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涟源战场

青青子衿

<p class="ql-block">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涟源战场</p><p class="ql-block"> 确实地说叫蓝田战场,那个时候不叫涟源,而蓝田这个湘中的弹丸之地,连县城都不是的小乡镇,却在抗战时期有着巨大的贡献,世人谓之“小南京"。</p><p class="ql-block"> 国民政府根据国际形势,意识到国军装备落后,欲给军队换代,而自己又没有现代化工业,就以进口的方式换装。国库空虚没有现钱支付,就只有用钨 锑等矿产折现代替支付,而新化(今冷水江)锡矿山是世界上最大的锑矿,品位又高是军工的重要材料,因此大量开采出口,换回军火。锑品大量由蓝田中转,每天都有上千条扁担来往于蓝田与锡矿山。</p><p class="ql-block"> 许多人问锑品从资江外运不香,为什么要走蓝田?关于早年锡矿山锑品外运通道,据统计从1897年至1949年,锡矿山产纯锑29.34万吨,生锑12.47万吨。锑产品外运销售及设备物资内运主要靠两条水陆通道。</p><p class="ql-block">第一条水陆通道是向南基本伴随涟溪水往下南流方向,靠人力肩挑走石板路小道南行经过中连到冷水江老城区漩塘湾(大湾里)。然后装毛板船顺资江水路而下进入洞庭湖,分别运武汉或运省会长沙走粤汉铁路到广州出口外销。</p><p class="ql-block">第二条水陆通道是向东南靠人力肩挑先走山间小道至渣渡,然后基本伴随新涟河靠人力肩挑走往东南水流方向,到涟源(蓝田),装毛板船顺涟水水路而下至省会长沙,分别走粤汉铁路运武汉或运广州出口外销。</p><p class="ql-block">最初锑产品以长沙为销售市场,走第一条水陆通道,但资江沿路多急滩,容易发生沉船事故,近一个月才能运到长沙。1928年,矿商杨笃武出资建成由锡矿山至渣渡宽四尺的石板路,全长19.3公里,锑产品外运,就主要走第二条水陆通道,不但水运路程大大缩短,且涟水急滩少,行船安全性大大提高。半个月即可运到长沙,但涟水到冬季水浅,则又需改为走第一条水陆通道。</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爆发1939年以后,锑产品外运改为逆资江水往上游至洞口,转云南走滇缅公路从缅甸仰光出口国外。可见蓝田为抗战做出了多久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938年国民政府深刻认识到国家强大教育是基础,着令组建一座独立的师范大学,时北京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已相继沦陷,一个合适的校址成了当务之急,筹委会在仔细考察后,选定蓝田光明山李园为校址,李园是辛亥元老李燮和先生故居,环境优雅,房屋众多,李夑和弟弟李云龙积极配合,用最快的速度腾出房屋,同年12月正式开学,后陆续有长沙长郡,妙高峰,明宪,周南等二十多所学校迁入蓝田,蓝田一时成了湖南以及南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为湖南教育保留了火种。</p><p class="ql-block"> 蓝田民间一直流传着梁祗六将军抗战日的故事,把梁将军喻为蓝田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 梁祗六(1893-1951),派名裕升,号羽腾,又号达濂,名清达,学名祗 六,涟源市三甲乡十甲村人。1916年,他从长郡中学毕业。 1920年,他从保定军校毕业。</p><p class="ql-block">1927年,他加入国民党,历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少将参谋、军政部中将 附员、湖南省政府顾问、长沙绥靖公署中将参议。</p><p class="ql-block">1939年10月,他率198师571旅驻守湖北黄陂及石首等地,击溃日军,解救运 棉乡民800余人。</p><p class="ql-block">1940年3月,他任七十三军第十五师师长,移防常德。7月,他奉命进驻家 乡蓝田</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73军是第一批换美械的13个军之一,梁将军驻扎蓝田后,73军和15师留守处设知止园(今市文化馆),积极顿理战备,在尖山岭洪水岭上挖掘战壕,筑构工事,街上常见臂章上有“大庸"两字的士兵巡逻,与各界协调稳定民心。娄底、双峰、邵阳相继沦陷,时有敌机飞过蓝田上空,1945年4月15日,因通讯管理混乱,驻蓝田的国军在未通知芷江机场的情况下撤走。国军空军司令部以为日军已占领了蓝田, 派四架飞机飞临蓝田,沿墨溪口,知止园(刘家祠堂今文化馆),张家码头进行轰炸,炸死19人炸伤40人,炸毁房间10多栋,并用机枪在三甲、文达湾进行扫射。第二天又来轰炸,驻蓝田的国军(梁祗六部)在柳家湾大坪,用白布拉起巨大的十字联络信号,飞机识别出友军才飞走。蓝田人把这帐是算在日本鬼子头上的,父辈们都是说某年日本鬼子轰炸了蓝田,在哪哪哪扔了炸弹,炸死了某某某。小时候父亲指着老百货公司一处,告诉我日本鬼子在这也扔了炸弹,所幸是颗臭弹没炸,并用手比划着多大多长。蓝田人心惶惶,许多人开始往外逃,称这种逃兵荒叫“走日本”。1</p><p class="ql-block"> 时 15师已兵强马壮,15师师部,有美国军官一人,下士官2人,士兵若干,担任空、地联络任务。第15师之火力、装备概要:师部:迫击炮营,八二迫击炮12门。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团部:迫击炮连,八二迫击炮4门。机关枪连:美式平射、高射两用机枪6挺。</p><p class="ql-block">营部:战防枪排,美制火箭筒,2门;喷火器,3支。 连部:迫击炮排,六0炮,2门。</p><p class="ql-block">步兵连兵力:100余人。</p><p class="ql-block">装备:轻机枪,6挺;掷弹筒:4个;汤姆式自动步枪,3支;步枪:60支。 15师和77师装备差不多。虽不是全美械,火力战斗力远非过去的国军所比。</p><p class="ql-block"> 73军系湘军部队,还有许多湖北沦陷区的士兵,对鬼子有刻骨的仇恨,15师秉承曾国藩湘军传统,多同乡子弟,蓝田坊间一直有国民党吋期,三甲有四十八根勒(Lie四声)皮带子,所谓勒皮带即是军官斜挎胸前的武装皮带,指军官,战前梁将军在老火车站广场光明光大操坪做战前动员,梁将军声音洪亮,慷慨激昂,将士们高呼誓死保卫家乡,与梁师长争荣光。一时同仇敌忾,士气高昂。</p><p class="ql-block">兵员素质:未满20岁的青年兵精力旺盛,在战斗中猛打猛冲。</p><p class="ql-block"> 特异的作战方法,当日军向国民党军阵地攻击时,国民党军不仅正面射击,同时集中侧射、斜射的火 力,消灭阵地前的死角,阵地间火力协同也很巧妙。</p><p class="ql-block"> 1945年4月9日,驻守邵阳的日军第116师团,向西位于芷江正面的隆回县和洞口县发起进攻,湘西战役正式打响。同日,日军47师团131联队(重广支队) 先遣队1000余人离开驻地黑田铺(今属邵东县),向新化挺进。</p><p class="ql-block"> 此时,驻守永丰镇(今双峰县城)的131联队3个大队依次报告:部队准备就绪。重广跨上自己的枣红马,大手向前一挥,3000余人向涟源进发。</p><p class="ql-block">/日军131联队作为47师团主力打头阵。4月11日,131联队前锋进入涟源境内时,突然,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原来是重广支队先头部队与国民党军15师一支巡逻小队10多个人遭遇,两军交上了火。国军巡逻队见来了这么多日本鬼子,也不敢恋战,边打边退,匆忙回到自己的预设阵地。与日军交火的消息马上传到国军15师指挥部。</p><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一些沦陷区的大学,还有长沙的大部分中学都迁到涟源。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后备人才,如果失守,惨遭屠城,后果不堪设想。驻守涟源的15师都是湖南人,许多来自湘北、湘东沦陷区,对日军的残暴行径恨之入骨,土气自不必说。师长梁祗六就是涟源人,这次真的是保卫家乡。</p><p class="ql-block"> 与日军交火的消息马上传到国军15师指挥部。此时,新化县城73军司令部(今上梅镇政府),习习凉风从窗外吹进来, 韩浚军长正凝思静虑。根据情报,日军已经出动,两天过去了,怎么还没动静呢?</p><p class="ql-block"> “报告,梁师长来电。”通信官一个标准的敬礼,将电报呈上。韩军长接过一看,知道是重广率领131联队打上门来了。</p><p class="ql-block"> 日军47师团刚从本土调来,是从日本调征中国最后一个精锐师团,以前没交过手,对于他们的情报信息非常少, 国军只知道他是山地作战特种部队,听说他们的军旗还是天皇的皇妃所绣。韩军长来回踱步,若有所思。</p><p class="ql-block"> 过了半个小时,通信官又来报告,梁师长急电:特急。新化。军长韩:敌未稳,欲派两团主动攻击,妥否。蓝田、梁、即日。</p><p class="ql-block"> 韩军长左手拿着电报,右手摸着下巴,沉思片刻,命令通信官马上复电: 特急。蓝田。梁:同意立即进攻,要猛。谨复。新化。韩。即日</p><p class="ql-block"> 据涟源市六亩塘镇兰桥村谭笑绳(时任国民党73军15师43团3营排长)讲: 梁师长安排44团攻击长蛇一样行军队伍的头部,45团攻击腰部。日军猝不及防, 被打得狼狈不堪,连续两次增兵才挡住国军的进攻。</p><p class="ql-block"> 日军47师团毕竞是从本土调来的精锐之师,压箱底的宝贝,虽然突遭袭击,但是马上展开队形,沉着应战,打了半天,也说不上谁胜谁负。重广见占不到便宜,心想自己的主要任务是打前锋,这个硬骨头留给后续部队去啃。他于是留一个大队1000余人阻击牵扯,其他人员改走山间小道,向西面的新化进击。</p><p class="ql-block"> 梁将军经过这次作战,对日军的战斗力有了底,信心大增,把作战中俘虏的十多个日本兵押回蓝田游街示众,蓝田人奔走相告,前线打了胜仗了,一时民心大定。</p><p class="ql-block"> 日军在蓝田受挫后,不得不调整策略,改道崎岖的山间小径,加速向湘西腹地挺进。</p><p class="ql-block"> 然而,他们的每一步推进都伴随着中国军队的顽强阻击,损失惨重,步伐愈发沉重,直至4月底,才勉强抵达洋溪这片新的战场。</p><p class="ql-block"> 此时,梁祗六将军已洞悉一切,他判断这股被连番阻击的日军已如强弩之末,难以再对蓝田构成威胁。</p><p class="ql-block">于是,他亲自率领15师的主力43团,如同猎豹般从蓝田疾驰而出,悄无声息地将这支精兵强将隐匿于深邃的山谷与茂密的林木之中,准备在即将到来的反击中,打出那致命的一拳,如同雷霆般震撼战场。</p><p class="ql-block"> 重广支队已经是一支孤军,没有后勤补给,好不容易到达洋溪,15已将之合围,随时呼叫芷江机场飞机轰炸扫射鬼子,重广支队面临崩溃,这时73军军长接到通知,国军18军18师正从益阳赶赴战场,韩军长大喜,立即对日军展开围歼,最终击毙支队长重广,全歼重广支队。</p><p class="ql-block"> 此次战斗中,73军武器弹药充沛,从辰溪兵工厂源源不断运来弹药,但是粮草供给不上,国军将士只好抢老百姓的粮食,所以新化人称73军是打抢军,战后告到国防部,士兵们总不能饿着肚子打鬼子吧,1945年6月,梁祗六调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学习。三甲梁化中将军接仼师长。</p><p class="ql-block"> 1948年6月,程潜回湘,六担任长沙绥靖公署主任兼湖南省政府主席,梁将军湖南省保安司令部中将处长和中将参议。</p><p class="ql-block"> 1949梁祗六将军在长沙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后动员原安化县自卫团长张甫臣及蓝田自卫大队长梁雨田(梁汉凡)起义。</p><p class="ql-block"> 1949年9月,梁祗六早年的校友、湖南省军区司令员萧劲光动员他到新成立的湖南省军区任职,他因年老多病谢绝。1951年3月,梁祗六将军在镇反运动中新化人又告状,梁将军以反革命破坏罪被处决。枪声中,一代抗日名将倒在了家乡社坛村庙的麦田边。恰在此时萧劲光调离湖南,信息不通,在北京得知后想枪下救人但为时已晚。梁祗六于1985年12月平反,按起义人员对待。2015年,其后人被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缅怀先烈,不忘历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大江流日夜 浩气贯长虹。</span></p>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涟源战场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涟源战场 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涟源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