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天湖,云端之路

灵儿

<p class="ql-block">文/灵儿</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56893800</p><p class="ql-block">图/网络(感谢原摄影老师)</p> <p class="ql-block">  晨光穿透晨雾时,张老爹已经在天湖岸边撒下了第一网。湖水泛起细碎的金鳞,远处的风车在云雾里若隐若现,柏油路像条银带从山脚蜿蜒上来,在湖边打了个温柔的结。这路,是山民们眼里的“金腰带”。</p><p class="ql-block"> 天湖的水是从越城岭的石缝里渗出来的,汇聚成湖,再顺着溪流往下淌。张老爹祖祖辈辈在湖边生活,靠打鱼、种茶为生。他至今记得年轻时出山的难:沿着羊肠小道走一天,才能到镇上,肩上的茶叶篓压得人直不起腰,脚下的碎石子硌得脚底板生疼。“那时候天湖的鱼炖豆腐香得能掀翻屋顶,可镇上人谁见过?”他总对着游客念叨。</p> <p class="ql-block">  改变是从修路那年开始的。推土机的轰鸣声第一次打破了山的寂静,建设者们住在临时工棚里,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张老爹送鱼去工地时,看见工人在悬崖上绑着安全绳凿岩,岩屑混着雨水往下掉,吓得他直摆手。“他们说,要让天湖的路通到云彩里去。”他当时不懂,只觉得这些外乡人胆子真大。</p><p class="ql-block"> 路通那天,张老爹特意穿上新做的布鞋,沿着柏油路走到山顶。脚下的路平得能反光,汽车开过去悄无声息,不像以前的土路,马车一过就漫天灰尘。更让他惊奇的是,没过多久,山外来了好多背着相机的人,他们对着湖水拍照,对着风车惊叹,临走时还买走了他晒的鱼干。</p> <p class="ql-block">  现在张老爹的儿子开了家“天湖渔家乐”,把老房子改造成了带观景台的民宿。游客们白天环湖徒步,晚上围坐在篝火旁,听张老爹讲湖里的“老故事”:哪片水域的鱼最肥,哪块礁石藏着山泉,连哪棵老树下能捡到野生菌,他都了如指掌。儿子则在一旁用手机直播,镜头对着跳动的火苗,也对着老爹布满老茧的手:“家人们看我爸这手,撒网三十年,天湖的鱼就认这手艺……”</p><p class="ql-block"> 张老爹最爱的是清晨的路。他会沿着公路散步,看云雾从湖面升起,慢慢漫过路面,把远处的风车变成仙境里的剪影。有次遇见几个骑行者,他们喘着气说:“这路太值了,每道弯都藏着惊喜。”张老爹笑着点头,心里想,这路不光有惊喜,更有盼头——山里的茶叶、蜂蜜、野菌子,顺着这条路出去,变成了孩子们的学费、老人的药钱。</p> <p class="ql-block">  上个月,县里来人在路边装了太阳能路灯。夜幕降临时,路灯顺着山路一路亮上去,像给天湖系了条珍珠项链。张老爹和老伴坐在民宿门口,看着车灯从山下蜿蜒上来,最后停在湖边,心里就踏实。“以前怕天黑,路不好走;现在盼天黑,灯亮着,就有人来。”</p><p class="ql-block"> 天湖的水依旧清澈,云端的路依旧蜿蜒。张老爹知道,这路修在山里,也修在人心上。它让天湖的美不再孤单,让山民的日子不再闭塞。就像湖里的水总要流向远方,山里的人也总要走向更宽的世界,而这条云端之路,正是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一头连着最美的风景,一头连着最暖的人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