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六、走进杨家塘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文:阎聚福</p><p class="ql-block">图:邓宝贵 刘慧英 薛惠英 刘晓霞</p> <p class="ql-block"> 5月27日早饭后,汽车经过约40分钟行驶,我们来到了杨家塘古村。首先,跃入眼帘的是,屹立于村头两棵巨大的同根并蒂的古树,宛如一对历经沧桑的恩爱夫妻,千年不衰,又犹如一对守望者,默默守护着这个村子的安宁和祥和。</p> <p class="ql-block"> 最奇特的毕竟是它的根,同根并蒂的底部盘根错节,高低起伏如沟岭之奔走蜿蜒。儿童们可以穿来穿去地捉迷藏。有些树枝显然折断了很久,破裂的树皮上带着一些洞一般老伤痕,它俩像一对老迈的傲慢的怪物,伸开着巨大的不对称的手臂和手指,撑开了帐幕般暗绿的枝叶,为我们提供了一片清凉,也吸引了众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 我们坐在这对古树的底下留影拍照,禁不住赞美这对造物的古老神奇。更被它俩所散发那样宁静与祥和所感染。这时,古树仿佛也融入了我们欢乐的气氛中,它们的树叶在微微的作响,仿佛是为我们的到来鼓掌喝彩……</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一条石头垒的矮墙,向村里走去,石头铺垫的小巷道纵横交错,沐浴在阳光中的屋顶上都压着大片石,似以免山风将屋顶掀跑。从茂密的树枝缝隙间看到的古村,白墙黑瓦的房屋,依山而建,一组组拥挤在一起,在绿荫的衬托下,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们一边在纵横交错的古巷里走着,领略着古村的风情风韵。一边不断的选择古韵更浓的石梯巷道拍照摄录。</p><p class="ql-block"> 不时有,古老石头巷、满是苔藓的低矮石头基夯土墙、枯古井、残破的古老屋子跃入眼帘,仿佛像候在路边的诸位长者,因时间太久了,它们已然失语。而我们在这些院连院、房连房、巷连巷古朴有限的空间里,却发现并用镜头记录了无限美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那奇形怪状的石头筑成的路,垒成的墙,那乱中透出的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绿苔茵茵的土古房屋、古巷道、小小古茶屋,那屋脊、石磴、木桌椅、木照壁等,似咫尺见乾坤,在宝贵、慧英的镜头里就是一个微缩景致,在那一瞬间的时空里,我们与无数的过往游客一样,对景抒情,镜头框住的,其实是一幅幅我们与古村的对话、与古石巷的对话,与这古石阶的对话、与夯土草木的对话。也是我们与古村万物色彩的组合、刚柔的组合、动静的组合、疏密的组合。</p> <p class="ql-block"> 大家看到的这一幅幅照片中无声的话外语,堆成了杨家塘古村落古朴与自然美,耳濡目染,怎能不让我们情动于中呢!</p><p class="ql-block"> 真是一个充满了清、静、净的古村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