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和田 烟火团城

张桂英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 06 10 — 2025 06 11</p> 和田博物馆,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大厅壁画 —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p> <p class="ql-block">《中国现势新地图》地毯</p><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1912年 — 1949年)</p><p class="ql-block">这件栽绒毯于1995年在皮山县征集。棕地,红边,以红、棕、黄等色栽绒织出中国地图,上面织有汉、维两种文字的“中国现势新地图”字样,下面左右两边分别织出汉、维两种文字的“县长刘学汉赠1949”“皮山县人民政府存念”字样。栽绒毯中部为1949年的中华民国地图,全国37省均用简称标识在地图上。</p> <p class="ql-block">三弦乐器</p><p class="ql-block">唐代(618-907年)</p><p class="ql-block">此器与琵琶类似,在中原和西域地区都十分流行,西域和敦煌壁画中常见这类乐器形象。</p> <p class="ql-block">连体双鸟木雕(汉至晋代)‌</p><p class="ql-block">山普拉墓出土。</p><p class="ql-block">双鸟连体造型融合佛教“共命鸟”与中原“比翼鸟”意象,是多种文化因素融汇与丝路文化交流的代表之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 (复制品)</p><p class="ql-block">东汉晚期至三国(2世纪中期一280年)</p><p class="ql-block">1995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p><p class="ql-block">原件为汉代织锦国宝(藏于新疆博物馆),色彩绚丽,纹样神秘,篆体文字蕴含天文占卜意义,反映汉朝织锦最高水平。</p><p class="ql-block">全国一级文物且禁止出境展出。</p> <p class="ql-block">“元和元年”锦囊</p><p class="ql-block">东汉(25-220年)</p><p class="ql-block">尼雅遗址出土,以五色织锦制成,囊身织有东汉章帝年号(84年),是目前唯一有纪年的汉代织锦,为研究汉锦工艺提供关键标尺。‌‌</p> <p class="ql-block">玉猴</p><p class="ql-block">清代(1616-1911年) </p><p class="ql-block">以白玉雕琢而成,造型为1只蹲坐状的大猴,怀抱1只小猴,肩部骑有1只小猴,寓意“辈辈封侯”。</p><p class="ql-block">推测为中原玉工作品。</p> 约特干故城 <p class="ql-block">约特干故城坐落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和田县巴格其镇,占地157亩,总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其原型为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于阗古国都城(公元前2世纪至北宋)</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p> <p class="ql-block">沙埋故城</p><p class="ql-block">古之于阒,卽今之和田。古于阒国是一座被黄沙掩埋了的城邦,在我们脚下6米的地底层;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玄奘取经回国途径于阒时,就写下了“气序和畅,飘风飞埃”的记录。斯坦因也曾写过一本《沙埋和阒废墟记》记录了他第一次来到和田的印象。故城城墙脚下的沙水环绕的景观,是沙埋故城的景观效果,体现了故城的过往今生。(摘自景区标牌说明)</p> <p class="ql-block">城墙上的角楼(鼓楼)</p><p class="ql-block">城墙四个角楼相同。</p> <p class="ql-block">城中城 — 苏密古堡</p> <p class="ql-block">七凤塔</p> 团     城 <p class="ql-block">和田市团城位于新疆和田市中心区域,原为历史悠久的"鸽子巷",2016年启动保护性改造工程后转型为集居住、商贸、文旅于一体的活态历史街区。</p>