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城德令哈 ‍-自驾315青海段之二

轻轻的我来了

<p class="ql-block">  一座城市的记忆,很多时候是由诗人来构成的。比如,说到成都,就会想到杜甫草堂,说到石河子,就会想到艾青。而说到德令哈,我们会不假思索地想到海子。尽管海子既不是德令哈人,甚至也没有真正在德令哈呆过,他只是坐火车停留或路过,并写了一首《日记》。诗人海子,已经成为德令哈的一部分。因为这首诗,让无数人不仅记住了海子,也记住了德令哈。</p> <p class="ql-block">  当代诗人海子1988年6月27日坐火车经过德令哈市时,感受到其在夜色笼罩下的无边“荒凉”的景象,抒发出自我的一种忧郁、凄凉而美丽的情绪,创作的抒情现代诗《日记》。</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茶卡盐湖一路向西,来到大柴旦和德令哈的岔路口,径直向德令哈驶去。有时候真的不明白为什么要去,对海子现代诗的执念,即使没有意义也还是想去看看,像是给过去的那个自己一个愿望实现。</p> <p class="ql-block">  海子诗歌陈列馆坐落在德令哈美丽的巴音河畔。</p> <p class="ql-block">  海子纪念碑面朝巴音河,坐拥碑林,硕大的昆仑玉雕刻海子的头像和那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碑林精选海子的40多首优秀作品雕刻在形态各异的石碑上,一同组成海子诗歌陈列馆。尽管诗人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p> <p class="ql-block">  “海子诗歌陈列馆”牌额与正门对联由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吉狄马加题写,红底黄字,字体别致:“几个人尘世结缘,一首诗天堂花开”。</p> <p class="ql-block">  走进正厅,城市外面的炎热与喧闹便被隔绝,只觉得一股清风吹来,灌满心胸。</p> <p class="ql-block">  海子诗歌陈列馆建于2010年,于2012年7月25日开馆开成为举办了“中国首届海子青年诗歌节”。海子诗歌陈列馆包括人物背景馆、放映厅、海子手稿馆、诗歌文学馆等七个功能分区,是国内较完整、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海子专题纪念场所。</p> <p class="ql-block">  展厅正中摆放着海子塑像。</p> <p class="ql-block">  海子,原名查海生,安徽省怀宁县人,生于1964年3月24日,15岁时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被誉为“北大三诗人”。在短暂的一生中,他留下了抒情短诗250余首,长诗《但是水,水》、《土地》、诗剧《太阳七部书》等200多万字的诗歌作品。</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展出了海子的诗作手稿、诗集、图片及资料。</p> <p class="ql-block">  读着诗人火一样情感的诗作,关于他一生的故事又像书页翻开。诗人用自己的生命去写诗歌,平凡的外表下有着一颗沧桑的心,年少轻狂却饱经风霜。他“太阳”“麦子”“土地”意象的诗句和原始质朴、植根大地、神秘与深邃的诗性像流水、像阳光充盈心胸。</p> <p class="ql-block">  海子生前的遗像,两侧是一副让人过目不忘的对联。上联为“今夜我在德令哈”,下联为“不想人类想姐姐”。这是从海子诗中摘取的浓缩精华,反映了诗人在德令哈时的真实情感。德令哈,因为那首诗歌更加熠熠生辉,而那首诗,则因为这座高原小城而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  海子的诗歌于2001年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同年其短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入选高中语文课本,《日记》被选入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实用大学语文》等高等院校规划教材中。他是中国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现代浪漫主义诗人。</p> <p class="ql-block">  北大三剑客:海子、西川与骆一禾。</p> <p class="ql-block">  海子诗中有片大海,顾城笔下有座小城。-浅渊</p> <p class="ql-block">  在海子真正开始了一个诗人的诗歌生涯后,他诸多最重要的诗歌都与出门远行有关。-燎原</p> <p class="ql-block">  我们自驾三人组在陈列馆外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2023年7月29日,中国诗歌学会授予德令哈市“现代诗城”称号,德令哈成为中国首个“现代诗城”。</p> <p class="ql-block">  海子是一个专心作诗的人,一个天生作诗的人,他的存在就是为了作诗。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在他身上始终纠缠着理想与现实的影子,矛盾重重,他把美丽和祝福留给别人,而自己咀嚼着苦涩,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写的越是明澈,内心越是孤独。海子是一个文学现象,又是一个社会现象,他曾几次仿徨在自杀的边缘,最终还是搭上天梯(火车道轨》去了遥远的天国,逐心中的太阳、麦子和情人去了。时代及海子个人的性格注定了海子只能是短命的一颗彗星,虽短暂,但光彩熠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