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中封上寻邮记 一一“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

小林

<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是明朝永乐、宣德年间(1405—1433年)由航海家郑和率领船队进行的大规模远洋航海活动,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地理大发现之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p> <p class="ql-block">基本信息:</p><p class="ql-block">- 领导者:郑和(原名马和,明成祖赐姓郑)。</p><p class="ql-block"> - 次数:共7次(一说8次)。</p><p class="ql-block"> - 航线:从中国刘家港(今江苏太仓)出发,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至红海、非洲东海岸(如莫桑比克、肯尼亚等地)。</p><p class="ql-block"> - 船队规模:每次航行船只约200多艘,船员达2.7万—2.8万人,最大的“宝船”长约137米,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之一。</p> <p class="ql-block">主要目的</p><p class="ql-block">- 宣扬明朝国威,展示中国的富强。</p><p class="ql-block"> - 加强与海外各国的政治联系和贸易往来(如交换香料、珠宝、丝绸等)。</p><p class="ql-block"> - 寻找可能流亡海外的建文帝(传说之一,非主要目的)。</p> <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p><p class="ql-block">-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许多国家遣使来朝,形成“万国来朝”的局面。</p><p class="ql-block"> - 丰富了中国对海外地理、人文的认知,留下了《瀛涯胜览》《星槎胜览》等珍贵文献。</p><p class="ql-block"> - 展现了中国古代先进的航海技术和造船工艺,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p><p class="ql-block"> 不过,由于耗费巨大,加上明朝后期海禁政策的推行,这一航海活动未能持续,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是中外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p> <p class="ql-block">“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封中封是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中国航海日设立20周年而发行的封中封,编号为FZF-11。</p><p class="ql-block"> 该封中封一套两枚,发行日期为2025年7月11日,发行量为35000套。封中封以1985年发行的J.113《郑和下西洋五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首日封为主元素进行设计,贴2016-26《海上丝绸之路》套票,并销纪念戳。</p><p class="ql-block"> 2025年5月23日9:00该封中封开启网厅预售,几乎秒光。此外,上海集邮微商城、中国邮政掌上营业厅上海专区在2025年7月11日上午10点也对该封中封进行了线上秒杀活动,每人限购1套,每个平台共20个名额。</p><p class="ql-block">以上两枚封中封是2025年7月11日寄自郑和下西洋620年前的出发地江苏太仓,盖“江苏太仓浏河1"邮政日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