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 床阵 . 感言

<p class="ql-block">文图:春</p><p class="ql-block">部分图: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5879391</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个缩影的故事,文字很短。遗憾的是故事的“床阵”年代我还是个孩子,那时家里包括很多人都不可能有照相机把生活片段拍摄记录留存。此文我平铺直叙,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一颗赤诚的心用文字表达和描摹真实情景,也许比光影(记录)更为精彩。</p><p class="ql-block"> 2025.7.21.</p> <p class="ql-block">  盛夏的日子,聚焦了我丝丝绵绵的回想碎片,四季更迭,我觉得最难耐的日子,就是夏天。当我从美篇里看到了作者《竹床节上的小精灵》及图片时,引起了我触景生情:</p> 拍摄作者:忠忠老师 <p class="ql-block">  那是1988年,每当我清晨怱忙的要送3岁多的儿子上幼儿园时,可他说什么也不想走,就是坐在我屋里的竹床上:两个小腿張开,张开中间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塑料玩具,他用他那双小手七拼八凑着,凑出多种多样的造型,譬如骑马、小汽车、小淋浴、小飞机……这地道的竹床上的小精灵充满了智慧一一我可爱的当时那小人儿儿子的模样,瞬间浮现在我的眼前……。唉!叹惜那个年代没有手机,为失于那些宝贵的一幕幕未能拍摄下来而遗憾至极。</p> 右边上下:网络 <p class="ql-block">  这也勾起了我们这个年纪人对竹床阵的记忆:大概是截止七十年代的以前,每当酷暑,家里姐妹入睡时,用蒲扇来回上下左右的扇,扇着扇着人睡着了,当热醒时,头上身上出了很多汗,只见蓆子被汗水浸透,床板上也有汗迹,特别让人惊奇的是蓆子上清晰可见被汗渍尽染出一个“大”字,(人睡的姿势)真可谓“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这高温极热的真实写照让人没辙,一筹莫展。</p> 图片:网络 <p class="ql-block">  困惑之时,姐妹们献计献策,即:分别将几个双人床的单个床板的一头放在几个窗户框上,另一端放到一个床架顶上,我们躺着这一高一低不平的床板上,睡置于窗户这一扇的地方就没有墙的遮挡了,比之前略微强点,当然,虽看似乎凉快,但其实不然,因为必竟人还是处于屋内,不如室外四面通风凉快,实不可耐之下,迫不得已,遂我们尝试搬到外面去睡。</p> <p class="ql-block">  我家地处院子不小,场地面积大,每当下午4点多钟,居民们先后准时抢占位置,摆好竹床和木板床,大家各自往地面上洒很多水降降温,然后搭好蚊帐架……,而我家住的是一楼,我每天要把床搬到自家窗户外面邻近处,先搬床架,把两个床架之间的位置距离长短控制放好,然后再搬双人床板,分两次搬(两个单的)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吃力的搬起,再靠着肩膀侧面支撑点配合搬着,再嵌好床架上,然后再把床架4个边角分别绑上竹杆、分别上下绑缠两道绳,再将蚊帐四个角的带子分别系好竹杆上。</p><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整个院内呈现出竹床和木板床阵密密麻麻,当夜幕降临,街坊们各就其位,“左邻右舍”们唠嗑聊天,热闹非凡……深夜,习习风儿吹拂着,我和大家放心的进入了梦香,翌日醒来安然无恙。</p> 上图是曾经的我家的大院局部 <p class="ql-block">  那时那场景的年代,烈日炎炎下没有电扇,更何谈空调是“长”得什么样,都无从所知。唉,也够苦了!</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很怀念至爱的父母,每当到了晚上7、8点钟,父亲经常把以柠檬酸(白色的跟盐的颗粒大小差不多的晶体)和VB2为原料与凉开水兑好搅拌,搅拌好了的水,爸爸称之为酸梅汤桔子水,然后叫我们进屋里喝……唉!</p><p class="ql-block"> 我思绪万千:岁月不居,似水流年,年代不同各有千秋。时过境迁的今天,曾经竹床上的小精灵和夏日的“竹床木板床”阵,虽然离我们远去,但那苦热的“原滋原味”场景画面在人们心中已成为一幅幅一帧帧的斑斓画卷,历久弥新,似时代历史文化的篇章,浓墨重彩,镌刻在我心里,载入人们心中。</p><p class="ql-block"> 忆往昔热浪滚滚,追昔不忘“竹床板床”阵之苦;看今朝烈日炎炎,感叹百姓酷暑无之忧。</p><p class="ql-block"> 身为一个生长在火炉之一江城武汉67年的我 ,为现在的高尖端科技日新月异发展而叫好!为炽热难耐室内有电扇空调便利,快速享受沁人心脾之清凉而沉醉。</p><p class="ql-block"> 我,在暮色中驻足,仰望苍穹晚霞夕阳红,而浮想当年每一个百姓都是抗热的英雄,赞叹其拥有着坚强与智慧交织魅力的伟大!</p><p class="ql-block"> 温馨提示:因年久,本人记忆记实时间有误,诚望读者指出斧正。谨此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