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表里山河.诗韵千年”2025全国诗词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欢迎全国的诗词爱好者踊跃报名参赛。这场比赛不需要您有钱、有权、有势,只需要您有文采,我们搭建平台,让我们携手一起奔赴一场璀璨的诗词文化盛宴。</p><p class="ql-block">这场以山河为经、以诗韵为纬的全国性诗词创作大赛,正在唤醒沉睡于国人血脉中的文化记忆,搭建起一座连接古典与现代、传统与创新的精神桥梁。中国诗词与山河的联姻,构成了中华文明独特的审美范式。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汨罗江、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的峨眉山、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赤壁,这些经诗人点化的山水早已超越了地理意义,升华为民族集体的精神图腾。南宋词人辛弃疾在《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道:"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表面写景,实则抒怀,将个人命运与家国情怀熔铸于山水意象之中。这正是中国诗词最高妙的艺术--将客观景物主观化,将个人情感普遍化,最终形成整个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当代诗词创作正站在传统与创新的十字路口。一方面,网络时代催生了新型诗词传播方式,另一方面,AI写诗技术的兴起对传统创作提出了全新挑战。在这样复杂的文化语境下,"表里山河•诗韵千年"大赛坚持“守正创新"的评审标准。这种创新不是对格律的破坏,而是对诗词生命力的延续。</p><p class="ql-block">诗词教育在当代呈现出多维价值。北师大附中的教学实验显示,长期进行诗词创作训练的学生,其情感细腻度比对照组高出23%,想象力测试得分高出31%。更令人惊喜的是,这些学生在科学课程中的类比思维能力也显著增强,印证了钱钟书先生"诗心与科学精神本同末异"的观点。这说明诗词训练不仅能培养人文素养,还能塑造创新思维。</p><p class="ql-block">从文化基因视角看,诗词大赛实质上是民族记忆的激活仪式。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提出的"传统的发明"理论认为,现代人通过有意识地复兴某些传统来建立文化认同。当来自天南地北的参赛者吟咏明月、描写乡愁时,他们实际上是在参与构建当代中国人的文化身份。诗词的终极价值在于其构建的精神家园。</p><p class="ql-block">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将公元前800至200年称为"轴心时代",认为那时形成的精神传统仍滋养着现代社会。中国诗词传统正是这样的精神源泉,它为被异化的现代人提供了一片诗意的栖居地。在深圳某科技公司的"诗词午休"活动中,程序员们发现吟诵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能有效缓解代码bug带来的焦虑。这印证了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传统文化符号具有疗愈现代心灵的神奇力量。</p><p class="ql-block">"表里山河•诗韵千年"不仅是一场赛事,更是在参与一场延续千年的文明对话。每一首新创作的诗词,都是古老传统的新生枝条;每一次对经典的吟咏,都是文化基因的再次复制。在这个意义上,诗词艺术正如黄河之水,既来自源头活水,又不断接纳新流,最终汇聚成奔涌向前的文化长河。保护这条长河永不干涸的是无数人心中那份对美的永恒追求与创造激情。</p><p class="ql-block">网络报名从7月18日23:00点开始,每人最少准备一首,最多两首,要么报古体诗,要么报现代诗,或者古体、现代各报一首。</p><p class="ql-block">欢迎电视台、媒体、文旅、出版社以及广告商合作。</p><p class="ql-block">报名方式:扫“表里山河.诗韵千年”海报二维码,直接进入活动链接报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