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9日,天气多云转小雨。今日行程自皋兰县启程,沿G109国道骑行至定西市临洮县中铺镇,再向辛店镇进发,全程约118公里。</p> <p class="ql-block">皋兰宾馆的“门面”颇为气派,然而在其他酒店宾馆爆满之际,它却意外冷清。我们无奈入住后才发现,这间宾馆竟没有空调。盛夏时节,无风无凉,谁愿在此投宿?</p> <p class="ql-block">清晨六点半的皋兰县城街头,静谧如初,没有大都市那般喧嚣嘈杂,仿佛时间尚未苏醒,街道也未开始它新的一天。</p> <p class="ql-block">给骑友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早餐时,在一家馒头店门口看到整筐刚出炉的大馒头,香气扑鼻,令人垂涎。可惜这些馒头是别人订制的,不对外售卖。我只得买了一个普通馒头,再到隔壁点了碗牛肉面,总共9元,便满足了我一早的胃口。</p> <p class="ql-block">那筐馒头做得比花儿还精致,怕是真要下口时会有些心理挣扎,仿佛咬下去的不是馒头,而是一件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骑行途中,经过甘肃警察学院,红墙白瓦有点古城堡的风格与沿途风景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一条道路,两块路牌并立,X319与G109在此交汇,让人心生疑惑?</p> <p class="ql-block">出皋兰县城不久,便开始上坡。山势渐起,骑行难度陡增,好在距离不长。</p> <p class="ql-block">翻过山头,前方是G109国道的下坡路段,风从耳边呼啸而过,速度随之提升,仿佛一切疲惫都被抛在身后。</p> <p class="ql-block">路旁有不少售卖蜜瓜的窝棚,清晨时分,摊主尚未现身,但路边已摆放整齐的蜜瓜,显然是昨夜留下的。瓜果未被带走,足见此地民风淳朴。</p> <p class="ql-block">有些瓜棚中仍有人值守,夜晚守瓜,清晨便开始忙碌,他们的生活节奏与自然紧密相连。</p> <p class="ql-block">“我说不骑了吗?”我笑着对同伴说,语气中带着调侃,却也透着几分疲惫与坚持。</p> <p class="ql-block">沿途山势起伏,人工植树造林的痕迹清晰可见,为改善生态环境,人们在荒山秃岭间种下希望。</p> <p class="ql-block">前方三岔路口,分别指向兰州与皋兰方向,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通往定西的那条路。</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队伍像太阳,朝气蓬勃,一路向前。</p> <p class="ql-block">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骑友前来观赏。前方一位骑行者为我们导航,却误将我们带上了秦兰快速通道。我虽劝阻,却无济于事。</p> <p class="ql-block">上午九点,骑友的后轮突然扎胎,我们不得不停下,开始补胎作业。</p> <p class="ql-block">刚补好轮胎,“警察叔叔”便出现了。他们对我们进行了批评及挨示,并表示要“护送”我们下快速通道。于是,在警车的“押送”下,我们重新回到G219国道。</p> <p class="ql-block">回到G109国道不久,天空便飘起了毛毛细雨,仿佛在提醒我们:骑行不易,风雨兼程。</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点多,我们顺利进入兰州市区,城市气息扑面而来,与山野间的骑行体验截然不同。</p> <p class="ql-block">此时的雨,比之前稍大了一些,打在脸上,凉意沁心。</p> <p class="ql-block">穿过白塔山隧道,耳边风声呼啸,仿佛穿越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p> <p class="ql-block">在小西湖沿匝道上,我们骑上小西湖黄河大桥,黄河在脚下静静流淌,见证着我们的骑行旅程。</p> <p class="ql-block">美丽兰州,这座中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黄河不仅是其地理标志,更是塑造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的核心要素。</p> <p class="ql-block">兰州位于黄河上游,主城区横跨黄河两岸,形成独特的狭长河谷布局。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市区段47.5公里。因南北两山夹峙、河谷狭窄的地理条件,城市沿黄河两岸延伸发展,最窄处仅数百米。这种“两山对峙、大河中流”的地貌,使兰州成为全国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p> <p class="ql-block">进入甘肃后,宗教文化氛围渐浓,清真寺悄然跃入眼帘,为旅途增添了几分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兰州—龙邦公路,简称“兰龙线”,又称国道212线,是中国境内一条重要的普通国道。起点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终点止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靖西市龙邦镇。这条国道途径甘肃、四川、重庆、贵州和广西五个省市,贯穿西部众多贫困地区,是西北地区通往华南地区最为便捷的公路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p> <p class="ql-block">没骑多久,这哥们后胎又泄气了,这已经是第四次补胎了?骑行路上,轮胎成了最脆弱的部位。</p> <p class="ql-block">按照路牌指示,我们选择直行,继续向前推进。</p> <p class="ql-block">骑友的后外胎被尖锐物洞穿,补胎成了家常便饭。</p> <p class="ql-block">补胎完毕,我们继续前行,风雨无阻。</p> <p class="ql-block">途中,我们在一处屋檐下避雨休息,短暂的停歇,只为更好的出发。</p> <p class="ql-block">旅游指示牌上的地名,都是我2018年8月第一次去甘南时走过的路。如今重见,仿佛昨日重现,时光飞逝,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下午15:08分,最后约4公里,我顶着毛毛细雨,一气呵成,冲到七道梁隧道口,刚停下,雨便骤然变大。</p> <p class="ql-block">从兰州汽车南站到七道梁隧道约20公里长上坡,而隧道标识的11公里下坡,实则是从出隧道口到百合小镇这段上坡,前9公里坡度较缓。</p> <p class="ql-block">出了兰州市,山上的植被逐渐茂密,终于看到了久违的绿意。</p> <p class="ql-block">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无法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骑行甘南,我们信心百倍。</p> <p class="ql-block">下午15:44分,一路下坡至G212 K32.237公里处,这里是兰州市与定西市的交界处,也标志着我们正式进入定西地界。</p> <p class="ql-block">定西市,通称“陇中”,地处内陆腹地,地形复杂,气候多样。中北部干旱少雨,南部高寒阴湿,属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貌复杂多变。</p> <p class="ql-block">一幢破旧的老屋,山脚下挖出的洞,通常用于储存食物,见证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G212国道与G248国道的共用线路段,也是兰州市与定西市的交界处,地理意义非凡。</p> <p class="ql-block">骑友骑行者,是最后一个进入定西市的,仿佛为前段旅程画上了一个句号。</p> <p class="ql-block">进入定西地界后,道路变得干爽,看来这边并未下雨,气候与兰州北侧形成鲜明对比。</p> <p class="ql-block">然而,进入定西后,山上的植被再次稀疏,树木稀少,与兰州北边的景象如出一辙。</p> <p class="ql-block">下午17:30分,我们抵达中铺镇,决定在此休息。原计划抵达辛店镇,但尚有31公里,若继续骑行,至少还需两小时。考虑到天气与体力,我们选择在中铺镇落脚。铺活宾馆的标间仅60元,性价比颇高。</p> <p class="ql-block">晚餐选择在宾馆对面的克勒木美食城用餐,这是一家清真餐厅,环境整洁,服务热情。</p> <p class="ql-block">进店坐下,首先端上的是生葵花子,随后是盖碗茶。托盘中摆放着烤红枣、桂圆、绿茶、红茶与冰糖,顾客可根据喜好自由搭配,颇具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晚餐我们点了两斤手抓羊肉(羊肉)、一条红烧鱼,以及四个素菜,丰盛而满足。</p> <p class="ql-block">今日骑行了80余公里,原计划的日出标未完成,明天找回来😁</p><p class="ql-block">明天将进入甘南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