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岁岁花相似,今朝情更浓</p><p class="ql-block"> 一一观7.20荒友聚会直播感怀</p><p class="ql-block"> 文/姚华</p><p class="ql-block">骄阳似火的七月,挡不住8510农场人,回到家乡团聚,</p><p class="ql-block">团聚的那一刻,是激动、是喜悦,有热泪、有友谊情的绎怀。</p><p class="ql-block">舞台上8510人展风彩,聚合力,把重情重义的那个年代来演绎。</p><p class="ql-block">有情才有义,有义方显情更深,</p><p class="ql-block">没有虚假,都是真情。</p><p class="ql-block">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青春燃烧的岁月,</p><p class="ql-block">亲情、友情回到了我们中间。</p><p class="ql-block">当游子们团聚在8510农场,我们的故乡时,</p><p class="ql-block">一个个熟悉的面孔,</p><p class="ql-block">在视频中、在照片上浮现,</p><p class="ql-block">让我激动,</p><p class="ql-block">有发小,有老师,有同学,有曾经的战友,同事,朋友。</p><p class="ql-block">看见你们,</p><p class="ql-block">眼泪没有了线,</p><p class="ql-block">心却与你们相连。</p><p class="ql-block">一场听乡音,叙乡情,解乡愁的盛会,</p><p class="ql-block">让人流泪。</p><p class="ql-block">你们尽情唱,尽情的跳,</p><p class="ql-block">把情怀释放。</p><p class="ql-block">听到你们唱着家乡的歌,</p><p class="ql-block">把北大荒几代人的奋斗精神再次唱响。</p><p class="ql-block">唤醒了这片热土地,父老乡亲。</p><p class="ql-block">北大荒人的歌啊,</p><p class="ql-block">永远唱在咱北大荒人的心里。</p><p class="ql-block">赞歌唱给我们的父辈,</p><p class="ql-block">第一代北大荒人,他们献了终身,献子孙。</p><p class="ql-block">赞歌唱给我们自已,</p><p class="ql-block">我们共同把北大荒建设,</p><p class="ql-block">在这里留下了我们奋斗的足迹。</p><p class="ql-block">当知青大哥大姐们带着理想来到北大荒,</p><p class="ql-block">北大荒就注入了新的使命。</p><p class="ql-block">如今,你们又带着思念,回到了你们的第二故乡,</p><p class="ql-block">让时代的号角在新时代再次吹响时,</p><p class="ql-block">我们,我们,</p><p class="ql-block">永远听党话,跟党走,</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p class="ql-block">把北大荒精神传承。</p><p class="ql-block">这歌声是那么让人热血沸腾,</p><p class="ql-block">让人把思乡的情和谊,在人世间留下最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当红歌,再次唱响8510农场的上空时,</p><p class="ql-block">激情点燃,抒豪情,难舍8510的情怀。</p><p class="ql-block">父辈们留下的是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红。</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离别家时的样子、感觉、心情、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如今回来了,站在这片黑土地上,热泪、喜悦、悲伤,</p><p class="ql-block">原来根在这里。</p><p class="ql-block">难得的相聚,</p><p class="ql-block">几十年了,</p><p class="ql-block">青春在这里,</p><p class="ql-block">足迹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无论在何地根在这里。</p><p class="ql-block">我们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回家了</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20日,在黑龙江,在完达山脉角下,在穆棱河,在兴凯湖岸边,有200多名曾经在这里生活学习工作的游子们团聚在8510农场。</p><p class="ql-block">8510农场因悠久的建场历史美名扬。1948年1月在兴凯湖畔诞生兴凯湖农场,到1951年2月更名为永安机械农场,1959年6月8日更名为8510农场。进入八十年代农场工业的四厂一矿(化工厂(工程连)、玻璃厂、焦化厂、煤矿)成为农场经济发展的栋梁,后又建设了东海焦化厂。8510农场创造出黑龙江垦区诸多个第一。涌现出一批英模人物。因老红军张文忠,老模范修德山,五一劳动奖章单景忠,宋宝成,还有大白鱼专家张晓光等事迹而闻名,如今又因红星大楼和八铺炕的故事,在北大荒叫响,他不仅是几代人的奋斗史,更是8510人的魂。8510这四个数字就如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把五湖四海,天涯海角的8510农场游子的心扉打开,期盼着,等待着,7.20的到来。</p><p class="ql-block">如今,7.20已经留下了新的足迹,翻开了新的乐章。</p><p class="ql-block">虽然你们200多人相聚在8510红星大楼前,而无数曾经在8510生活学习工作过的游子们,因各种原因无法亲临现场,但通过手机微信视频关注着你们,通过你们把这次盛会传播给所有亲人和朋友。</p><p class="ql-block">当我们所有游子的目光穿越千山万水,聚焦在那片熟悉的土地——8510农场时,你们正在悄然上演着一场跨越岁月的重逢。通过时空传递着。视频中、照片里,一张张久违的面庞缓缓浮现,那是发小的纯真笑颜,是老师的谆谆教诲,是同窗的青春印记,是战友的并肩身影,是同事的默契神情,是朋友的温暖陪伴。你们,是岁月里最深的牵挂。</p><p class="ql-block">看见你们,我的泪水早已模糊了眼眶,情感再也无法自控。这一瞬间,心早已飞越千山万水,与你们紧紧相拥。你们这是一场听乡音、叙乡情、解乡愁的盛会,是一次灵魂的归乡之旅。它让人落泪,也让人感动,更让人铭记。</p><p class="ql-block">你们尽情地唱,尽情地跳,把埋藏心底的情怀尽情释放。那一首首熟悉的家乡歌谣,仿佛穿越时空,再次回荡在耳畔。那是我们北大荒人的歌,是几代人奋斗的旋律,是黑土地上最动人的声音。</p><p class="ql-block">北大荒人的歌,永远唱在北大荒人的心里。它不只是旋律,更是记忆;不只是歌词,更是精神。它承载着父辈们的汗水与坚持,也回响着知青与第二代北大荒人的热血与青春。</p><p class="ql-block">赞歌唱给我们的父辈——第一代北大荒人,是他们用双手开垦荒原,用青春铸就丰饶。赞歌唱给我们自已,当年我们第二代北大荒人,在第一代北大荒人的引领下与知青大哥大姐们——接过时代的火炬,在风雨中燃烧理想,照亮了这片土地的未来。</p><p class="ql-block">这歌声,是那么熟悉,是那么激荡人心,它唤起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情感,让人热血沸腾,热泪盈眶。它把思乡的情、念旧的谊,在人世间定格成最美好的瞬间。</p><p class="ql-block">当红歌《南泥湾》《英雄赞歌》再次唱响,让人激情依旧澎湃,8510的情怀从未改变,根在延续。父辈们留下的,不只是这片土地,更是一种精神,一种永不褪色的红色信仰。</p><p class="ql-block">当年离别时的模样、那份不舍的心情,如今又浮现在心头。而今你们代表我们回来了,站在这片黑土地上,站在红星大楼前,有人激动,有人兴奋,有人热泪盈眶,满心欢喜,或许有人也带着那么一点点伤感。无论怎样,原来,我们的根,一直都在这里。</p><p class="ql-block">难得的相聚,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近六十年的别离,终于在此刻画上重逢的句点。青春曾在这里燃烧,足迹曾在这里留下,无论我们身在何方,根,始终在这里。</p><p class="ql-block">相聚了,相聚了!8510农场,四十四团,我们回来了!带着思念,带着记忆,带着不变的情怀,我们再一次喊出那熟悉的名字——我们回家了!</p> <p class="ql-block"> 王文东、王文生、五兄妹尽情演唱</p> <p class="ql-block"> 同学与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美篇编辑:姚华</p><p class="ql-block">美篇文:姚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呢称:对世界充满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7032884</p><p class="ql-block">美篇配图:来自家乡游子群</p><p class="ql-block"> 致谢杨建伟、王书勤等提供者</p><p class="ql-block">美篇配歌:北大荒人的歌</p><p class="ql-block">演唱:致谢网络提供者</p><p class="ql-block">发布时间:2025年7月21日</p> <p class="ql-block">作者介绍:</p><p class="ql-block"> 姚华,1960年6月25日出生,原籍山东省沂南县人,中共党员,工商管理硕士,高级会计师,国际注册高级工商管理师。曾在黑龙江省和垦区大型骨干企业及北京相关企业、学校担任过领导职务。</p><p class="ql-block"> 荣获垦区百佳职工,自学成才者。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等。</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我的父辈们》《我的父辈们星光灿烂》《情恋我的故乡沂蒙山》《难忘青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四师四十四团工程连知青(上、中、下)》《致敬北大荒8510农场光荣在党50年的党员们》《五家坡的故事》《我爱海棠花》《再赞北大荒》《再为父亲斟上一杯酒》《北大荒人的歌》《姚华诗文选---(一)北大荒情怀、(二)相聚的情怀》《十月.回故乡》《永远做一名传承北大荒精神的志愿者》等200多篇在网络上发表。</p><p class="ql-block"> 1988年农场建场40周年场歌创作者之一《前进八五一0农场》。2024年又修改了曾经五、六十年代传唱的《北大荒啊好地方》歌词。</p> 读者点评 <p class="ql-block">读姚华弟佳作</p><p class="ql-block">《岁岁花相似,今朝情更浓——观7.20荒友聚会直播感怀》</p><p class="ql-block"> 高明阳(祥)</p><p class="ql-block"> 读姚华的这篇佳作,像跟着一群归乡人踩上了8510的黑土地——字里行间全是滚烫的热气。</p><p class="ql-block"> 没什么华丽辞藻,却把“回家”两个字写得千回百转。舞台上的唱跳是真的,视频里模糊的泪眼是真的,就连那句“根在这里”,都带着黑土的腥气和岁月的重量。</p><p class="ql-block"> 从父辈开荒的镐头,到知青的理想,再到如今聚在红星大楼前的白发,三代人的故事被“7.20”这个日子串成了串。原来所谓乡愁,就是不管走多远,总有人替你记得发小的模样、教室的铃声,还有北大荒的风里,那股不服输的劲儿。</p><p class="ql-block"> 最戳人的是那份“在场感”——没到现场的人,跟着屏幕流泪;在现场的人,把歌声唱给了整个北大荒。这哪是聚会啊,分明是一群人用青春和记忆,给这片土地行了个最郑重的礼。</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1日</p> <p class="ql-block"> 张灿华:姚科长包含深情,盛赞了游子回乡聚会的情景,虽没到现场,但那份浓浓的思乡之情都浓缩在了美篇里,期待我们8510农场会计人,在姚科长带领下,早日相聚![强][强][强]</p> <p class="ql-block"> 邓国良:@姚华~属属~华哥369 从8510游子7、20聚会筹备至今,姚华推出多篇美轮美奂的美篇,为聚会造势唱彩。作为土生土长的一0人,作为一名游子,姚华的作品始终满怀激情地为农场而歌而颂,充满着浓浓的家乡情怀。姚华的文章文风纯朴,激情奔放,内容丰盈。他是八五一0文坛中冉冉升起的一位新秀。我从游子们参观农场场史陈列馆的视频中看到,姚华、王成富、谭春明等人的若大头像及简介陈列其中,跃然墙上。这说明农场对他们文化名人头衔及事迹的充分肯定。他们是大家的榜样和楷模,也是农场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王文生:</p><p class="ql-block">我们把相聚的欢畅 </p><p class="ql-block">绘成一幅巨像 </p><p class="ql-block">你们把往昔的情谊 </p><p class="ql-block">酿成一坛琼浆 </p><p class="ql-block">有人言错过的景 </p><p class="ql-block">会留下浅浅的惆怅 </p><p class="ql-block">我想说心中的念 </p><p class="ql-block">定是岁月里不灭的暖阳 </p><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22日</p> <p class="ql-block"> 王凤珍:@姚华~属属~华哥369 文章如一首优美的诗,令人回味无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