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记不得写了多少篇关于“雨”的文章了,当这场雨到来时,还是禁不住抒发“雨的情思”。</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像在做梦,隐约有雨声,雷声传进睡梦。</p><p class="ql-block">真空的窗户隔音很厉害,醒来后索性打开窗户,所有的声音一下涌了进来。</p><p class="ql-block">漆黑的天空不断被闪电划破,雨的动静不小。</p><p class="ql-block">一直就很喜欢雨,尤其喜欢形形色色的雨声。</p><p class="ql-block">2015年5月,因家庭遭遇变故,回到四川父亲身边调节一下心情。老同学闻声而至,开车同行到赤水,晚宿赤水,酒店的名头很大“维多利亚假日大酒店”,酒店隔着公路就是赤水河,一夜枕着赤水河的流水声,有种灵魂出窍如梦如幻的恍惚。</p><p class="ql-block">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那一夜的雨,一晚上都敲打着客房楼下那几棵芭蕉,让我第一次领略到了雨打芭蕉是什么感觉——那声音“嗒嗒嗒”有种音乐般的振动颤巍巍的。大概是“雨打芭蕉”这种描述听多了,竟多出了些诗意,加上赤水河的流水声,居然还听出了曼妙的音乐味道。</p><p class="ql-block">印象中最有味道的雨是在我下乡的那个春天,1969年的4月份,正是四川的梅雨时节,一天到晚,整个天地都蒙在绵绵细雨中。</p><p class="ql-block">我下乡那地儿,在两边青山之间是层层叠叠的梯田,在濛濛细雨中,我头戴斗笠,身披蓑衣,裤腿挽到大腿根,踩在齐膝盖的水田里,一只手扶着犁,一只手扬着鞭不停地吆喝着,水牛在田里懒洋洋地走着,不时摇动着角晃动着脑袋,伸出长长舌头把田坎上的折耳根还有那不知名的草卷在舌头上送嘴里,那年头的一切好像都是有气无力的,连山间的鸟叫声都无精打采的。</p><p class="ql-block">“哟哟″赶牛的吆喝声懒洋洋的,连自己都惊讶,这声音是自己发出来的么!</p><p class="ql-block">现在想想真是很怀念那些懒洋洋的细雨懒洋洋的牛懒洋洋的吆喝声和那些懒洋洋的空气和群山还有那些懒洋洋的时光。</p><p class="ql-block">遇到的给人以启示的雨是在1973年夏天,那时我正在泰山地区防疫站实习。那天我们去工厂现场开展劳动卫生实践,实习完后我们一行人往地区防疫站实习基地走去,半路上遇上了倾盆大雨,同学都惶惶然开始奔跑起来,突然带队的实习老师(印象是姓姜)慢慢地叫了起来:跑什么跑哟,前面也在下雨呀!</p><p class="ql-block">直到现在我还想着那位实习老师的模样:大约40岁的年龄,有点谢顶,瘦削的脸庞总是挂着笑意,说话总是慢腾腾的,他应该就是我们生长的那个年代中典型的知识分子样。</p><p class="ql-block">“跑什么跑哟,前面也在下雨呀!”,没想到这句竟然影响了我一生,有多少次在荒郊野外,遇上了大雨,耳边都会响起这个声音,是啊,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你跑什么跑?</p><p class="ql-block">既然躲不过去,何不静下心来。</p><p class="ql-block">跑时慌慌张张,担心的就是怕淋湿,其实周身早已淋湿了,还有什么可担心的了,为什么不慢下来,去欣赏那雨濛濛的原野,去听那雨打树叶的“啪啪"声,还有路边小沟正在涨水的“潺潺”声。</p><p class="ql-block">其实当你静下心来时,你才会体味到这一切透出的些许诗意,有时时有时无的景象或声音真的很美。</p><p class="ql-block">多年以来,我一直被雨的诗意笼罩着——它有色有嗅但却无形,它弥漫在空气中,你看不见它,但走到哪里都会与它相遇,它会让你轻松,甚至会感受到脱壳而岀飘在半空中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b>“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十年前夜歇赤水的“雨打芭蕉″声,又随着这场雨进入了我的梦乡。</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2025年7月21日写于雨中</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