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晨起还是阴沉沉,雾蒙蒙的。空气中还带着雨后的湿气凉意,脚下的花草里闪烁着露水的光亮。我们匆匆早餐,来到吉克普林新游客服务中心,购票后乘景区交通车前往禾木村。刚下车,一排排漂亮的小木屋便映入眼帘,瞬间勾起了我对这个村子的好奇。景区里游人如织,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都兴致勃勃地驻足观赏,想要探寻这个小村庄的历史文化与风土人情。我们跟着摩肩接踵的人流,走上横跨禾木河的小桥。禾木桥的古朴木条铺就时光通道,透过缝隙可见桥下白玉般的河水。清澈见底,奔流不息,途经礁石时翻涌出白色浪花,点缀在碧绿的水面上,格外好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过了禾木桥,一片茂密的白桦林呈现在眼前。它们肩并肩、手拉手,挺直腰杆向上生长,仿佛在努力触碰天空。阳光穿过枝叶的缝隙,在地面织就一幅幅斑驳的光影图。勾勒出美丽的夏日画卷。走在树阴下,清凉之意扑面而来。我们站在高大的白桦树旁合影,人在树下显得格外娇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后,我们沿着木栈道拾阶而上,栈道边有不少当地居民摆摊售卖瓜果和酸奶。爬到绿草茵茵的坡地时,先喘口气再继续向上爬。每转一个弯都有平台让停下歇歇脚,费了好大劲才登上最高处。一块“云端部落”的大木牌映入眼帘,好多游客在此打卡,我也排队拍照留念。放眼望去,禾木村全景尽收眼底。一排排小木屋整齐排列,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光泽,村庄聚居处被绕村而过的禾木河与对岸的白桦林隔开。脚下是一片大草原,几匹驮着游客的骏马在草丛中奔跑,马蹄声与风声合奏出游牧文明的生命律动。宛如一幅鲜活的油画,让人陶醉。抬头仰望,一座高峻的山峰正静静矗立在上方,时刻关注着这片草原和对面的小木屋。它挺直腰板威武雄壮,似乎在为禾木村折风挡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慢步在草原边,从不同角度欣赏禾木村的美景。用手机随拍每一个感动的画面。瞧!村头的一个尖顶木屋升起袅袅炊烟,在空中升腾,与蓝天白云编织成哈萨克族的生活诗篇。看着这幅迷人的美图,我的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暗示我该去用餐补充能量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返程时一路下坡,我的腿渐渐发软,膝盖也隐隐作痛。老话常说“上山气喘,下山腿软”,真是一点不假。年过花甲后,每次提到登山都发怵,不服老也不行了。返程的路似乎格外漫长,同行的游客依然不少。忽然,几只老鹰在空中盘旋,时高时低,有位游客向空中抛撒食物,我赶紧掏出手机,定格下这难得的瞬间。继续往前走,我们到景区点了大盘鸡和青椒炒肉,价格虽贵,味道却很地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完饭就乘景交车返回停车场,继续驾车到下一个目的地一一喀纳斯。一路前行,美景相伴。草原山峰天空相连,马牛羊树木云朵点缀。天地间的美图一望无际,让我眼花缭乱。每到一个观景台,我都忍不住要下车拍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最后一个观景台,两个小女孩抱着小羊站在观景台边,见我下车忙跑过来问我:“阿姨,拍小羊拍照吗?十块钱随便拍。”我摆了一下手,示意不拍。一个女孩用祈求的目光看着我说:“阿姨,拍一个吧!我在这里几个小时了,都没人拍。”实际上我是怕羊的,毛茸茸的不敢抱,但又不忍心拒绝,便点头答应了。小女孩安慰我说:“阿姨别怕,小羊不伤人。”我鼓起勇气抱住小羊,软绵绵热嘟嘟的,好舒服啊!交谈中得知小女孩才十岁,和我大孙子同岁,放暑假了抱小羊拍照挣点零花钱。我为她们点了一个大赞,她们开心的笑了。告别两个可爱的小女孩,加快速度到了喀纳斯贾登峪游客中心停车场,环境不错,20元一天。新的邻居中有长治老乡两口子,老乡见老乡,喜出望外,打开话匣子亲切交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行程不多,六十多公里风景如画,我们走走停停,赏景拍照,忙得不亦乐乎!夜间温度适宜,一定能睡个好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