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7月20日:西昌市互通酒店→建昌古城→环骑邛海绿道→安哈镇→黄联关镇→麻栗镇→德昌县,入住锦縢宾馆,晚上有幸碰上并去观赏了这边举行的火把节。</p> <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又名西昌古城,位于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市府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面积约130万平方米(2022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西昌各民族人民近500年历史的一个缩影</span>。建昌吉城古遗址、古墓群、古石刻、岩画、古建筑等历史古迹遍及全城,文物分布地点多达2400余处,尤以古遗址最为丰富。</p><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以四牌楼为中心,向四方辐射,其北称北街,其南称南街,其西为仓街,其东为府街,四条街道呈“十”字形交叉而建;另外城南有顺城街,城西有石塔街、三衙街、什字街,城东南有涌泉街。此外,各街之间又有20余条小巷相连,使各街巷纵横交错,有着四通八达的网络格局。</p> <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古树众多,点缀出别具一格的风韵。有黄葛树古树若雕像附立于城墙,其根外露,状若龙头,是人类建筑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亦有古树立于路边、院落,为百姓遮阳避雨。沿着大通门进入古城,“古树抱石”的景象便映入眼帘。攀墙而生的黄葛树,深深地盘在城墙里,根系构成一幅美丽的图案,立足于城墙内的土壤中,与古城墙共存。</p> <p class="ql-block">建昌古城城内有明清古井数百眼,而公用井中有北街的“萧家井”“梅花井”、涌泉街的“豆芽井”、石塔街的“大水井”、仓街的“胡家井”等,这些古井建造讲究,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数百年不衰,一直沿用至今。</p> <p class="ql-block">全程约35公里的环邛海路线,是骑行爱好者的经典之选。从邛海湿地公园游客中心出发,沿着湖边骑行,清风拂面,带来湖水的气息。沿途,观鸟岛湿地公园里荷花与睡莲肆意绽放,点缀在绿叶之间,让人心旷神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就在眼前。泸山风景区与邛海相互映衬,山的巍峨与水的灵动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德昌县,别名香城、凤凰城、燕子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位于中国西部、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南部。截至2025年,德昌县幅员面积2284平方公里,下辖8个镇、2个街道、2个乡。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德昌县常住人口为216533人。</p><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元朝取古德州、昌州首字得名。因境内历史上北有德州,南有昌州,取首字,故名德昌。德昌古称“凤凰城”,一是城街与附近的仓圣宫、李所、小坪地连观,地形相接像凤凰展翅的样子。二是城北有凤凰嘴,因为形状相似而得名。德昌县也被称为“燕子城”,德昌气候宜人,年均气温17℃,十分适合燕子等候鸟生存,因此德昌县为燕子密集之地,德昌县钟鼓楼又是全城燕群集中之所在地,因而享有“攀西燕子城”之称。古时的德昌县,在德昌北所厅坝。现在已经倒塌,旧址尚存。又名古香城,因为城中有一口井,泉水甘甜清香,因此德昌县也被称为“香城”。</p><p class="ql-block">德昌县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拥有凤凰文化、傈僳文化等。德昌县拥有王所大石墓群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圣心堂、钟鼓楼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还拥有傈[lì]僳[sù]族火草织布技艺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傈僳族刺绣技艺、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等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截至2022年,德昌县有螺髻山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个,傈僳水寨、德昌螺髻阳光度假村等7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同时德昌县角半村不仅是天府旅游名村也是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此外,2022年德昌县获得2021年度“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巴蜀气候康养地”等称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