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富的赋学之旅

夏威夷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石油勘探员到赋学翘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 李清富的逆袭之旅与时代启示</b></p><p class="ql-block"><br></p> 也许无人料到,一部历时八年积酿,两年撰就的文学专著<b>《千秋永赋-中国古典赋体文诠论》</b>,李清富先生的著作已悄然被国家图书馆、四家省级图书馆以及七十二所“双一流”名校馆藏,成为供当代高校师生及古典文学爱好者研读的范本。 <b><font color="#ff8a00">作者李清富先生</font></b>,七十年代生于黑龙江桦南,祖籍山东省泰安市石碑村,工作在黑龙江大庆,他工作之余,非常喜欢与热爱耕研中国经典古籍,尤其对古赋特别有研究,2024年9月出版书籍《千秋永赋——中国古典赋体文诠论》,这本书就是他研究“赋”的结晶与汇报。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李清富先生大篆题写“赋”,苍劲有力,古朴典雅。</font></b></h5> 他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石油勘探员,到地级市政府机关的普通科员;从家庭变故的频遭击打,到生活窘境的抑郁消磨;从体制内公文大赛一等奖的写作高手再到屡获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的赋文大家,李清富用半生坎坷的轨迹,书写了一则逆袭者坚守与绽放的当代寓言。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位生活在绿色油化之都——黑龙江大庆的作者,在历经仕途的跌宕后,仍能坚守初心,利用三十多年余暇对传统国学深耕不辍,完成了当代文学界最震撼的<b>“草根逆袭”</b>。<div><br></div> 这部突破了学院派的藩篱和学术界桎梏的《千秋永赋》著作,是李清富以学者的严谨和作家的诗情,用<b>“史-论-作”</b>三维创模,重构古典文学领域的学术边界,填补了有史以来赋学“论与作”互证的空白,这部著作一度受到了名校教授和一众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而他的初始学历仅是中专文凭。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代表作《梅花赋》</font></b></h5> 其实,真正的强者从不在意身份和学历标签。而是在无常的世事中以“逆袭者”的自强不息写就的一部奋斗启示录。在困境与失意中磨砺,以破局者的哲学完成精神建构,这种“不问收获”的坚守,恰是“大器晚成”的注脚。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代表作《苍鹰赋》</font></b></h5> 这部著作的成功问世,是一位逆袭者向坎坷命运发起的绝地反击。他以公文高手严谨缜密的系统思维构建研究边界;他以一流的创作体验反哺学术理论,他以自觉的责任担当助力文化传承。这是当代草根学者共有的人文情怀。 当学院派仍在诗赋附庸的窠臼中徘徊,他以十年孤光凿穿三重视域:在赋史长河中定位星辰;在赋论深谷里架设津梁;在创作荒原上栽种新木。这种“史-论-作”三维构架的崛起,宣告了赋学独立的诞生——从此赋不必附诗骥尾,自成千秋江山。 在典籍的铜墙铁壁前,中专学历化作奋进阶梯。在理论的迷雾深渊中,非科班背景反而破茧成蝶。在赋学的蓝海星图上,体制经验淬炼为学术锋刃。在创作的孤峰绝顶下,九万言精深幽邃的赋论和十七篇气象雄阔的赋文铺作栈道。 在当代赋体渐成绝学的危崖边,他躬身作渡,以“为往圣继绝学”的使命感,为古调新声点燃时代火种,《自序》中“引发广泛关注赋体”的夙愿,终将汇成燎原之势。 没有象牙塔的权杖,他以最粗陋的镐锄开凿最璀璨的文化矿脉。没有文学大家的冠冕,他以最卑微的履历完成最励志的远征。 当七十二座名校殿堂珍藏他的著作,那些曾被学历标签否决的“灵魂”,终将在文学的星谱上寻得归栖的坐标。 这部著作让世人看到,文化薪火不需世家血脉,只需楚河汉界中“日拱一卒”的坚韧。当后世翻阅这部用坎坷浇铸、以孤勇雕琢的著作,必将生发这样的启示:真正的学术丰碑,也可诞生于体制外的荒野,成就于命运淬炼的火狱,最终屹立于--所有不跪者共同托举的“精神高原”。 这部著作也会让历史验证,学术的纯度不在朱紫加身,文脉的强度不需簪缨世胄,文明的韧度不系于宏篇浩卷,而系于《千秋永赋》里《幽兰辞》的暗香浮动和《草赋》的岁岁枯荣。 <h3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7</h3> <b><font color="#ff8a00">【精彩留言】</font></b> <font color="#167efb"><b>@从诗经中一路走来:</b></font>真才子也!著书立说不说,书名题写,装帧设计,都是一己之力操刀完成。作者工作之余,倾心古典文学研究。本书从赋史、赋论研究,到作者文辑,史、论、著齐全,可见作者才力和执着!<br><b><font color="#167efb">@音乐大痴黄铉:</font></b>李清富借《苍鹰赋》以鹰自喻,赋中尽显苍鹰从貌陋被疏到搏击长空、遨游仙阙的不凡。文字典雅瑰丽,借鹰道人生起伏,抒坎坷感悟,尽显深厚文学功底。黄铉敬笔<br>《梅花赋》写得太妙!笔触细腻,从梅之形、色、韵到精神气节,无一不精。语言典雅,用典自然,尽显梅花傲霜高洁。读罢,仿若置身梅海,感受其独特魅力。黄铉敬笔<br><b><font color="#167efb">@笑森LS:</font></b>致敬大师!好作品,启智人生,堪称经典,托物言志警示后人!<br>大家风范洋洋洒洒,好才情妙笔生花。孤芳绝尘,独立寒津;香袭雪径,艳耀琼林。<br><b><font color="#167efb">@与思想同行:</font></b>传承弘扬中华文化,向李清富先生致以深深的谢意! <b><font color="#167efb">@文哥:</font></b>这篇《梅花赋》开篇就将您对梅花的倾慕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您长久以来对梅花的喜爱,通过闲暇时吟诵贤作、思量其姿容品味体现出来,“岁寒三友,花中君子”更是精准点出梅花的高洁品格。即便多年未见,可一旦触及与梅相关的事物,那份深情仍难以抑制。文字典雅优美,情感真挚深沉,让读者也能真切感受到梅花的独特魅力 。<br><b><font color="#167efb">@揽云炼金:</font></b>梅之德,正如唐代黄檗禅师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博主之赋文,功力深厚,文采典雅有亮丽气质,浑为一体,如泉潭似,是博主的风采,令人惊叹不已。<br><b><font color="#167efb">@诗意麻酱8416:</font></b>辞藻华丽、文采斐然、笔力雄健、绘梅精妙、托物言志,尽显古韵才情。<br><b><font color="#167efb">@星阑子兮:</font></b>形式与内容都很高雅,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br><b><font color="#167efb">@秋日私语6803:</font></b>作者耗时两年完成了这本《千秋永赋》书,意在寄希望于这种独具民族特色的古老文体能够永世传承,此书写中华民族千秋之事,歌颂千秋伟业。感谢师友分享佳作!<br> <br><b><font color="#167efb">@贵州张兴文化研究会:</font></b>李清富先生太厉害啦,著作被众多图书馆收藏,从网友美评能看出书和赋作魅力十足,才华与执着令人钦佩,愿古典文学在传承中永绽光彩。<br><font color="#167efb"><b>@淡雅清茶来一杯:</b></font>就一个中国国家收藏馆收藏证,彰显了李先生这本书的价值意义,文工盖世。<br><b><font color="#167efb">@从诗经中一路走来:</font></b>我看到了我们安徽有三所高校图书馆馆藏了先生的大作。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br><b><font color="#167efb">@音乐大痴黄铉:</font></b>祝贺李清富先生《千秋永赋》出版并被八十余家图书馆收藏!其书融学研创,梳汉赋脉络,自题装帧见才情,《苍鹰》《梅花》赋托物言志,尽显古典文学魅力。黄铉敬笔<br><b><font color="#167efb">@笑森LS:</font></b>致敬大师致敬经典《千秋永赋》从“学、研、创”三位一体展呈汉赋的演变脉络以及它独有的文学魅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封面与封底</font></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