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襄城县境内纪念毛泽东视察事件的国有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襄城县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始建于2011年8月7日,2012年12月26日正式开放,是许昌市唯一入选河南省革命文物研学基地的红色场馆。馆区占地8.7亩,由瞻仰厅、生平厅、烟草历史厅等五个展厅构成仿古建筑群,现存28件/套藏品。截至2020年9月,累计接待参观者4.5万人次,2019年12月已形成"三点一线"红色教育观摩线路。</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许昌市襄城县城区西北十里铺镇小张庄村八七广场</p><p class="ql-block">建筑面积</p><p class="ql-block">2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藏品数量</p><p class="ql-block">28件/套(2020年数据)</p><p class="ql-block">开放时间</p><p class="ql-block">2012年12月26日</p> <p class="ql-block">走进“毛主席视察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庄严肃穆的毛主席铜像,矗立在纪念馆前,背景是传统的中式建筑,屋檐飞翘,红墙黛瓦,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厚重的历史。铜像高大挺拔,目光坚定,让人不由自主地肃然起敬,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敬仰之情。</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正门上方悬挂着一块牌匾,写着“毛主席视察纪念馆”几个大字,下方点缀着几盏红色灯笼,为整个建筑增添了几分节日的喜庆氛围。门口有工作人员热情迎接,建筑整体保留了传统风格,木雕的门窗和立柱上刻着精美的花纹,仿佛在讲述着那个年代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展板上写着“毛主席在十里铺乡小张庄”,下方的照片中,主席与几位农民在田间交谈。展板文字写道:“毛泽东主席离开三里沟乡后梁庄,经过县城,九点二十五分来到十里铺乡小张庄村,亲切接见了干部、群众,勉励少年儿童好好学习,并冒高温进入烟炕,详细询问有关烤烟生产问题。”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主席弯腰查看烟叶的情景,感受到他对农业生产的深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一块展板标题为“毛主席到农村去”,讲述的是1958年毛泽东主席离开北京,深入基层视察的经历。他先后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亲身感受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展板下方还配有英文翻译,让不同语言的游客都能了解这段历史。旁边的几张照片中,主席戴着斗笠,与农民和学生亲切交谈,背景中是成片的田野和人群,画面温馨而真实。</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展示着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情况,左侧是红色背景的文字介绍,中间和右侧则是几张黑白照片,分别展示了会议现场和群众听讲的场景。最下方还陈列着几份红色背景的文件,上面有白色文字和红色印章,显得庄重而肃穆。这些资料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国家建设的艰辛与决心。</p> <p class="ql-block">另一面墙上展示的主题是“毛主席到河北和河南”,墙上挂满了毛泽东主席在不同场合的照片,包括他在会议现场、与群众交谈、在田间劳作等场景。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主席的足迹,也展现了他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p> <p class="ql-block">展板标题为“第二部分 毛主席视察襄城”,详细介绍了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在几位省委领导的陪同下亲临襄城视察的情况。展板下方配有英文翻译,让这段历史更具国际视野。看着这些文字和照片,我仿佛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年代,感受到主席对基层工作的重视与关怀。</p> <p class="ql-block">展板上继续讲述着毛主席在襄城的足迹,其中一张照片记录了他在三里沟乡后梁庄接见社员群众的场景。面对大片烟叶田,主席称赞这里是“烟叶王国”。另一张照片则展示了他来到十里铺乡小张庄村,与干部群众亲切交谈,并进入烟炕了解烤烟生产的情景。这些画面让我深刻体会到主席对农业生产的重视。</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的一角,我看到了赵红修先生的《毛泽东诗词》书法作品捐赠展。前言中介绍,赵红修是襄城本地人,曾连续两次入展中国书法兰亭奖。他以毛泽东诗词为载体,创作出40幅书法作品,无偿捐献给纪念馆,表达了对主席的敬意。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也寄托了对伟人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悬挂着四幅书法作品,分别用楷书、行书和隶书写成,内容都是毛泽东的诗词。每一幅作品都笔力遒劲,气韵生动,仿佛将主席的诗词意境跃然纸上。站在这些作品前,我仿佛能听到主席那铿锵有力的声音,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气魄。</p> <p class="ql-block">一面墙上装饰着金色的浮雕图案,是一片清晰可见的烟叶,上方写着“烟系王国”四个红底金字。这个设计既呼应了当年毛主席对襄城烟叶的赞誉,也展现了当地烟草文化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块红色展板上写着“襄城县烟草颂”,旁边是金色的“序言”字样。展板详细介绍了襄城县的烟草历史,让人对这片土地上的烟草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另一块展板讲述的是“烟草起源”,配有地图和插图,展示了烟草从发现到传播的全球旅程。地图上用红色线条标注了传播路线,插图描绘了不同地区人们使用烟草的情景,让人对烟草的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走出纪念馆,阳光洒在脸上,我心中充满了敬意与感动。这座纪念馆不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承载着一种精神。它让我们铭记伟人的足迹,也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