‌‌</p><p class="ql-block">‌古镇象征‌:作为黄姚古镇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名称“守望”体现了古镇居民对家园的护卫与情感寄托。‌‌</p> <p class="ql-block">‌黄姚古镇莫家大院‌是古镇内的一处重要历史建筑,莫家大院原为莫氏家族的宅邸,主人莫霭然曾任清代直隶分州同知(俗称“莫司马”),其父莫家成通过商业积累财富,为儿子买官以提升家族地位。‌‌</p><p class="ql-block">建筑采用三进三开式布局,地基高出地面约1米,后座正厅比前座高约70厘米,象征家族地位的“步步高升”。‌‌</p><p class="ql-block">院内设有仙山祠,为莫氏家族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莫氏祖籍广东高明县,先祖曾任府州通判(明代“司马”官职),宅院因此悬挂“司马第”匾额‌。</p> <p class="ql-block">黄姚古镇的升平门(又称太平门)是古镇七座城门之一,位于迎秀街尽头,以青砖城楼为特色,寓意“天下太平,岁岁平安”,现为古镇热门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升平门原名太平门,是黄姚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城门建筑,采用青砖砌筑,门楼设计兼具防御与象征功能。其名称“升平”源自“太平”的谐音,寄托了人们对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门楼结构为双层设计,上层曾用于瞭望,下层为通行通道,门洞狭窄,体现了古代防御智慧。‌‌‌‌</p> 古镇街景。 見证历史的千年古树。 大戏台 <p class="ql-block">黄姚大戏台,其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黄姚戏台创建于明朝嘉靖年间,经过多次重修仍然保持着原始风貌。这座戏台占地面积95平方米,坐东朝西,采用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舞台中央铺设宽敞的木板,两侧则设有木栏杆,右厢房设有一架木梯,方便登台表演。</p> <p class="ql-block">新兴街。黄姚古镇的新兴街是古镇8条主街道之一,与中兴街、龙畔街等同为清代铺就的青石板主街,总长度约2500米‌。</p><p class="ql-block">采用典型的岭南篦式布局,主街两侧分布新兴街南巷、新兴街北巷等支巷,形成“丫”形交叉结构‌。核心景观‌是带龙桥‌:横跨新兴街东侧的小珠江,是古镇15座古桥中最宏伟的半月形青石桥,被誉为“历史彩虹”‌。</p><p class="ql-block">‌街上门楼刻有“山骨水液有馀秀,清风明月无尽藏”对联,体现文人雅兴!</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水车慢慢转动,似乎是向游人们诉说着历史!</p> <p class="ql-block">带龙桥。是黄姚古镇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阶梯石拱桥。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清乾隆二十三年(1759年)重修。该桥长22m,宽3m,有两拱,一大一小,大拱离水面3.2m,直径约5.6m;小拱是旱拱,离地面2.55m,直径约3m。</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游后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老藤碧树掩石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楹联匾额记前朝。</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岁月遗痕彰旧史,</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韵千年尚未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5年7月20日于知不足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谢谢观看,敬请雅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